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
举人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三:秀才可以使用奴婢。在古代,老百姓都必须给国家交公粮,而且交得特别多。如果谁家里有个秀才,那全家就可以免交公粮。在粮食短缺,视粮食如生命的古代,尤其是战乱年代,这一条待遇别提有多实惠了。一,免除两人的徭役。在古代徭役很重,什么是徭役呢?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必须给朝廷免费干活,不发工资,纯义务的劳动。而一旦中了秀才,家里就可以免除两个男丁(包括秀才本人)的徭役。别人累死累活的干,而秀才却可以在家里下棋喝茶,悠闲自在。二,免缴公粮。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是“功名”。
现代的学士、硕士、博士,是“学位”。
功名和学位,是两个概念。古代科举和现代高考,也是两个概念。
大体的区别在于,古代参加科举,只要一个人考中功名,哪怕只是考中最低一级的秀才,那这个人也能获得以下特权。(各朝秀才待遇不同,这里拿明清举例)
一,免除两人的徭役。
在古代徭役很重,什么是徭役呢?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必须给朝廷免费干活,不发工资,纯义务的劳动。而一旦中了秀才,家里就可以免除两个男丁(包括秀才本人)的徭役。别人累死累活的干,而秀才却可以在家里下棋喝茶,悠闲自在。
二,免缴公粮。
在古代,老百姓都必须给国家交公粮,而且交得特别多。如果谁家里有个秀才,那全家就可以免交公粮。在粮食短缺,视粮食如生命的古代,尤其是战乱年代,这一条待遇别提有多实惠了。
三:秀才可以使用奴婢。
在明朝,国家明文规定老百姓家里不允许使用奴婢,即是你是地主,有再多的钱,也不能使用奴婢。而秀才却可以。这一条是朝廷为了激励大伙读书,特意授予,让秀才区别于平头百姓的特权。
四:秀才可以免刑。
在古代打官司,老百姓上了公堂,第一个动作就是先给县太爷下跪,再陈述案情。即使是地主,富商也必须下跪。至于犯了法的老百姓,拖到公堂里,衙役们会一拥而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个皮开肉绽,给个下马威再说。即便一个人是有钱人家,也难免会有皮肉之苦。而如果一个人是秀才,则就可以大摇大摆的站着。就算秀才犯了法,官府也不能随便抓来审问,更不能用刑。因为免刑就是秀才的特权。官府要打秀才,须要先呈报省级学政,革除秀才功名之后才能打。(秀才见了七品以上官员还是得跪着)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有特权。
秀才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登长靴,青衫儒雅。而沒有功名的老百姓是严禁这样穿戴的,只有考取秀才以上功名的人,才有这个特权。
想想看,老百姓见到七品官必须下跪,秀才可以不用跪。
老百姓都要服苦役,秀才不用。
老百姓都要交税,秀才可以不交。
秀才的功名只要不被取消,哪怕犯了法,官府就不能对他用刑。
这是什么概念?妥妥的特权阶级了。
在古代,如果一个地方天高皇帝远,官府顾不过来,县太爷会把地方上的管理权下放给当地的乡绅,而这个话事的乡绅往往就是秀才。
所以,别看一些戏剧里面总说“穷秀才”,就以为秀才的地位很低下。
实际上在古代,尤其是在明清两朝,秀才的定位是“统治阶级预备队”。与“民”在身份上有本质性区别。
只不过,由于古代的官太少(一个县,只有四个人有资格吃皇粮),秀才数量又多,基本没资格当官。有些秀才又不会理财,家庭条件一般。比老百姓强不了多少,远逊于地主老财。所以才显得很寒酸。
但这种寒酸是相对的。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秀才更寒酸。
再说举人。
秀才想要出仕,还得要去考试。也就是参加乡试(省考),成为举人。
举人是什么概念呢?很夸张。拿明清举例说。
明朝立国276年,一共录取11万名举人。
清朝入关后268年,共录取15万名举人。
平均算下来,明朝平均每年产生400名举人。
清朝平均每年产生550多名举人。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是什么概念。
明朝两京十三省,平均分摊,每个省一年也就产生二十多个举人。
清朝多一点,但平均下来,每个省一年也不过产生三十多个举人。
每个省又有多少个县呢?至少不下50个。有的省将近一百个县。
这就相当于说,平均一个县,一年出不了一个举人。极端情况下,有些小县,十几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
由于稀少,所以在明清两朝,举人不仅有秀才享有的所有政治特权(范围一样,程度更深。比如秀才只能免两人徭役,举人可以免十几个人徭役和赋税。因此明清两朝有大把的财主自愿把田产放在举人名下),还可以直接出仕做官。
很多搞不清楚情况的人,经常以讹传讹,说明清两朝的进士不一定能当官,要等缺额。
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只在明朝初年才有,明中前期至清末近五百年,都没有这种情况。
进士从明朝中前期开始,一定能做官,也就是百分之百能做官。保底就是县令。
而举人做官的概率也极大,只是很难出任高品级职务而已。
具体见下表。举人当不了大官,但一些十几年出不了一个举人队伍小县,举人想出仕,当个县令也不是稀奇事。
具体我们可以看《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后,不仅一贯瞧不起他的岳父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变成了范进的狗腿子。
县里的首富张乡绅也跑攀关系,又是给范进提供豪宅,送奴仆、丫鬟,还火急火燎的要跟范进结拜。要不是范进有老婆,估计张乡绅会把女儿嫁给他,结为亲家关系。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范进就是一夜暴富。
昨天的范进,还是个矮矬穷。仅仅只是一日之隔,他便当上总经理,出任CEO(没有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
而能让范进的生活有如此大改变的,仅仅就是因为他考中了举人,拥有了特权。(人脉也是一方面原因,乡试由皇帝钦点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官。举人的选拔由这些官员说了算。因此考上举人就等于是与朝廷的达官显贵攀上了师生关系,前途无量)
当然,由于举人不是“天子门生”(不是皇帝钦点的),略受歧视,升官有门槛,极难坐到大官。而且一旦举人以举人身份出仕,就不能再参加科举了。这等是自毁前途。所以大部分举人都不会满足举人身份,都会再接再厉,继续参加考试,争取考上进士。
而这也就使得举人的光彩被进士盖住,显得不那么耀眼。
至于说进士,明清两朝平均每年也就录取约一百三十人左右,平均划到每个省,也就几个人而已。
这种人在古代,属于天之娇子,普通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这也就是一般讲民间故事小说里,出场人物经常会有秀才,偶尔会有举人,很少有进士的原因。因为民间草根作者根本接触不到进士。举人就已经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高等级的人物了)
不过前面说了,举人是可以直接当官的。哪怕考不上进士,也可以出仕。
所以,古代的秀才与现在的学士,以及举人与硕士,进士与博士,科举与高考。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没有可比性。
用不恰当的类比说,科举更像是高考(包含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结合体。
考生既是在考学位,也在考“公务员”身份。
一旦考中进士,那不得了。用宋朝汪洙《神童诗》中的句子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早上还在种地呢,晚上就成了天子门生,当了朝廷命官,保底也是处级,吃上了皇粮。
举人嘛,虽不是天子门生,但保底也是个实职副县级。
这种人生境遇,搁在现在,能想象?
现在哪有这么好的事?
任你学历再高,想要赚钱养家糊口,还是得去应聘。
任你学历再高,想要为人民服务,还是得去考公考。
如果应聘不上,拿不到offer。或者公考上不了岸。学历再高,也是浮云尔。
现在的社会,可比古代公平多了。
当然,古代人的学识以及知识储备与现在的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明清最有学问的人,搁在现在,估计也是半科盲水平。(不至于是文盲)
所以,如果对现代的研究生做针对性的科举培训,让其回到过去考试。考上举人,乃至进士的难度,并不会很大。
不过,这种后人欺负前人文化低的行为,没有意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的知识储备也是经前人传承下来的。我们没必要嘲笑古人知识浅薄。
9275 赞 踩 1700评论 分享 举报
可语于冰2020-12-10 19:31 关注
小时候,每次和父亲路过一个村庄,他都会停止说笑,告诉我这里100多年前出了一个举人,姓吴,这个村叫“举人湾”,周围几十里的人都知道。时过百年,人们经过这里时,仍然会放慢脚步,心里仍有敬意,可见举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下面是一个清代科举制度结构图。可以看出,科举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而真正决定读书人命运的是乡试。因为乡试过关就是中了举人,具备了做官资格,命运随即发生重大逆转,难怪《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中了举人后喜欢得发了疯。
一、举人和研究生哪个更难考上?
举人好考吗?想想孔乙己,考了一辈子,别说举人,半个秀才都没捞到。再看看吴敬梓笔下的范进,50多岁时还在考秀才,主考官周进看他苍颜白发,衣衫褴褛,想到自己也是50多岁时才中的功名,心生怜悯之心,于是给他点了个秀才。很多大文人像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写《西游记》的吴承恩,不能说肚子里没有墨水吧,也都是考了大半辈子还与功名无缘,只得愤而著书。
举人太难考了。在明清两个朝代,录取举人名额由中央按各省人口数配给指标,每省最多不超过100名,全国录取总人数仅为1000至1200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要在现行高考中排名全省前100名才有机会!如果是全国统一录取,意味着高考成绩全国排名1200之前才能中举!所以,如果某地中了一个举人,当地会像过节一样开心、荣耀,连地方官都会觉得有面子,跟着沾光!
而现在考研究生,相对而言就容易得多了。2019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大约260万人,录取人数大约65万,录取率为25%。拿博士生来说,2019年我国各高校招收博士105169名。从数据上来看,过去考个举人的难度要远超现在考博士研究生。
二、举人和研究生的社会影响力哪个大?
过去别说中举人,就是中个秀才,就有了很多特权,可以免交税赋,见着官不下跪,如果吃官司还要先报请上面同意,而且不能用刑。要是中了举人,更是瞬间成为响当当的人物,名闻遐迩,轰动乡里。举人已经贵为官老爷,身份和地位同普通人有天壤之别。“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说的就是这种强烈反差。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本来是个乡村教书先生,穷屌丝一个,谁见谁欺,连老丈人都对他非打即骂。一朝中举,县里最大的土豪亲自来拜望,大把送银子,还把自己黄金地段的一套房子送给他。这一切变化都在中举喜报送到的几个小时内发生,中举不但让范进疯了,让当地各色人等都变得颠狂,可见中举人的影响力多么强撼!
而现在别说硕士,就连考上博士,除了亲朋好友间庆贺外,其余人等波澜不惊,因为司空见惯。
三、举人和研究生的就业幸福感哪个大?
过去如果中了举人,可以直接补缺县令,最差也可以等待补位,并且还有进一步参加会试殿试的机会,前途无量啊,谁敢小觑?就算是举人运气差点,等不来官位,他也成为地方名流,与上层社会勾连一起,大把敛财发家的机会,很快会成为地方豪强。
当年我老家那位吴举人,听上辈人讲,有良田千亩,豪宅百间,妻妾成群,称势当地几十年。
如今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自谋生路,其中不乏国家栋梁之材,不乏行业精英,他们能凭一己之长,为国效力,其就业自主程度和方式,当然远超过去的举人。
将“举人”和“研究生”拿来对比,其实就是脑洞大开。说实话,聊这类话题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您觉得有点趣味儿就好。
展开全部 1221 赞 踩 537评论 分享 举报
杨紫姐姐2020-05-26 21:09 关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古代无数寒门士子人心心念念的梦想。科举制自隋朝开创后,无疑是封建王朝最伟大的政治发明。在科举制之前,朝廷需要的人才是怎么来的呢?除了父业子承外,举孝廉也是一种渠道。
然而,“举孝廉,父别居”;“举孝廉,浊如泥”等俗语,也说明察举制并不能让人才流入朝廷。自隋文帝一统天下后,他为吸引天下读书人来为朝廷效力,发明了通过考试就能做官的方式,名为科举制。唐代,科举制的运行制度愈加完备,“学而优则仕”成为人们共识。自此虽然历朝历代政权更迭,但科举制一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废除。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书往往被古人被视为一件大事,稍微富裕一些的农民家庭常会为孩子雇一名塾师来授课,以期一朝光耀祖宗门楣。重视到了什么程度呢?父亲考试考不上,儿子接着考,儿子考不上,孙子接着考。明代清官海瑞就是父亲一直考,直到海瑞考中后才罢休的。
科举制一共分为四级。从易到难层层筛选,在全国范围内优中选优,其实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容易。
第一级是院试。
由各省学政主持,考场一般设置在各地县府。参加者名为童生(儒生),三年之内可考两次,考中者名为秀才(生员)。
考中秀才后一般来说虽不能为官也是可以享受一些特权的,比如说免税、免徭役、见官免跪拜、犯事不用刑等。
这其实已经是了不得了,因为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目不识丁,听见衙门里的“威武”都会唬得连忙下跪。秀才在乡镇里也算数的上名的人尖儿了。
第二级是乡试(秋闱)。
皇帝会特派官员来负责乡试,考场设在京城和各省省会。参加者为秀才(生员),通过考试后就被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是有做官的资格的,如范进中举后,那些报喜的随从,都一个劲儿的喊“举人老爷”,一向看不起他的老岳父,也一个劲儿的夸自家女婿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这说明举人真的已经十分难得了,对于平头老百姓来说举人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举人一般在地方上任职,偶尔有递补的机会会升任到县里。在今天可能相当于县委书记。
第三级是会试(春闱)。
皇帝派钦差大臣来负责会试。考场设在京城。参加者都是举人。通过考试后,称“贡士”。考试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是殿试。
主考人是皇帝,考场设在皇宫。参加者为贡士。
在会试同年四月开始殿试。到这一阶段,基本上也是全国各个省份拔尖的人才互相摩擦了,毕竟实力不行的早就被筛下去了。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录取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所有及第的人都可以直接授官,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会从这些人中选人入翰林院,作为未来内阁大臣的候选人。
一般来说,进士外出做官最低是地方县里,而地方县里也是举人要花十几年的时光才能爬上来的。在当地知府做一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有才华的人再升任布政使或巡抚,这便是省级官员了。还有一些人会进入六部,甚至会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这一切,进士出身只是最低要求,想要升官毕竟还得能力加持。
结语
而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微薄,甚至还买不起房子。范进中举后都有人送四进的房子,面积大又宽敞还有仆从。而研究生呢?研究生毕业后能有“举人”的待遇吗?
不久之前,中传研究生跳楼的新闻在我耳边默默回响。总之,古代能中举人,做官也罢、继续考也罢,都能活得很好。而今天,研究生的学历贬值速度超乎想象,所以说,今天的研究生也根本无法和古代举人相比。
展开全部 468 赞 踩 54评论 分享 举报
福垊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2021-02-16 22:36 关注
进士的英语是doctor,这个doctor不是医生的意思,而是博士的意思。
也就是说,老外认为,从学历的层面来讲,进士是相当于博士的。然而,老外并不懂咱们古代的科举,从科举制度来讲,就是博士研究生要考个举人也很难!
例如,拥有36个博士学位的胡适,在国学的造诣上远不及秀才出身的王国维,如果他两人参加乡试,胡适显然不是王国维的对手。
科举考试和今天的学历考试是两码事,科举考试包括学历但又不限于学历,还囊括了公务员考试、高级公务员选拔考试的范畴。学历只是科举的一部分,科举最重要的是作用就是享受特权,甚至直接当官,起点至少副处级(八品),故而科举被称之功名。科举给他们带来的就是功绩和名声。影视剧中经常有中了状元,就成为宰相的乘龙快婿的桥段。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要想进一步了解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我们先来看看秀才和举人享受的待遇。前边说了,在古代考上秀才就能享受特权了,秀才也分等级。一等秀才是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明清时期他们不仅能吃皇粮还能拿工资。一月粮食六斗,一年白银四两,粮食不多,钱也不多,还总比没有强,而且秀才们还享受不用交税,不用服役,免于受刑(刑不上大夫嘛!),不穿布衣(穿士大夫的衣服),可以用婢(雇佣仆人),见官不跪等诸多特权。秀才是介于官与民之间,他们往往成为地方的乡绅,德高望重,主持村社重大事务。
秀才是生员,见官不跪,但他只能自称学生,而举人就比秀才厉害多了。国家不仅让他享受秀才所有待遇,还进一步增多,连你的衣冠也给包了,有的直接发衣服,有的折现,以及宣传个人的费用。光宣传个人的费用每年都有20两银子,主要用于在家乡竖旗、制匾、建牌坊,来证明自己高贵的身份。我们最熟悉的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典型。范进这个秀才中举后,就被人尊称为老爷,在古代民众总是尊称官员为老爷,比较典型的一句话就是青天大老爷!成为举人后,就正式成为士大夫中的一员了,乡绅、官员会主动接纳他,举人也是可当官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举人都可以当官的,清朝前期,举人不少能当官,但需要挑拣,并且还分出了三六九等。好的可以当知州也可能是散州的知州,一般当知县,差的当通判,还有教职的。教职并不是老师,而是负责教育的官员,通常称之为教教谕、训导之类的,大概类似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或一个县重点学校的校长之类的。到了后期就越来越难,不过依然举人为官之路依然没被堵死,但较之前少了。比较典型的是清朝前期出身举人重臣的就有收复台湾的姚启圣、平定苗疆的鄂文端尔泰、平定大小金川的阿文成桂,以及闻名遐迩收复新疆的左宗棠。
从这点看来,举人跟今天的博士研究生非常相似,甚至直接说举人就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后也是说得过去的。举人当官,讲究的是挑选,从考试成绩、年龄、健康、能力上进行考察,然后“分配工作”。只不过,现在的博士毕业生很少分配工作了,但您也不要忘了。现在很多单位引进人才,只要是名校博士,各方面又比较优秀的,又通过选拔的,直接任命为副处级。还有博士生在参加评职称、考证、尤其是当兵上也享受很好待遇。博士生当兵,最差也是上尉军衔,好一点就是少校军衔。
研究生能考上吗?举人考试对于当时人而言非常难的,其难度高于注会、一建、软考、司考等,最重要的一点是三年才考一回,而且录取率极低。这研究生也要看是什么研究生的,如果是硕士研究生,那录取率会远远高于举人的录取率。就是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率,也没办法和举人的录取率所抗衡。比如乾隆九年就规定,大省的录取率为1.25%,中省的录取率是1.67%,小省的录取率2%,这样的比率能考个举人简直是太难了。
如果博士研究生穿越到古代,和秀才一起参加科举考试时,博士生也未必就是那些秀才们的对手,要考上同样很难。倘若回到古代,系统地参加私塾学校的话,那么根据文科博士生的知识储备,也未必不能中个举人。博士研究生能不能考中举人,这就需要看这名博士研究生喜欢不喜欢国学,努力不努力,倘若做到这么一点,博士研究生穿越的话,考上中举的可能性也是蛮大的。
总之,举人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学历,假如真能穿越的话,博士研究生考上古代的举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展开全部 351 赞 踩 97评论 分享 举报
朝文社老张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2020-07-29 23:01 关注
答: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各阶层里,“举人”常常是小老百姓眼里“惹不起”的存在。比如鲁迅小说里,那位因为一本书就打断孔乙己腿的“丁举人”,还有那叫阿Q恨得牙痒痒的“举人老爷”,无不是一派盛气凌人的模样。但虽然举人是考出来的,但他们的地位,却根本不能用“学历”来衡量。跟今天的“本科生”“研究生”,更远不是一回事。
这事儿,也恰如“白话写史”畅销书《明朝那些事》的形容:仅明代的科举,就相当于“今天的高考 公务员考试 高级公务员选拔”。换句话说,选的就不是“学问家”,而是实打实的行政人才。跟今天的“学士”“硕士”,完全就是两个“技术工种”。
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放在中国有着千年历史的科举史上,“举人”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横”的。比如放在号称“读书人幸福生活”的宋代。“举人”就没那么幸福。宋代的科举制,分为“发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凡是参加科考的考生,都可被称为“举子”,通过了“发解式”的考生,则被称为“发解举人”。是为宋朝版的“中举”。由于大宋重视科举,“发解举人”的群体也十分庞大,每一次科举的人数,常在万人以上。
但即使是“发解举人”,也没有明清年间那么多的特权。就连“进京赶考”这事儿,都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就连可以给“赶考举人”提供食宿的“公券”,两宋三百年里也并未普及。条件好些的“宋朝举人”,可以得到家族资助或“义庄”资助。比如家境贫寒的南宋大儒真德秀,就是在亲友的资助下金榜题名。同样穷苦的南宋学者查道,也多亏了亲友的“三万钱”,才如愿步入仕途。
甚至,当未来的“大宋男神”苏轼早年和弟弟苏辙一起中举时,老爹苏洵的第一反应也不是喜悦,而是愁钱。为了凑足进京赶考的费用,这被后人称为“一门父子三词客”的“三苏”,硬着头皮去求“父母官”益州知州张方平,痛陈“为行者记,则害居者,为居者记,则不能行”的窘迫家境。把张方平听得眼泪哗哗,不但慷慨解囊,还写信给京中同僚,“强推”三父子的才华,这才叫“三苏”从此惊艳大宋文坛政坛。
连贵为“举人”的苏家父子,赶考都如此困窘,可见古人的科考路,对大多数寒门家庭来说,真是一场倾家荡产的豪赌。
那如果无人资助呢?许多更穷的举人,也是啥招都想。常用的办法就是借贷,比如穷出身的北宋宰相何执中,就是靠“借万钱”才凑足了盘缠。这还算是走运的,南宋文士楼璩赶考时也差钱,找乡亲们借钱。硬着头皮求半天,却才借了“不满千钱”。
除了“拉下脸”借钱的,还有“举人”挖空心思做生意。很多人赶考路上,就带着些茶叶纱等货物沿路售卖,边走边凑钱。每到“科考季”,北宋都城汴京也热闹,各地举人们都在京城里“铺席买卖如市”。像明清年间范进们“中举”后大家“排队送钱送地送女人”的热闹场面,大宋的“举人”们,真是不敢想。
“举人”们地位扶摇直上,也确是明清年间的事儿。明清的教育,比两宋年间更为发达。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当时“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如果说宋朝是“进士”翻身的年代,那么明清就是“举人”扶摇直上的年月。虽然在“进士”们面前,“举人”依然很不够看,如果明清哪位官员是“举人”出身,那一辈子仕途就是被歧视排挤,除了海瑞那样的异类,爬上高位简直痴人说梦。
但对于大部分寒门读书人来说,“中举”却是他们人生翻身的关键一步。首先是举人的经济特权,在明清年间中个举人,至少就有四十亩田的“优免”特权。实际执行起来,通过“投献”“诡寄”等操作,实际能“优免”的更多。所以只要“举人”招牌,几乎就是别人排着队来送地,哪怕“中举”前“无立锥之地”,一夜之间就可翻身做地主。
至于“赶考路费”这等“小事儿”,举人们更是丁点不用操心,就算没人来送钱。举人们凭一面“火牌”,就能乘着“公车”,在沿途驿站白吃白住。甚至连“过路费”都不用交。“公车”也就因此成了“举人”的代称。好些举人还从中觅到了发财良机,赶考路上带几个富商同去,一路享受“白吃白住白过卡”的待遇。沾光的富商们,也必然要给举人们好处。
当然,这点钱对于“举人”们来说,那时也只是小钱。明清年间的举人,本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虽然举人出身的官员,能做到二三品高官的凤毛麟角,大多都是府县行政官员和教官,但至少也都是八九品的级别。这样的品级,在封建统治阶层里属于“最下级”,但哪怕对于地方官来说,想要为官一任坐稳位置,也要先笼住境内的举人。所以明朝时就有风气,州县新官上任,先要摆酒宴请当地举人。
因此,明清年间时,举人的地位,算是翻了身。对于老百姓来说,作为“统治阶级”最底层的举人,就是他们眼里高高在上的“大老爷”。明清年间,一个读书人再穷困潦倒,只要能中了举,那就“亲朋率望腹焉”。甚至当地的乡绅富商们,都要争着送钱送银子巴结,当地的社会闲散人员,也会主动跑来投奔。放在经济发达的江南,那更是“美男蕲为仆,美女蕲为妾者数百”,几乎一夜翻身。
所以像《范进中举》里,凶狠胡屠户见了举人女婿就唯唯诺诺,见了张乡绅到来就吓得躲一边的情景。对于明清举人来说,实在小儿科。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中了举的范进,会当场乐疯——金榜上一小步,就是人生一大步。
而这“一小步”,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也是公认的难。但必须说的是,古代科举,特别是“中举”的“乡试”环节,却也有着相对的公平。哪怕你是寒门出身,哪怕无根无靠,只要文章“火候”到了,机会面前大家都平等。甚至对于很多“豪门子弟”来,“中举”这事儿还特不公:比如万历十六年,明朝阁老王锡爵之子王衡中“中举”,接着就被骂得狗血淋头,各种“舞弊”流言扑面而来,吓得王衡中十三年没敢再考,直到老爹王锡爵告老还乡,这才松一口气再战考场——哪怕阁老家的儿子,想做点啥都得掂量掂量。
但与此同时,这相对公正的“中举”,也催生了王朝的“特权”阶层。特别是在王朝末世里,拥有特权的举人,也就成了重灾区,他们除了凭着特权兼并土地,更垄断地方的权力,比如明末年间的“举人”们,就“富者益务为骄淫,贫者横噬乡里”。给明朝接下来的天下大乱,结结实实的“添火”——中国历代封建社会的兴衰,“举人”就缩影了太多东西。
参考资料: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孙继《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宋代举人群体》、万琪《明朝文官俸禄探析》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展开全部 243 赞 踩 18评论 分享 举报
优雅西柚C2020-12-11 11:05 关注
举人简单说就是现在的大学本科学历,但文科学历水平要比夲科生高,因为高三毕业学习成绩优异、分数高者可直接进入夲科,所以,举人文科水平要比本科高得多σ
201 赞 踩 18评论 分享 举报
五十老虎2020-09-11 13:36 关注
: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水平或略高些!!
169 赞 踩 16评论 分享 举报
亲亲我的小棉袄2021-01-15 15:59 关注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考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童子试和正试 其中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 只有通过童子试考试过关的才可以参加正试 正试包括乡试、会试、殿试。地方可以举办童生试、乡试,中央举办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一、童生试,包括由知县主持的县试、由知府主持的府试,由中央派来的学政官员主持的院试,院试考试合格的学生叫做“生员" 民间老百姓一般叫做"秀才"。考到这里 你就有了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了;
二、乡试又称乡闱,即省级考试。在各省省城举行,每三年举行一次,合格者才叫举人,就有资格做官;举人有名额的规定,各个省不一样,大体上100人上下,举人里面的第一名叫做解元。
三、会试,在春天考 所以也叫“春闹" 即部级考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合格者叫进士;会试再考中的学生叫"贡生" 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清朝112科进士,总共是26846人,平均一年有100人左右。中国人口四万万,每年才一百个进士,可见考试之难。
四、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内阁负责拟定题目 殿试的前十名由大臣判定完试卷后选出来 然后给皇上看 皇上负责给前十名排顺序。殿试前十名中 前三名为一甲 第一名是“状元" 如果乡试和会试都是第一的话就叫"连中三元" 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凤毛麟角 想要连中三元可以说是难于登天。第二名是"榜眼" 第三名是"探花" 赐进士及第。第四名到第十名为二、三甲 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由上可见,在古代每个省每三年才会产生100名左右的举人,每年平均才30多名,也就是说能成为举人的,成绩最低得是全省前30名,这样的成绩无论在哪个省份,考上清华、北大应该没有问题,还很可能是本硕博连读。但现在每年新产生70万名研究生,每个省平均产生2.5万名,所以现在的研究生要想考上古代的举人,难之有难!!!
155 赞 踩 14评论 分享 举报
小姐姐讲史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2020-06-11 12:51 关注
如今社会看重学历,实际上古人也是有学历之说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书生寒窗十年去参加科考,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高中,能够成功入仕,有份好工作。
秀才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扇门,成了秀才就说明你已经真正走上了科举之路。在成为秀才之前还有两轮考试,最初开始学习的时候,称作生童,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小学生,生童平时学习四书五经,等学的差不多了就参加“小升初考试”也就是县试和府试,考中了之后就成了童生,相当于如今的初中生。童生 继续学习,学成之后参加院试,也就相当于如今的中考,中考之后考上“高中”才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秀才,也就是如今的高中生。
古代经常称呼秀才为穷酸秀才,让我们都觉得秀才没本事,但其实能成为秀才也是经过了精心选拔的。成了“高中生”的秀才,在古代也不在少数,但是秀才并不能做官,要想入仕还得继续考,就像现在高中生也是一大堆,要想有出路就得考大学。
各地的秀才都要到各省城参加乡试,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高考”,一般在秋季举行,考过了便是举人,举人第一名被称作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乡试三年举办一次,倒是更像如今的高考,“高中生们”苦学三年,就是为了参加这一次“高考”成为举人。但是古代成为举人要比如今考大学难得多,古代乡试,每次全国只录取一千多个举人,每个省的指标名额都不同,要考上举人是很难的,成为解元就更难了。
以上这些只是将古代科举和如今的升学制度放在一起来说的,实际上古代的科举制度要比如今的升学制度难得多,古人的文化也要比今人高的多。仅从秀才来说,古人能考上秀才的大多都已经到了加冠的年纪,十几岁变成为秀才的还是极少数,而如今的高中生数不胜数。而且古代院食的通过率也并不高,大县15人,中县10人,小县5人,这个比例与如今的高中生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能够通过乡试的几乎也是千里挑一,只有2%的通过率,也就是说一万人里只有200人能成为举人。举人的学历相当于如今的本科大学生,但是其文化程度要比如今的大学生高的多,古代的科举是纵向考察,如今的学生是横向发展,涉及的知识更多更杂,就是如今的研究生遇见古代的举人,也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展开全部 90 赞 踩 14评论 分享 举报
农民工说古道今 三甲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2020-12-01 08:01 关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中国古代的乡试、会试、殿试根本不是什么“学历考试”,更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考中乡试、成为举人之后,便拥有了进入官场的“入场券”,同时也获得了进一步参加会试和殿试的资格。
举人到底能不能做官举人到底能不能做官?答案是明确的,能!比如明朝著名的“海青天”海瑞,他就是在连考两次会试没有考中之后,以举人身份出仕为官的,而且一直做到了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这样的高官!虽然没有太多实权,但级别摆在那里,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和北京的都察院右都御史是平级的。换句话说,举人出身不仅可以当官,而且理论上是可以当到最高级别官职的。
但是,举人并不是考中后立马就可以当官,得等有缺才能补,而且通常只能被授予知县以下的官职。能够被直接授予知县职务的举人,要么是背景深厚,要么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比如前面提到的海瑞,以举人身份出仕之初仅仅担任了县学教谕这样的职务。按照明制,县学教谕这个职务属于“未入流”,也就是拥有官员身份、在吏部有备案,但比从九品还要低一级!可不管怎么说,“不入流”那也是官、不是吏,理论上也是可以升到正一品的。但吏绝对不可能,他们永远只能是吏!
如果赶上王朝草创,举人直接被授予知县等职务也是有可能的。比如清朝的“于青菜”于成龙,他连举人都算不上,只是乡试补录的副榜贡生。可是,因为人才短缺,经过国子监“短期培训”之后,于成龙依然被外放了知县之职!这里有必要说一说,副榜贡生不是考中会试的贡士,而是在乡试落榜生中选取部分成绩尚可者、进入国子监继续深造,待考核合格之后,参照举人录用。
可是,如果不幸赶上了和平年代、尤其是王朝中后期,那就且有得等了!历朝历代等上一辈子也没能放个实缺的举人大有人在。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会选择进入高官幕府、充当高官的幕僚,以期“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高官的赏识,从而进入官场。比如晚清时期的左宗棠,走的就是这条路,他后来的那个“进士”不是考的,而是慈禧太后送的。但不管怎么说,能够走到左宗棠这个份上的,绝对凤毛麟角……大多数举人最终都默默无闻,或者在知县之类、甚至更低的官职上一直干到“退休”……举人出身的官员,能够干到知府基本上就已经到了“天花板”了,像海瑞、左宗棠那样的,纯属“异数”,比凤毛麟角还要凤毛麟角!
举人与贡士、进士的区别进士与举人不同,所有进士理论上都是可以被直接授予官职的。说白了,进士其实就是举人的“升级版”,是举人考取直接做官、不用候缺的资格。中国古代的进士一般分三等,即所谓三甲(不是医院那种)。一甲称进士及第、通常会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之职。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这些人中成绩好的一般会被挑选出任翰林院庶吉士。剩下的,也基本会被授予六部主事等职或者外放知县等等。总而言之就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国家一定会给您安排一个“处级”以上工作!
贡士与进士的区别贡士和进士,这是很多人都搞不清的一对东西,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么说吧,贡士其实就是进士,原班人马、一个不动!举人参加会试,考中之后便是贡士。接下来的殿试属于等额考试,不差额!只对贡士进行重新排名,仅此而已。换句话说,考中了贡士就等于是考中了进士,但贡士中的第一名却不一定是状元!这里面有殿试发挥的原因,也有皇帝的喜好。比如晚清的状元刘春霖,就是因为名字取得吉利,被慈禧太后亲点为了一甲第一名——状元!
综上所述,无论是举人还是贡士、进士与现在的“学历”这个概念都八竿子打不着,您多咱见过现在研究生毕业就可以直接当公务员的?中国古代的乡试、会试、殿试其实就是古代的“公务员考试”,与“学历”无关。网上一些人说什么现在的博士相当于古代的进士云云,纯属一厢情愿、鬼扯一通!您见过哪个博士可以直接担任处级职务的?博士就算是考上了公务员,也不过就是享受正科待遇而已,有时候连正科职、甚至副科职都未必轮得上……最后再次强调一下,举人是中国古代的“公务员编制”,不是“学历”!
76 赞 踩 7评论 分享 举报
高瑞松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师2020-05-27 08:21 关注
考上举人之后,就具备能做官的资格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后备官员,阶层已经升迁了。今天的大学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可能考上中央青年政治学院能与之类比。
但是无论怎么,从性质都不一样,以前是统治阶级,为皇权服务。现在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
72 赞 踩 12评论 分享 举报
夏酱老师 小学英语高级教师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2021-02-03 16:55 关注
别说举人了,单单”秀才“就能让你得意很久了。当年陈独秀问北大校长蒋梦麟是什么秀才,蒋梦麟回答到是策论秀才,陈独秀洋洋得意地说自己是八股秀才。蒋梦麟赶忙起身,对陈独秀深施一礼说:“失敬!失敬!”
秀才们每3年参加一次乡试,然后中试的人为举人,又被称为“老爷”。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
像范进中举后立刻被称为老爷即是如此。
这个所谓的乡试,指的不是我们现在的乡镇,而是过去的一省。
有人统计过,每次乡试,像江南之类的大省,大概也只出100名左右举人而已,小一点的省大概就是三四十人吧。
它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中了举人之后,就可以做官了。这是跟秀才最大的不同。
像明朝初期,读书人较少,很多举人被直接提拔为知县。
举人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中了举人之后基本上衣食无忧,在任时可以为官,卸任时可以做有头有脸的乡绅。
就这么一伙子的人,你觉得跟现在的硕士研究生,有可比性吗?
67 赞 踩 4评论 分享 举报
飞鸟留痕2O16 株洲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教育领域创作者2020-08-20 15:29 关注
古代的科举考试与当今的学历,是没有可比性的。
现今的学历,特别是大学学历,包括硕士,博士,代表的是一个人对当今整个知识领域的某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而科举制度考的只是一种八股文写作,代表了一定的文字运用技能和一定的思想性。
文凭只是证明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具体包括学习年限,知识层次,知识类别。
而科举是一次国家管理人员的选拔考试,除了秀才,不具备真正的功名,举人,进士都意味着己进入了国家各级官员队伍,可以直接当官。
而学历则不然,即便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也得通过再一次的公务员考试。
古代考上功名的,可谓凤毛麟角,而当今仅是大学文凭获得者,则比比皆是,二者之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
74 赞 踩 2评论 分享 举报
胶州人士2021-11-20 20:18 关注
简单说举人就是被举荐之人,通过乡试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举人。举人亦称为生员、孝廉、老爷、公车和乡进士,但真能成为举人的人不过5%。
长达1300多年科举制度,一直体现的是学而优则仕。能成为举人也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至少有一只脚踏入了仕途。即便考不上进士,凡三次落榜者,绝大部分可以到学校当教官,最大也可当到从七品官员。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进京赶考的数千名举人上书,反对清政府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称为公车上书。这里的“公车”就是指的这些赶考的“举人”。
至于举人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不太好界定。但肯定比不上研究生;有的说可能相当于硕士;也有的说相当于三本。我感觉这些没有讨论的必要。
展开全部 97 赞 踩 2评论 分享 举报
老羊824971752020-05-27 05:47 关注
应该就是一个公务员的考试,和今天的学历没关系。科举制度是那时干部选拔方式
76 赞 踩 3评论 分享 举报
读亦悦乎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20-12-18 08:22 关注
“举人”相对于今天的什么学历,挺有时代感的话题,看起来很有趣,但说起来又挺复杂,因为这没有办法直接对比。
欲说“举人”,先说“秀才”。秀才大约相当于小学毕业,或许再高估一点,算九年义务教育毕业,也就初中毕业吧。那“举人”也就高中毕业吧。
古人具体的科举制度说的很多了,我就省略了。
为什么说秀才只是小学毕业,因为秀才只是参加乡试,这种考试也就相当于现在小学毕业的统一考试。从学识讲,古代国家教育几乎没有,所有的学生均有“私塾”培养,上私塾的小学生学习内容也只局限于“启蒙”,无非识字教育而已,俗语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是因为秀才具有“诗文断句”的本领。这在当时虽然很了不起,搁今天也就小学生水平。
秀才毕业,继续读书,就可以参加“省级”考试,也就是“举人”考试,考中了就是举人。举人的“资格”就是可以参加“国家”级选拔考试。前些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考上了“转户口”,国家分配工作。对了,举人就是高中毕业水平。
会不会有人说这“级别”也太低了。
我说,这只是相对应的比较。
再从“学识”说。秀才毕业,准备参加国家考试学什么:四书五经。对就是四书五经。因为固化的国家八股文考试就考四书五经。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四书五经一共有多少内容。我告诉你,内容少的可怜。原文带注释不到五十万字,相对于今天高中学生,也就语文必修教材的一本书。
古人“皓首穷经”,就折腾这四十多万字。相对于今天的高中学生,说等同就是高估他们了。
结论:秀才就相当于小学毕业,举人就相当于高中毕业。就如此。
至于很多人过高估计秀才、举人的学历,也正常。在所有国民只有百分之三到五的比例接受比较系统教育情况下,“秀才”能识文断字毕竟都是很“稀罕”的人才了,何况能够参加“考官”举人了。
来源: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