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第三章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爱弥儿读书笔记)
爱弥儿第三章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爱弥儿读书笔记)3.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2. 提醒父母为孩子的心灵构筑一道围墙,以保证孩子不受各种谬误和偏见的冲击。阅读章节:(第一卷 P6-9) 本书观点:1. 每件东西在离开造物主之手时都挺好的,可是到了人的手中就会退化。在现存的条件下,如果一个人自出生之后就放任自流,恐怕会变得不成样子。卢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但对现有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评判。
《爱弥儿》读书笔记(2)
原创作者:原建杰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勿剽窃!
原老师课堂
阅读章节:(第一卷 P6-9)
本书观点:
1. 每件东西在离开造物主之手时都挺好的,可是到了人的手中就会退化。在现存的条件下,如果一个人自出生之后就放任自流,恐怕会变得不成样子。卢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但对现有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评判。
2. 提醒父母为孩子的心灵构筑一道围墙,以保证孩子不受各种谬误和偏见的冲击。
3.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a. 一个人无论如何强大,如果不知道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最终会不幸地死掉;
b. 教育赋予了我们成长所需要的力量;
4. 人的教育来自三个方面(三位老师):
a. 自然的教育:我们器官和才能的内在成长(完全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
b. 人的教育:学会如何利用这种成长(唯一能真正做主和掌控的)
c. 事物的教育:我们从周围环境中所得的阅历和经验(只有一部分我们能尽自己所能)
5. 什么是良好的教养:以上三种教育有共同的出发点,并朝着同样的结果努力,才能直达目标,善始善终。
6. 教育的目标:自然的目标
自然的概念:习惯是人们后天形成的,与天性一致的习惯就是我们本书中“自然”的概念。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把这三种教育完美协调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可以掌控的两种教育必须追随我们控制之外的那种教育的引领。
7. 天性的定义:人天生具有感知力,从出生就受到周围事物各种各样的影响,人具有接受或躲避这些事物的倾向。随着不断成长,这种倾向会更有力、更持久。但是我们的习惯和观念会影响这种倾向。本书中把受到影响之前的(或者说未受影响的)这种倾向称为我们内心的天性。
读书感悟:
1. 在对人性的探讨方面,卢梭的观点和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是一致的。
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心灵教育是父母的首要任务。当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时,孩子最起码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教养,而不是由老师从头教起。
3. 为了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教养,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遵循自然教育的规律, 我们无法改变自然规律,只能去配合。
4. 孩子教育的成功不是取决于某一个人,而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5. 孩子的教育以符合孩子的天性为根本,其他教育都是围绕此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