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观看嗝嗝老师的心得体会(嗝嗝老师观后感)

观看嗝嗝老师的心得体会(嗝嗝老师观后感)放在国内呢,玛图尔的创新是不被允许的,是大逆不道的。刚上班的青年教师,要多向资深教师学习,而教学方式上,只许有规定动作,而不能有自选动作。玛图尔当了老师,却有一个不理想的开端。9F班的14个同学,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寡淡。玛图尔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将学生座位摆成了环型,甚至把学生拉到了操场上,用新颖创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9A班的瓦迪亚老师,则用诧异的眼神,观察着玛图尔所做的一切,即使看不惯,但并没有去干涉。但幸运的是,玛图尔的母校,愿意给她一次尝试的机会,虽然是积重难返的9F班。即使玛图尔语言表达有明显的缺陷,但学校接纳了这位不完美的老师,这才有了之后她在教师岗位上的大展身手。放在国内,有着严重语言缺陷的玛图尔,虽然专业知识过关,有可能笔试第一,但面试不会过关的。侥幸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学校会给她提供岗位的。二、老师是可以创新的

观看嗝嗝老师的心得体会(嗝嗝老师观后感)(1)

一提到印度,我们印象中那就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而印度人,则被我们习惯性称之为阿三,蜂蛹挤上火车,各种脑洞大开的操作,令我们捧腹大笑。但渐渐熟悉了以后,我们也收敛了轻视,不得不承认这个邻居也有优点。比如说电影,有情怀有深度,优质影片不断。比如说教育,曾经13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国家,在教育方面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部印度电影,《嗝嗝老师》,来了解这个培养了13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国家,教育方面有什么过人之处。

观看嗝嗝老师的心得体会(嗝嗝老师观后感)(2)

一、允许老师不完美

《嗝嗝老师》的女主人公,印度女孩玛图尔,患有图雷特综合症,无法控制地会发出有响亮的打嗝声,这种病症让她遭受了很多异样的目光,甚至自己的父亲都无法接受。这也就难怪在寻求教师岗位的时候,会被多所学校拒绝了。

但幸运的是,玛图尔的母校,愿意给她一次尝试的机会,虽然是积重难返的9F班。即使玛图尔语言表达有明显的缺陷,但学校接纳了这位不完美的老师,这才有了之后她在教师岗位上的大展身手。

放在国内,有着严重语言缺陷的玛图尔,虽然专业知识过关,有可能笔试第一,但面试不会过关的。侥幸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学校会给她提供岗位的。

观看嗝嗝老师的心得体会(嗝嗝老师观后感)(3)

二、老师是可以创新的

玛图尔当了老师,却有一个不理想的开端。9F班的14个同学,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寡淡。玛图尔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将学生座位摆成了环型,甚至把学生拉到了操场上,用新颖创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9A班的瓦迪亚老师,则用诧异的眼神,观察着玛图尔所做的一切,即使看不惯,但并没有去干涉。

放在国内呢,玛图尔的创新是不被允许的,是大逆不道的。刚上班的青年教师,要多向资深教师学习,而教学方式上,只许有规定动作,而不能有自选动作。

观看嗝嗝老师的心得体会(嗝嗝老师观后感)(4)

三、小班教学,最符合教育规律

玛图尔老师的班级,只有14个学生,虽说基础有些差,调皮捣蛋各种闯祸,但影片中,玛图尔也没有代其他班级的课程,也就可以深入生活,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性格特点,来因材施教。即使影片中玛图尔的学科有些模糊,一会教数学,一会儿教物理,一会儿又教化学,但14个学生的工作量,还是力所能及的。

不得不说,教师也是普通人,时间精力所限,工作量超负荷,估计强如玛图尔,也未必能玩得转。

试想一下吧,如果玛图尔在中国,担任基层中小学校的任课老师,两个班级的工作量,每个班人数不算多,60人算标配,再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120个学生,每天的作业本堆在办公桌上,就会让她焦头烂额了。影片中的家访环节,若是走访60个学生家庭,走马观花也起码得一个多礼拜,而且是双腿灌铅,大脑昏昏沉沉停止了运转,还谈什么高效率的教育工作呢?

观看嗝嗝老师的心得体会(嗝嗝老师观后感)(5)

四、没有后顾之忧,每个教师都能创造奇迹

玛图尔出身中产家庭,有一个无限包容的母亲,这给了她成长必要的心理能量。父母离异,曾经和父亲多次争吵,但最终父亲被她感动,选择了和女儿和解,允许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家境不错,去学生家里家访,看到贫民窟的景象,觉得很诧异,简直大开眼界。甚至我们在看到玛图尔说出“没有坏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都觉得没有一点违和感。这也难怪,一部没有男主人公的电影,也看不出玛图尔最终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嫁人生孩子,或许平常人的柴米油盐婚姻家庭琐细,并没有给她带来困扰。教书二十五年后,玛图尔才会在桃李满天下学生们的掌声中,绽放出最温馨的微笑。

如果玛图尔背上15年的房贷呢?如果玛图尔本身就生活在贫民窟呢?如果玛图尔家中有个卧病在床的老妈呢?也许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观看嗝嗝老师的心得体会(嗝嗝老师观后感)(6)

看完了《嗝嗝老师》,我们为玛图尔老师的热情洋溢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羡慕说这是“别人家的老师”。事实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厚此薄彼,感叹印度的月亮就是圆。我们身边缺少玛图尔式的有情怀的老师吗?缺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教学上开动脑筋的老师吗?并不缺少,我们只是缺少玛图尔老师成长所需要的宽容有爱的大环境,缺少教师权益的护航保障而已。

所有忽视待遇环境成长空间的不同,而片面刻意强调“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都是耍流氓。

换句话来说,如果我们在教师待遇方面有所改善,教师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教师工作空间变得宽容,做好了这些基本工作,我们的教育,当然就可以焕发生机,变得朝气蓬勃更有希望起来。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END

原创文字,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