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华侨大学为什么搬厦门(读史忆人典故华侨大学为何办在泉州)

华侨大学为什么搬厦门(读史忆人典故华侨大学为何办在泉州)考虑到广东已有一所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意见后来就集中在北京和福建泉州两地。其中,北京已有许多高校,学校过于集中不好。而泉州却有许多优势,比如泉州是我国著名三大侨乡之一,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约有670余万人,对闽南籍海外华侨青年回国深造具有很大吸引力。另外,泉州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历来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且在气候上地处亚热带,与华侨学生的主要来源地——东南亚各国相近。华侨大学具体办在哪里?当时主要有北京、广州和福建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几种主张。主张北京者,缘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有许多高等院校,聘请教师比较容易;主张广东和福建者,则在于这两省皆是全国最大侨乡,作为专门为华侨创办的学校,建在侨乡理所应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海外侨胞将子女送回国内就学的爱国热情。加之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华侨最多的东

华侨大学为什么搬厦门(读史忆人典故华侨大学为何办在泉州)(1)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大门

华侨大学是中央统战部直属,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所以“华侨”二字命名的华侨高等学府。

华侨大学为什么搬厦门(读史忆人典故华侨大学为何办在泉州)(2)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大门

华侨大学位于福建,现有厦门和泉州两个校区。但很多人不知道,华侨大学创办于泉州。学校为何选址在泉州?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海外侨胞将子女送回国内就学的爱国热情。加之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华侨最多的东南亚各国大规模排华,大批海外华侨青年学生纷纷归国。为满足归国华侨学生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中侨委”)酝酿并起草了关于创办一所招收归国华侨学生为主的华侨大学的报告,由中侨委主任廖承志亲自呈送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尽管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各级政府、各种企事业单位都进行机构和编制压缩,全国高等院校也在压缩,但周恩来总理特事特办,于1960年初批准创办华侨大学。

学校的创办准备工作随即全面展开。首先就是创办地问题,廖承志主任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讨。

华侨大学具体办在哪里?当时主要有北京、广州和福建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几种主张。主张北京者,缘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有许多高等院校,聘请教师比较容易;主张广东和福建者,则在于这两省皆是全国最大侨乡,作为专门为华侨创办的学校,建在侨乡理所应当。

考虑到广东已有一所华侨高等学府暨南大学,意见后来就集中在北京和福建泉州两地。其中,北京已有许多高校,学校过于集中不好。而泉州却有许多优势,比如泉州是我国著名三大侨乡之一,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约有670余万人,对闽南籍海外华侨青年回国深造具有很大吸引力。另外,泉州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历来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且在气候上地处亚热带,与华侨学生的主要来源地——东南亚各国相近。

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气候相宜、便于关照等,都是适宜设立华侨高等学府的因素。因此,中侨委采纳时任中侨委副主任庄明理的建议,决定把学校建在福建泉州。

为了华侨大学的创办地问题,高层在研讨,地方也在努力。

据原晋江地委(泉州撤地改市前的地方党委)统战部华侨统战科科长郑炳山在《1960年地委派我赴京申请华侨大学办在泉州的经过》一文中回忆,1960年初春的一天,中共晋江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李英贵突然告诉他:“中侨委要创办一所华侨大学,但地点尚未确定。你赶快前往北京,向中侨委申述,争取把华侨大学办在泉州。”而关于办学地点,经晋江地委研究,可考虑两个:一是泉州清源山麓;一是清源山东侧,在新前乡至五里亭一带,沿福厦公路以西,距市区7公里左右……“那里依山面海,风景优美,是个教学的好地方。”李英贵说。

郑炳山赴京后,向中侨委文教司转达了晋江地委和专署欢迎并希望华侨大学办在泉州的诚意,表示晋江地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侨和归侨、侨眷好几百万,但至今没有一所正规大学,海外侨生和归侨、侨眷子弟每年要上大学的人数很多,但都要到厦门、福州、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很不方便。如果这所大学能办在泉州,海外华侨和归侨、侨眷一定欢欣鼓舞云云。

听完郑炳山的汇报,文教司同志还提出了许多问题要他一一解答,如晋江地区绝大部分是农村,泉州是个小城市,有可能、有条件创办一所全国性、正规的华侨大学吗?如果同意华侨大学办在泉州,校址准备设立在什么地方?晋江地委和专署能保证其物资供应、保障供给吗?教职员工的子女入学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文教司听取汇报后,经认真研究,同意在福建泉州创办华侨大学,并迅速向中侨委主任廖承志、副主任方方作了汇报,两位领导也表示同意并支持。后经中侨委上报周恩来总理批准同意,华侨大学在泉州创办。

华侨大学的创办地确定后,中侨委副主任方方专程到福建,向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林一心、候补书记林修德和晋江地委有关领导通报了中央要在泉州创办华侨大学的决定及中侨委关于学校创办的基本设想,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议。华侨大学的具体校址选择工作随即展开。

最初,晋江地委考虑将泉州市北郊清源山下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泉州师范学院前身)右侧所在地作为华侨大学校址。后经有关部门到多处勘察,认为泉州市郊的城东村五里亭附近(学校现校址)更适宜办学。因为那里背山面水、风景秀丽;水陆交通便利,离泉州市区六公里,福厦公路从前面经过;地方开阔,当前可利用面积三千亩以上,将来还可以向西南和东北部发展;离泉州市亚热带作物试验场和晋江县国营双阳华侨农场较近,方便将来农学系学生实习;附近有群生和草邦两个水库,学校用水充裕,适合归侨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地质好,附近土石建筑材料多,便于基建取材,降低造价。

华侨大学为什么搬厦门(读史忆人典故华侨大学为何办在泉州)(3)

中侨委副主任方方观看华侨大学设计图

1960年5月,中侨委副主任方方、庄明理到泉州实地勘察校址,先后勘察泉州北门外清源山麓周边、东海法石乡、丰泽华侨中学及城东五里亭等地,还到著名爱国侨领李光前先生创办的南安国光中学所在地看过。在此期间,福建省委书记叶飞、书记处书记林一心也曾来泉州进行勘察。经反复比较,大家一致认为城东五里亭附近适合作校址。

1960年6月29日,中侨委正式批准将华侨大学建于泉州城东村五里亭附近。

华侨大学为什么搬厦门(读史忆人典故华侨大学为何办在泉州)(4)

1960年华侨大学在这片荒野上动工兴建

华侨大学为什么搬厦门(读史忆人典故华侨大学为何办在泉州)(5)

师生积极参加建校劳动

华侨大学为什么搬厦门(读史忆人典故华侨大学为何办在泉州)(6)

1962年9月19日华侨大学开学典礼

新世纪后,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华侨大学在厦门建设启用了新校区,形成了厦门、泉州两个校区的现状。

统战嬗变

新闻自强

tongzhanxinyu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