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儿子被同学打脸了道歉了管用吗(家长被老师上了一课)
7岁儿子被同学打脸了道歉了管用吗(家长被老师上了一课)第二天晚上老师就给芳芳发来微信解释了一下这首诗“骑”字的读音。芳芳问孩子,那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孩子马上背起手给妈妈背诵:“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和妈妈教给孩子不同的是,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字,老师说读“qi”的二声,而不是“ji”的四声。芳芳觉得自己当年特意被老师纠正的读音,怎么可能错呢?于是就跟孩子说:“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相信妈妈。”
现在的家长们大多都是受过义务教育的,也有很多有文化的家长。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关心。
我们从小就以会背“唐诗三百首”为荣,所以爸爸妈妈叫我们背古诗,当我们这代人当了家长,也开始教自己的宝宝背古诗了。
家长被老师上了一课,一骑红尘妃子笑是qi还是ji?结果打脸芳芳儿子出生后,芳芳就一直很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小对孩子学习特别关心,一直教孩子写作业背古诗。
直到有一天回来,孩子跟妈妈说:“妈妈,老师说杜牧的《过华清池》不是你教我的那样。”
芳芳问孩子,那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孩子马上背起手给妈妈背诵:“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和妈妈教给孩子不同的是,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字,老师说读“qi”的二声,而不是“ji”的四声。
芳芳觉得自己当年特意被老师纠正的读音,怎么可能错呢?于是就跟孩子说:“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相信妈妈。”
第二天晚上老师就给芳芳发来微信解释了一下这首诗“骑”字的读音。
原来国家早就已经对一些字的读音进行官方纠正,这里的“骑”是动词表示骑马,就是“qi”的读音。
听了老师的解释,芳芳知道自己“坐井观天”了,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之前的“言之凿凿”,就像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除了这首诗,还有别的读音被“修正”我们熟悉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里面的“斜”,不再读“xia”,而是“xie”。
还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里面的“衰”不在读“cui” 而是念“shuai”。说服也从“shui fu”变成了“shuo fu”。
这些都是我们从小根深蒂固的读音,在孩子们长大之后,就“变了个样子”。
1)大众读音都是错的
国家为了照顾我们大众真的是“费心了”,读错的人太多了,就把原来的读音直接改成错的,这下子大家读的都是对的了。
2)时代的变化
可能之前是古人的发音,但是我们对知识的需求和个人认知都在变化,所以读音也有所改变。
家长们可能已经脱离校园环境很久了,忙于上班不能及时了解到文字读音的变动,但是也不建议家长在知识上质疑老师。
当家长和老师意见相左的时候,怎么做才得体1)家长先确定自己是正确的
知识比海洋还要广袤,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更是博大精深。如果家长不能确定自己完全正确,不建议直接要求孩子相信自己。
家长遇见和老师和课本不同内容的时候,建议先上网查询一下,免得自己的“知识库”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反被打脸。
2)别固执
有些“刚愎自用”的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学过,印象特别深,怎么可能错?什么也不查,直接和老师“硬刚”。
从前古人还认为“天圆地方”呢,但是宇宙是无垠的,地球是椭圆的都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所以说自己认为的不一定就是对的。
家长质疑老师,会降低老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孩子看着两边不同的说法,一个是妈妈,一个是老师就会变得不知道该相信谁。
遇见问题产生疑问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也鼓励孩子主动思考问题,对待知识严谨是值得赞许的一件事。
但是不要有“我一定就是对的”这种心理,我们也应该实时关注“知识库”的更新,不断的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