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上午08:00首次,网络平台同直播北航迎来了一次特别而隆重的典礼首次,本研新生同参与首次,两个校区同进行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1)

2020.09.20 开学典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3)

2020年9月20日

阳光晴好,天高云淡

北航迎来了一次特别而隆重的典礼

首次,本研新生同参与

首次,两个校区同进行

首次,网络平台同直播

上午08: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进行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4)

校长徐惠彬院士讲话

厚植空天情怀 勇担青年使命

——校长徐惠彬院士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校友和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两校区隆重举行北航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欢迎和见证10572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成为北航大家庭的新成员。今天起,你们有了一个充满荣耀的新名字,叫做“北航人”!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代表党委书记曹淑敏老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2020年是波澜起伏、极不平凡的一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面对这场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千千万万“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挺身而出,拼搏奉献。刚才发言的新生苏祺乐同学,父母都是人民警察,奋战在抗疫一线。上半年,5422名北航学生主动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涌现出付莹莹、余汉明等90后、00后青年代表。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个特殊时刻,让我们共同向舍生忘死的抗疫英雄们致敬,为勇担使命的青年一代点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5)

开学典礼现场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六十八年的办学历程中,锐意进取的北航青年始终是科教兴国的排头兵,空天报国的生力军。

建校初期,北航青年的使命是艰苦创业,振兴国防。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抽调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八校精英,组建北京航空学院。沈元、屠守锷、林士谔、陆士嘉等27位教授、19位副教授从海外学成归来,首届1094名新生从全国汇聚北京。学校没有校舍,首届学生就暂住兄弟高校,边建设,边学习,工棚里上课,路灯下读书,田野间试验,型号中育人。从他们中走出了王永志、郭孔辉、钟群鹏、陈懋章、陶宝祺、戚发轫等6位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领导人才和型号总师。这一代的北航青年,带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底子上,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搞“两弹一星”的劲头,完成了建校初期的“十大型号”,创造了40多项国防领域国内第一。国家缺什么,他们就研制什么。1958年,为填补国内没有轻型客机的空白,1500余名北航师生大干100天,自主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于当年9月20日总装下线,并于24日成功首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6)

开学典礼现场

改革开放后,北航青年的使命是为国铸剑,实干兴邦。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恢复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科学的春天”来了,改革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进入211、985工程建设行列。1991年,学校发起“冯如杯”科技竞赛,这项传承30年、基本覆盖全体本科生的科技赛事,成为北航学生的集体记忆。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北航青年,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航空报国的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新世纪以来连续15年获得15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难题。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各型航空航天装备都凝结着北航人的贡献和智慧。歼-15总师孙聪,长征五号总师李东,“北斗三号”总指挥、今天发言的校友迟军等,都是这代青年的杰出代表。1978级校友、“航空英模”罗阳同志,为了歼-15舰载机的研制,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是航空强国路上当之无愧的“最美奋斗者”。

进入新时代,北航青年的使命是民族复兴,空天报国。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我国科技实力逐步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同时,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汇点上,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时代呼唤青年人担当重任,加快推动各领域的改革创新。在航空航天领域,尽管抗疫任务艰巨,创新的脚步从不停滞。今年以来,我国成功进行23次航天发射,较去年同期增加44%。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顺利建成并正式开通。长五搭载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顺利升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7)

同学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北航68年创业兴学的历程,与新中国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特别是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同向同行。环境在变,时代在变,但不同时代的北航青年,红色基因的传承不变,爱国奉献的初心不变,空天报国的使命不变!今天入学的全体北航人,如何在时代变化中坚守初心,在社会变革中勇担使命,值得大家认真思考。作为你们的校长,我有几点意见,和大家分享。

第一,要树立家国情怀。在长征五号发射过程中,曾经遭遇2017年的发射失利,校友李东担任总设计师的研制团队顶着巨大的压力用908天时间寻找原因、设计方案、反复试验,最终再次迎来了长征五号一飞冲天。为了保证北斗三号任务顺利完成,迟军总指挥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盯在发射场,儿子高考也没能陪在身边。说:“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希望同学们传承弘扬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把小我融入大我,在空天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现人生理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8)

第二,要传承创新基因。红色基因和创新基因是北航人代代传承的精神底色。去年10月,由冯如书院低年级本科生自主设计研发的无人机“冯如三号”,不间断飞行30小时6分42秒,创造了续航时间的世界纪录。挑战更高纪录的下一个型号已经在路上。宇航学院学生主导的“北航4号”临近空间火箭动力飞行器项目,吸引了21名博士生、49名硕士生、16名本科生参与,疫情期间成功发射,把论文写上了祖国的蓝天。希望同学们树立创新思维,对书本求知若渴,对未知心存好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努力做从“0到1”的探索,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三,要打牢知识基础。学生为学而生。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竞争中,同学们看到了我们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大家关注的很多“卡脖子”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没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所有关于创新的讨论都只是空想。希望同学们静下心来,从上好每堂课、做好每个实验开始,认真对待大学,做一名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北航学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9)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大学生活已经开启,未来的无限精彩等待你们创造。希望你们厚植空天情怀,勇担青年使命,坚定报国理想,锤炼过硬本领,为投身民族复兴时代大任打下坚实基础,收获扎实、充实、幸福的北航时光!

谢谢大家!

今天以后,开启新征程

未来已来,就在你手中

逐梦前行,一路北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