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师说体现全文中心论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十课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

师说体现全文中心论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十课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高中所选古文一般四种文体,议论性文体,选文一般来自于经、子、集,即先秦诸子和大家文集,先秦诸子中儒家列入经的范畴,大家文集唐宋八大家占比较多。除了字、词、句这些繁琐的基本功之外,最好再强调一下高中古文选文的来源——经史子集,让学生便于建立系统的古文知识体系。作为高中开篇古文,首先按照第八单元学习活动的提示,建立学生学习古文的词语积累能力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尽管现在高考古文考查重心发生变化,不再具体考查古文字词,注重古文知识的运用,即读懂、理解和翻译,但理解古文和翻译古文依然离不开字词的丰富积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是第八单元要求积累的重点。但作为资深的高中语文教师,一般都会在这里系统一下学生学习古文字、词、句的知识体系,这方面高中语文教师都非常拿手,懒人不再一一细化。

作为高中语文必修上所选的四篇,其中两篇《劝学》和《师说》作为议论性散文放到第六单元首篇第十课,这是个以探讨学习为主题的议论性单元。另两篇山水散文放到第七单元16课,第七单元是个散文学习单元。

师说体现全文中心论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十课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1)

师说体现全文中心论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十课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2)

新教材古文编排的变化和古文学习的开局

这样编排也是新教材的一种变化,以学习活动逻辑线为主题设计单元,打破了古文和现代文的分开编排体系,以文本写作样式混编古今,便于学生在统一样式下,深度思考这一样式的写法嬗变,有利于深度思考和学习。这种编排最早出现在地方语文教材编写尝试版本,懒人这里不在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必修下和选修,古文又单独建立学习单元和研讨单元,不再和现代文章混编了。

作为高中开篇古文,首先按照第八单元学习活动的提示,建立学生学习古文的词语积累能力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现在高考古文考查重心发生变化,不再具体考查古文字词,注重古文知识的运用,即读懂、理解和翻译,但理解古文和翻译古文依然离不开字词的丰富积累

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是第八单元要求积累的重点。但作为资深的高中语文教师,一般都会在这里系统一下学生学习古文字、词、句的知识体系,这方面高中语文教师都非常拿手,懒人不再一一细化。

除了字、词、句这些繁琐的基本功之外,最好再强调一下高中古文选文的来源——经史子集,让学生便于建立系统的古文知识体系。

高中所选古文一般四种文体,议论性文体,选文一般来自于经、子、集,即先秦诸子和大家文集,先秦诸子中儒家列入经的范畴,大家文集唐宋八大家占比较多。

第二写景抒情,也就是山水散文,大多选自大家文集。

第三叙事性文体,一般以史传为主。

第四实用文体,一般就是奏疏和书信。

新教材新增古文不少,旧教材古文也裁撤了不少,令人惋惜的是王勃《滕王阁序》退出高中新教材,以后的学生作文中就会很少引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了,想想好可惜,呵呵。

师说体现全文中心论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十课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3)

《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

既然把这两篇放到了议论文单元,古今混编,除了必要的古文知识系统的建立,还要指导学生对比古代议论文与现代议论文在论证上的嬗变。

中国古代智者有一种能力,能透过现象一眼看透问题的本质,但是这个本质究竟如何得出的就语焉不详了,也就是说中间缺乏周密严谨的逻辑系统论证。

师说体现全文中心论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十课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4)

所谓“一叶而知秋”,我看到树叶落了,我就知道的秋天到来了,知道了秋天的本质,至于一叶为什么落,秋天又是什么,两者之间的本质逻辑关联是什么,智者是不屑啰嗦的,自己悟就可以了。

以《劝学》为例,

荀子看到青和蓝、水和冰、木和车轮、锋利的刀刃和磨刀石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就可以直接得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一结论;

师说体现全文中心论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十课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5)

看到思和学、踮脚和登高、顺风和逆风、乘车和坐船这些现象就马上得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一论断;

看到山和渊、步行千里和溪河汇海、骏马飞跃和驽马前行这些现象就知道“锲而不舍”的道理;

师说体现全文中心论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十课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6)

看到蚯蚓和螃蟹就知道用心专一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题。

虽然文章有删节,但大体论证模式就是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直接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由现象直接穿透本质。优点是金句迭出,浅显生动,便于学生理解背诵,训练语感,增强学生观察想象,感悟本质的能力。

不足之处就是中间缺乏逻辑思维这一环,直觉和语感训练到位,逻辑思维训练不足。

与此相比,唐宋八大家韩愈的《师说》明显有进步,至少形成了半条逻辑线:“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人“耻学于师”——“圣人无常师”——“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其中第二段论证今人“耻学于师”,运用“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爱其子”和“于其身”、“童子之师”和“传其道解其惑”、“士大夫之族”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等多层次对比,充分论证时风“耻学于师”的弊端,观点清晰,论证逻辑手法清晰。

第三段运用举例,经典名句论证了“圣人无常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简洁明了,同时照应前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逻辑线清晰明了。

但是第一段就明显跳跃论证,语焉不详了,虽然金句迭出,但有些逻辑线不清楚。第一段前三句都是影响深远三个金句,到现在其中两个不断被引用。

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论断问题出在“必有”,怎么在逻辑上证明一定要有老师呢?就好像鸡生蛋、蛋生鸡,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呢?没了下文。

紧接着又来了一个论断,这是流传至今的对教师的定义,“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虽然一语中的,直透本质,但具体是什么,也没了下文。

第三句依然是金句论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里的惑指的什么?难道老师能解决所有疑惑吗?钱学森院士临终前尚有世纪之问不得解,难道与从师与否有关吗?况且人为什么不是“生而知之”,虽然看透本质,但却没有论证,也没有下文。

师说体现全文中心论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十课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7)

三个没有下文之后,紧接着论述为师的资格,这地方论证还是比较清晰的,结论也是金句,而且经常在考试中出现,“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但是紧接着,我们的问题又来了,“道”是什么,又回到了开始的没有下文。

师说体现全文中心论点(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十课劝学和师说的论证得失)(8)

整段如果我们提炼一下的话,大概说的一是老师的重要性,二是老师的定义,也强调了老师解惑的重要性,三是为师的资格。但整体论证逻辑线不闭合,留下了一系列的逻辑漏洞。

加 入 逻 辑 论 证 改 写

既然古人议论如此天马行空,直觉惊人,惊为天人,能直接通过现象看透本质,不屑于中间繁琐的论证。那么懒人就考虑,我们可不可以给学生加入一个写作训练,改写《劝学》和《师说》呢?

很简单把《劝学》的逻辑线梳理一遍,在现象和结论直接加入关联论证改写《师说》第一段,加入清晰的逻辑线,强调老师的重要性,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改写全篇,把《师说》的逻辑线形成闭合,论证老师的重要性。

或以此文为底本,针对目前社会对教师的各种看法,写一篇《新师说》也可以。

此举主要是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逻辑性,当然乱改古文也可能是画蛇添足,见仁见智,各有论断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