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教学设计时间分配错了(时时有教育深圳校长携教学设计)
教资教学设计时间分配错了(时时有教育深圳校长携教学设计)一、《北宋状元名相吕蒙正的传奇人生》教学设计的缘起三、教学设计之二《吕蒙正的《破窑赋》以下为宾华校长的讲述:一、北宋状元名相吕蒙正的传奇人生》教学设计的缘起二、教学设计之一《吕蒙正的两幅名联》
时值清明,有人踏青,有人赏春,有人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长宾华便是第三种,作为校长,他时刻谨记“教育”二字,并落到实际生活中。宾华,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曾担任过深圳市教科院副院长,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是教育部“国培计划”第三批专家,教育部《历史与社会》学科课程标准审定、教材审定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教育专家”培养对象。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专家”培养对象,深圳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还是广东省督学,广东省中学历史学科带头人,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先后荣获深圳市、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教育部“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
4月3日,宾华校长读到了一篇文章——《穷时无人问津,达时争相攀附,才子吕蒙正的2副对联写尽世间炎凉》,有感而发,决定设计开发一个《北宋状元名相吕蒙正的传奇人生——吕蒙正的两幅名联和〈破窑赋〉》系列教学设计,奉献给清明假日里深圳三高的师生们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家长朋友们。
“希望读者读完以下三篇文章之后,能够感受到深圳三高‘事事皆课程,时时有教育’的办学理念,所赋予这个清明假日的特有的、适时的教育意义。”宾华校长如是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教学设计里去。
以下为宾华校长的讲述:
一、北宋状元名相吕蒙正的传奇人生》教学设计的缘起
二、教学设计之一《吕蒙正的两幅名联》
三、教学设计之二《吕蒙正的《破窑赋》
一、《北宋状元名相吕蒙正的传奇人生》教学设计的缘起
4月3日,我读到了“史论”发表的《穷时无人问津,达时争相攀附,才子吕蒙正的2副对联写尽世间炎凉》,收藏起来,同时感到吕蒙正的两副对联很有教育意义。
于是展开拓展阅读,去“百度百科”阅读、下载“吕蒙正”和“破窑赋”的材料,去“古诗文网”阅读、下载“破窑赋”的原文,最后决定趁有空,综合这些材料,为深圳三高的师生们设计开发一个《北宋状元名相吕蒙正的传奇人生——吕蒙正的两幅名联和《破窑赋》的教学设计。
在分析研究相关素材之后,发现有关《破窑赋》的内容既应景又有更深层次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育价值,于是决定一鼓作气开发设计出一脉相承的两个教学设计,分别命名为《北宋状元名相吕蒙正的传奇人生》教学设计之一《吕蒙正的两幅名联》、《北宋状元名相吕蒙正的传奇人生》教学设计之二《吕蒙正的破窑赋》。
二、《北宋状元名相吕蒙正的传奇人生》教学设计之一——《吕蒙正的两幅名联》
教学目的:
北宋著名宰相吕蒙正的求学和为人为官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同时对中学生的成才与成人,既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又具有难得的励志作用。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明白学习不但能够改变个人命运,还能成就父母家人和家庭的幸福。
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步:了解吕蒙正的早年苦难生活和曲折求学经历。
教学引导: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或者与学生一起阅读下列材料,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吕蒙正早年的苦难经历和求学的传奇故事。
学习呈现材料1:
吕蒙正(944-1011年),北宋初年著名宰相,河南嵩山偃师佃庄镇相公庄人。祖父吕梦奇与父亲吕龟图都当过官。吕龟图担任起居郎,负责在皇帝临殿朝见群臣时观察皇上的举止,倾听皇上的言行,在退朝后将这些都悉数记载下来。
吕蒙正是吕龟图的第一个儿子,母亲刘氏出自莱州名门望族,生性刚烈,不满吕龟图纳妾,带着年幼的儿子吕蒙正离家出走。母子俩流落到了龙门山下的一所寺院——利涉院,得到僧人帮助,在山间凿建了一个石窟居住下来。母子俩生活非常困难,刘氏靠一些零碎的手工活来补贴家用,吕蒙正还经常跑到山下的寺庙中去蹭一些吃食,冬天里吕蒙正只能和母亲依偎在一起,手脚冻得不能弯曲。
虽然身处贫寒,吕蒙正却对读书充满向往。每当路过村中学校,他总会站在学校门口听学校中的琅琅读书声,听得多了,他也能背诵下来一些。刘氏也十分注意儿子的教育问题,不能送吕蒙正去学校,一有机会就会为儿子找些书回来看,晚上就着昏黄的灯光教孩子读书写字。
吕蒙正勤奋学习,学业进步很快,他提出的问题连刘氏也回答不上来了。于是吕蒙正就跑去村学向先生请教,村学的先生见他如此好学,就收吕蒙正为学生,晚上给他讲课,并且送给了他一些笔墨纸砚。
第二步:学习了解吕蒙正的第一幅传奇对联。
教学引导: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或者与学生一起阅读下列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这副对联构思之绝妙。
学习呈现材料2:
吕蒙正家徒四壁,缺衣少食,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每到新年,吕蒙正家中更是冷冷清清,也没有像样的吃食。一次,已经学有所成的吕蒙正身处其中心中倍感凄凉,于是大笔一挥,为自己家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联:“南北”
教学引导:教师和家长向学生讲述或者呈现这副对联,先要以悬疑的语气向学生提出问题:想象一下,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吕蒙正的这副对联有没有喜庆的色彩?吕蒙正在过年时,写出这样一副对联贴在自己家门口,他想表达什么意思?
然后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吕蒙正家徒四壁,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他的早年生活一直是在缺衣少食的状态下度过的。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说吕蒙正的这幅数字对联是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描述,那么其上联“二三四五”四个数字,其中缺少的一个数字是什么呢?(是“一”)。根据这个思路进行推断,其下联“六七八九”,其中缺少的一个数字是什么?(是“十”)。一副对联的横联由四个字构成,其横联是“南北”,其中缺少的两个字是什么?(是“东西”)。
最后,引导学生明白,吕蒙正的这副对联,原来是以一种隐晦而又精巧的手法,表达出他们家中的生活拮据情况: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第三步:学习了解吕蒙正的第二副对联。
教学引导: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或者与学生一起阅读下列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这副对联的时代内涵。
学习呈现材料3:
977年,吕蒙正考中状元,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以认识吕蒙正为荣,争先恐后上门拜访。吕蒙正经历世间冷暖,联想到之前无数个缺衣少食、冷冷清清的日日夜夜,心中觉得十分讽刺。于是年轻气盛的吕蒙正,写下这样一副名联:
上联:
“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下联:
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张三李四登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
第四步:学习了解吕蒙正科举成功,对个人对他母亲和他父母之间关系的影响。
教学引导: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或者与学生一起阅读下列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对个人命运以及对父母对家族的深远影响。
学习呈现材料4:
吕蒙正考中状元,衣锦还乡,扬眉吐气,决定将母亲送回父亲家。吕龟图不愿怠慢新科状元,重新接纳了母子二人。
吕蒙正考中状元之后,步步高升,三次登上宰相之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他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1011年去世,终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吕蒙正以敢说真话、知人善用、有宰相肚量著称于世,流芳千古。
第五步:
教学总结:通过上述的探究学习,引导和强化学生明白下列道理:吕蒙正的传奇人生,始于苦难,成于学习。自古以来,学习改变个人命运,学习成就家庭幸福。
三、《北宋状元名相吕蒙正的传奇人生》教学设计之二——《吕蒙正的《破窑赋》(《寒窑赋》)》
教学目的: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文章,不加分辨地把《破窑赋》(《寒窑赋》)说成是北宋著名宰相吕蒙正所作的千古奇文,并将这篇文章作为难得一见的励志作品加以大力推荐。
在完成了前面一个探究性学习之后,教师与家长可以选择使用这个教学设计,引导中学生对吕蒙正的传奇人生进行更上一个层次的探究学习。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的探究性学习,引导中学生明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理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探究精神,从而培养中学生要养成区分、鉴别作品真伪的学习素养和时常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步:
教学引导:教师和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吕蒙正是北宋状元、宰相,网络上经常有文章说吕蒙正写过一篇千古奇文——《破窑赋》(《寒窑赋》),我们一起去读读这篇《破窑赋》(《寒窑赋》),看看它为什么会被称为千古奇文。
在阅读《破窑赋》(《寒窑赋》)时,请思考这样的问题:
《破窑赋》(《寒窑赋》)是不是吕蒙正的文章?如果你认为是吕蒙正的文章,请说出你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是吕蒙正的文章,请说出你的依据。
然后呈现以下两个版本的《破窑赋》(《寒窑赋》)原文和相关材料,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寒窑赋》(《破窑赋》)
注:以下两个版本的《寒窑赋》(《破窑赋》)下载自“古诗文网”。
版本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版本二: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金银。家有宝,孝子贤孙。国有宝,正直忠良。合天道,则天府鉴临。合地道,则地府消愆。合人道,则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祸去福来。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
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蛟龙未遇,暂居云雾之间。君子失时,屈守小人之下。命运未通,被愚人之轻弃。时运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贫君子,自怨骨格风流。乍富小人,不脱俗人体态。生平结交惟结心,莫论富贵贫贱。深得千金,而不为贵,得人一语,而胜千金。吾皆悼追无恨人,富贵须当长保守。
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抑犹未也。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钓于渭水。颜回命短,岂是凶暴之徒。盗柘年长,自非贤良之辈。帝尧天圣,却养不肖之男。瞽叟顽嚣,反生大孝之子。甘罗十二为宰相,买臣五十作公卿。晏婴身长五尺,封为齐国宰相。韩信力无缚鸡,立为汉朝贤臣,未遇之时,口无一日瓮飧,及至兴通,身受齐王将印,吓燕取赵,统百万雄兵,一旦时休,卒于阴人之毒手。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世无遇。
上古圣贤,不掌阴阳之数。今日儒士,岂离否泰之中。腰金衣紫,都生贫贱之家。草履毛鞋,都是富豪之裔。有贫贱,而后有富贵。有小壮,而后有老衰。人能学积善,家有余庆。青春美女,反招愚独之夫。俊秀才郎,竟配丑貌之妇。五男二女,老来一身全无。万贯千金,死后离乡别井。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文章,到老终身不第。或富贵,或贫贱,皆由命理注定。
若天不得时,则日月无光。地不得时,则草木不生。水不得时,则波浪不静。人不得时,则命运不通。若无根本八字,岂能为卿为相。一生皆由命,半点不由人。
蜈蚣多足,不及蛇灵。雄鸡有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驰,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计,无运不能自达。
吾敬为此劝世文也。
第二步:
教学引导:
等待学生阅读了文章,经过了自己的思考之后,教师和家长要有耐心地与学生进行“是”与“不是”的讨论和交流。讨论、交流越充分越深入,学习的收获和学生的进步才越大越持久。
第三步:
教学引导:等待学生讨论和交流之后,教师和家长可以呈现下列学习材料进一步引导学生。
学习呈现材料1:
“百度百科”关于《寒窑赋》(《破窑赋》)有这样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破窑赋》,又名《寒窑赋》、《劝世章》,是北宋宰相吕蒙正的作品,吕蒙正曾任当时太子(即位后为宋真宗)的太子太傅,这篇文章吕蒙正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此文文字通俗易懂,但是义理深刻,与《增广贤文》里面的内容、形式都很接近,宋史有关资料也有相关记载。
另一种说法是《寒窑赋》(《破窑赋》)是后人伪托吕蒙正所作,创作年代不详,很有可能是明清时期的文人伪托吕蒙正而作。
教学引导:教师和家长引导学生,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到这样三点:其一,关于《寒窑赋》(《破窑赋》)的作者,有“吕蒙正所作”和“后人伪托吕蒙正所作”两种观点。其二,两种观点都宣称《寒窑赋》(《破窑赋》)是吕蒙正所作,从前面原文一些内容也可以看到《寒窑赋》(《破窑赋》)与吕蒙正的生平经历关联度很高。其三,从《寒窑赋》(《破窑赋》)流传两个版本来分析,既有可能是“吕蒙正所作”,也有可能是“后人伪托吕蒙正所作”。
学习呈现材料2:
教学引导:完成上述过程之后,教师和家长可以呈现下列学习材料进一步引导学生。针对“寒窑赋真是吕蒙正所作吗?”“知乎”上有一位网友发表了如下观点:
寒窑赋真是吕蒙正所作吗??
“参商,无可奉告!
谢邀。关于这篇文章,现在被认为是明清文人的伪托之作。下面开始节选《寒窑赋》中的句子做出论证:
真伪之辩
韩信力无缚鸡,立为汉朝贤臣
韩信落魄时就喜欢仗剑行走,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怎么会终日仗剑而行?读过《史记.淮阴侯列传》的人都知道韩信当过项羽的“执戟郎中”,相当于现代的仪仗兵,选人的条件就是要高大勇武,难道韩信能执戟不能缚鸡么?况且,“手无缚鸡之力”这话的出处恰恰是元朝杂剧《赚蒯通》中说韩信的话,这种民间文学跟《说岳全传》一样完全跟正史不搭边的,吕蒙正一个宋朝人怎么写出了元朝的句子,况且还是这种村野奇谭?
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
李广是汉朝人,汉朝选官是察举制,科举到隋唐才开始,这点连高中生都知道,况且李广是武将,怎么去“第”?该文作者估计看《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望文生义,创造历史了。吕蒙正可是状元水平,如果说真拿这种文章去糊弄世人,岂不被弹劾死?
以上。
发布于 2022-03-21 17:51”
教学引导:你对上面“知乎”网友的观点有何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意义?
觉得这位网友的分析有道理。其中的关键论据是,如果经过进一步核实“手无缚鸡之力”这话的出处确实是最早出自元朝杂剧《赚蒯通》中说韩信的话,就可以为《寒窑赋》(《破窑赋》)是“后人伪托吕蒙正所作”这个观点提供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
第四步:
教学总结:完成上述探究性学习之后,还要及时进行总结提升,以便强化学生的认知,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恰如其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通过这个探究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在日常阅读和学习时,要养成注重区分、鉴别作品真伪的独立意识,要明白古人所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不要人云亦云,要养成“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推动和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和养成。
文:郑少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