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学课后服务指导意见文件(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
西安小学课后服务指导意见文件(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一班一品 欢聚灵动乐园丰富的“菜单”里既有书法、武术、围棋、剪纸等有滋有味的“传统菜”,又有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等科技范儿的“创意菜”;既有合唱、舞蹈、架子鼓、戏剧、等清新范儿的“爽口菜”,还有足球、篮球、田径、击剑等风味十足的“营养菜”……所有学生按需“点单”,根据个人兴趣获得学习机会,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乐园里百花齐放,个性飞扬,绽放童年之美、生命之美,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后服务的第一时段是“自主学习”,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全体教师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减负和增质的关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师“教”的艺术,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在提高课堂效率和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对作业进行精细优化,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作业,把基础作业与特色作业相结合,必做、选做与免做相结合,合作性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每日各年级、各学科作业由教学处、备课组长、班主任进行逐层质量把控,引导学
课后服务是学校落实教育惠民工程“最后一公里”的主动担当,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育人阵地。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积极回应家长对小学生放学后延时托管的意愿,立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定位,构建“三站式”服务体系,打造“三个乐园”,努力践行“教师用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的服务目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合力,全面提升学生学校生活质量。
学校对标国家政策,广泛征询家长需求,精心规划课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管理方式,讨论制定相关制度措施,严格落实“5 2”课后服务总体要求,将课后服务两小时划分为“课业辅导”“社团课程”“实践活动”三个板块,让学生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让课后服务成为朝阳教育品牌的又一亮点工程。
减负提质 畅游学习乐园
学校提前谋划,统筹安排,将“双减”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通过多种途径转变教师及家长观念,科学划分学生在校时间,努力发挥“三个课堂”的积极作用,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改变作业方式、完善评价机制、丰富活动内容,落实落细“双减”工作政策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出“课堂革命·陕西行动”的朝阳表达。
课后服务的第一时段是“自主学习”,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全体教师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减负和增质的关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师“教”的艺术,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在提高课堂效率和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对作业进行精细优化,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作业,把基础作业与特色作业相结合,必做、选做与免做相结合,合作性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每日各年级、各学科作业由教学处、备课组长、班主任进行逐层质量把控,引导学生向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发展。自主学习时间教师重点辅导学习方法,培养作业习惯,保证作业质量,确保“小学生书面作业基本不出校门”。教师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点拨,面批面改,准确掌握第一手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调整第二天的课堂教学设计,提高了教学效益。学生在自主选择、寻求帮助、合作分享中实现第一课堂的高效补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畅游学习的乐园。
自主点单 趣享多彩乐园
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学校以“第二课堂”建设为契机,以多彩的社团为依托,努力“让学生动起来”,努力构建以“健康身心、激发灵性、发现特长、学会做人”为目标的朝阳课程,围绕“人格修养、科技创新、运动生活、人文艺术”四个方面,重构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优化活动内容、实施路径和方式,整合校内外优质师资,开设了30多门个性化课程,供学生自主“点单”,走班上课,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参与的过程中,从身心悦动走向思维灵动。
丰富的“菜单”里既有书法、武术、围棋、剪纸等有滋有味的“传统菜”,又有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等科技范儿的“创意菜”;既有合唱、舞蹈、架子鼓、戏剧、等清新范儿的“爽口菜”,还有足球、篮球、田径、击剑等风味十足的“营养菜”……所有学生按需“点单”,根据个人兴趣获得学习机会,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乐园里百花齐放,个性飞扬,绽放童年之美、生命之美,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班一品 欢聚灵动乐园
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在伙伴互动、师生交流中感受关爱、了解时事,开展各类项目式主题实践活动,形成班级特色课程,让“一班一品”建设成为我校课后服务的特色阵地。各班在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和特点,自主确定主题,围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生活能力、社会实践”等内容,引领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掌握技能,体验成长的快乐,满足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需求,形成“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各个班级的老师们创新形式,不拘一格,通过“家长进课堂”“社区校园行”“社会大课堂”等途径,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沙龙、艺体展示、劳动教育以及研学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中提升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使更多的社会知识、生活经验、社会文明入心入脑,达到学思知行的融合统一,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层面积极指导班级开展课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孩子走出校门,走进“第三课堂”的广阔天地,发挥研学旅行、爱国主义、劳动教育基地综合育人功能,结合学校实际,绘制“走读铜川”研学地图,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开发各年级的校本实践课程。启程年段(一二年级)以“知铜川 悟精神”为主题,走进博物馆、耀州窑等地参观学习,侧重了解铜川文化传统、历史名人,感悟刚毅坚卓的精神;知行年段(三四年级)以“知国史 育志向”为主题,走进范柳书画公园、药王孙思邈纪念馆等地实践体验,侧重学习中国历史、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修远年段(五六年级)以“寻红色记忆、探改革之路”为主题,走进照金革命纪念馆、陈家坡会议遗址、薛家寨等革命圣地,侧重了解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学生发展树立正确价值观,努力让第三课堂的优势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我们“以生活为教材、以社会为课堂、以天地为学校”,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从书本走向实践,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生活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带领孩子们走进红色照金,接受照金精神的洗礼;走进孙思邈纪念馆、书画公园,亲近历史名人;带领孩子们走进博物馆、耀州窑,了解家乡文化;走进丝博会,感受时代变迁……铜川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孩子们的身影,孩子们在一次次远行的足迹中,将一颗颗信仰的种子深植心中。
“双减”的最终目标是让教育回归本位,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依托“三个课堂”建设,努力提升学生学校生活质量,让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惠泽学生,为“课堂革命,陕西行动”贡献朝阳智慧,用心用情让这项民生工程真正深入民心。
作者:张蕾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报刊社是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直属教育宣传职能部门,编辑出版《教师报》《自学考试报》《陕西教育》等报刊。
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