古老的恋爱故事:重返古人的大型婚恋现场
古老的恋爱故事:重返古人的大型婚恋现场先说“‘五经’之首”。说到《诗经》的性质,窃以为八个字足以概括:“五经”之首,文学之源。绪论读《诗经》中的爱情诗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诗经》的性质,以及历史上各时代的人们对《诗经》的认识。“五经”之首,文学之源
《之子于归:檀作文诗经讲义》
檀作文 著
浦睿文化 | 岳麓书社出版
本书以镜头式语言精准捕捉《诗经》人物形象,以现代视角重构《诗经》情感,为当下爱情难题提供参考。在书中,我们可以领略中国文学固有的激情与尊严、浪漫与灵秀;可以了解古时贵族婚礼的习俗、两三千前普通人又是如何恋爱的;可以感知爱的美好,体验爱的无望。我们在爱中经历的诸多情绪,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源头,并以此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绪论
读《诗经》中的爱情诗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诗经》的性质,以及历史上各时代的人们对《诗经》的认识。
“五经”之首,文学之源
说到《诗经》的性质,窃以为八个字足以概括:“五经”之首,文学之源。
先说“‘五经’之首”。
我们讲传统文化,一般都会提到“四书五经” 但“四书”和“五经”这两个概念不是同时提出的,“五经”的概念比“四书”要早很多。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代以前没有“四书”之说。《孟子》一书,从战国到唐,一直没有什么地位 直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力捧《孟子》,它的地位才得以抬高,随后得到宋儒的重视。“四书”的概念到宋代才有,这跟朱子有很大关系。朱子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里独立出来,并做了章句,又给《论语》《孟子》做了集注,这四本书合到一块儿,就叫“四书章句集注”。朱子的学说在南宋时期一度被打压,直到南宋末年,地位才高起来。到元明清时期,朱子学被尊为官学,“四书”也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在宋代以前,人们主要讲“五经”。先秦时就有“五经”的概念。“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诗》即《诗经》。《书》即《尚书》。《易》指《周易》。《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乃孔子所编定。《礼》有不同的说法,因为“礼”有“三礼”——《仪礼》《周礼》《礼记》。宋人以《礼记》作为“五经”之一,汉人则以《仪礼》为“五经”之一。《礼记》是汉代人整理的,是儒家礼学思想的资料汇编。我个人认为“五经”之“礼”应该指《仪礼》。《仪礼》成书的年代早,而且汉代经学博士里,《仪礼》也更早立在学官。《周官》,也就是《周礼》,发现得晚,到西汉景帝、武帝的时候,才被河间献王收集编纂出来,经过西汉末年刘歆的吹捧,才有了一定的地位。
“五经”有多种排序方法。通行的说法——《诗》《书》《礼》《易》《春秋》,这是今文经学家的排序方法。汉代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大家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今文经学”跟“古文经学”不是一回事。简单地说,“今文经学”,就是传诵下来、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记录的经书;“古文经学”,则是用古文字(战国文字)写的,多是出土文献。“古文经学”排“五经”的次序跟“今文经学”不同。“古文经学”按文献时代的早晚来排。“五经”中《易经》时代最早,相传伏羲氏创八卦,因此《易经》排最前面,然后是《尚书》,《尚书》里有《尧典》,尧的年代比商、周要早,接下来才是《诗》《礼》《春秋》。这是“古文经学”排的“五经”次序。
“今文经学”把《诗经》排在第一位,因为《诗经》性质特殊,这涉及诗经的文学性。
中国古人说做学问,一个人要成为君子,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兴”是兴起的意思,因为《诗经》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在对人的感染和熏陶方面,比历史和哲学要实在,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古人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君子的话,先要读诗。那时候的诗,便是《诗经》。《诗经》成为“五经”之首,实在是得益于它的文学性。
《诗经》是文学之源,任何一本文学史或者讲《诗经》的书都会提到一句话——“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总集”。除了讲《诗经》年代早之外,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即《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典范。我们讲一个人有文化,会说这个人“风雅”“风骚”。“风雅”两个字怎么来的?《诗经》里有“国风”和“大雅”“小雅”。“风骚”两个字又是怎么来的?“风”者,《诗经》之《国风》也;“骚”者,《楚辞》之《离骚》也。中国文学批评,讲“诗言志”,讲“风雅精神”,这些传统都是从《诗经》来的。此外,讲中国文学表达技巧的高明,常会提到比兴,这也是《诗经》作品常用的表达方法。
《诗经》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不可替代性,就是这八个字——“‘五经’之首,文学之源”。
20世纪以来的文学解读
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对《诗经》的讲法就完全不一样了。以前都是按照经学的方法来讲《诗经》,但胡适、顾颉刚等人开始把《诗经》当成文学作品来讲。20世纪以来,人们津津乐道于《诗经》尤其是《国风》中的爱情诗,关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风花雪月的故事。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老开玩笑,说大学里最浪漫的事情,就是“读《诗经》,谈恋爱”。这也跟《诗经》本身的内容性质有关系。“诗三百”(三百零五篇),其中的《国风》部分,我们读起来比较容易接受的,大部分是婚姻爱情诗。朱子老人家看这些诗,有时候气得发抖,说这是“淫诗”啊,是淫荡之人写的。朱子看到了《诗经》爱情诗的本质,但他从传统社会的礼教立场出发,要求将这些作品当作反面教材。但20世纪不一样了,歌颂爱情,歌颂青春,这是人性的解放,所以对《诗经》爱情诗的评价,跟以前大不一样。
我们今天来讲《诗经》,当然是站在现代人的立场来讲。所以这本小册子讲的内容,是《诗经》中的爱情与婚姻。
《诗经》在某种程度上比唐诗宋词好读
关于《诗经》的解读,古人说“诗无达诂”。每个人对《诗经》的理解都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诗经》怎么读,还是有原则的。
一是要把读者带到《诗经》的时代。两千多年前的作品,它的文化背景跟现在不一样了。前面讲春秋时代外交场合赋诗言志,以及汉代人怎么用《诗》,我们现在简直难以想象。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想办法还原它的文化礼俗背景。
二是要把《诗经》带到读者的时代。读作品,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心比心。《诗经》毕竟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都是抒情的。古人有情,我们也有情。食色,性也。饮食男女,古代是那点事情,我们现在也还是那点事情。古人谈恋爱,我们现在也谈恋爱。读《诗经》作品,很容易操作的一个办法,就是把《诗经》里的作品想象成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把《诗经》里的爱情想象成是我们自己的爱情,把《诗经》里写的事情想象成我们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理解了。
很多人都说《诗经》难读,其实不然。《诗经》难在什么地方呢?一是文字障碍,二是礼俗文化背景。先秦时代的语言跟现在不一样,很多字我们不认识。还有,如果不明白《诗经》的礼俗文化背景,对诗的理解往往会和本义相差万里。但是如果把这些文字障碍扫除了,把礼俗文化背景也搞清楚了,《诗经》反而好读。《诗经》甚至比唐诗宋词好读,因为唐诗宋词过于凝练。《诗经》比唐诗宋词更生活化,更原生态。
作者:檀作文
编辑:周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