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8年高考语文阅读(高考语文130分的核心)

18年高考语文阅读(高考语文130分的核心)我安静地看着下面的学生。他们进入高中两年来,逐渐褪去了进校时的稚气,面庞上多了些成熟和对未来的向往。他们有梦想,对未来有期望,但是不够大胆。因为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班。有的学生成绩好点,大胆说起码110。更自信点的学生大声说道,120。这个时候教室里传来细微的嬉笑声,明显不相信有人可以考120分。

18年高考语文阅读(高考语文130分的核心)(1)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作为教师的光荣。

新高三的第一堂课,面对下面黑压压的学生,我有意识让学生树立这一年的奋斗目标。

我问学生,一年后,你们期望的语文分数是多少?

有的学生基础弱点,不够自信,说及格就行。

有的学生成绩好点,大胆说起码110。

更自信点的学生大声说道,120。

这个时候教室里传来细微的嬉笑声,明显不相信有人可以考120分。

因为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班。

我安静地看着下面的学生。他们进入高中两年来,逐渐褪去了进校时的稚气,面庞上多了些成熟和对未来的向往。他们有梦想,对未来有期望,但是不够大胆。

我说,你们相信我吗?

学生们集体安静下来,看着我。作为带了他们两年的班主任,我们朝夕相处,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相信”

学生齐声大喊。

“那我告诉你们,这一年,我会竭尽所能,让你们绝大部分同学的语文都能够上110,少部分同学上120,至少有几个尖子生上130。”

哇!!!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说,最最重要的,你们要把以前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持下去。

18年高考语文阅读(高考语文130分的核心)(2)

从高一开始,每年的寒暑假,我都给学生列一个书单。主要涉及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培养的方面,具体学科涉及到文史哲社科类。高中已经脱离了义务教育阶段,在阅读方面应该要有更高的要求。

以高一寒假所列书单为例:

一、古诗文

余冠英《诗经选注》

安德义《论语解读》

叶嘉莹《叶嘉莹说词》《宋词赏析》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唐宋词赏析》

吴楚材、吴调候《古文观止》

司马迁《史记》

刘义庆《世说新语》

张 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

李 昉《太平广记》

苏 轼《东坡志林》

纪 昀《阅微草堂笔记》

二、童话

法国圣埃克絮贝里《小王子》

英国 巴里《彼得•潘》

美国 E.B.怀特《夏洛的网》

荷兰凡•伊登《小约翰》

三、传记

林语堂《苏东坡传》

罗曼•罗兰《巨人三传》 林贤治《人间鲁迅》斯 通《凡高传》

茨威格《异端的权利》《人类群星闪耀时》

巴特利《维特根斯坦传》

四、散文

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张晓风《张晓风散文》

周国平《周国平散文》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林清玄《林清玄散文》

刘 墉《刘墉散文》

梭 罗《瓦尔登湖》

苇 岸《大地上的事情》

高尔泰《寻找家园》

李奥帕德《沙郡年纪》

伊凡克里玛《布拉格精神》

刘亮程 《风中的院门》

夏 榆《白天遇见黑暗》

鲍尔吉•原野《掌心化雪》 

史铁生《对话练习》《病隙碎笔》

李 锐《谁的人类》

李国文《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

祝 勇 重读大师(中国卷、外国卷)

马 原 阅读大师

百年人文随笔(中国卷 外国卷)

加缪西西弗的神话

五、诗歌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惠特曼《草叶集》

纪伯伦《沙与沫》

《朦胧诗选》

《顾城的诗》

《海子的诗》

《食指的诗》

《洛夫的诗》

六、小说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萧红《呼兰河传》

沈从文《边城》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倾城》《金锁记》

白先勇《孽子》、《永远的尹雪艳》等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杨显惠《夹边沟纪事》

尤凤伟《中国:1957》

韩少功《马桥词典》《爸爸爸》

阿城《棋王》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汪曾祺《汪曾祺小说选》

王小波《时代三部曲》

刘志钊《物质生活》

姜戎《狼图腾》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乔治奥威尔《1984》、《动物庄园》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卡夫卡《变形记》、《城堡》、《审判》

雨果《悲惨世界》、《九三年》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凯鲁雅克《在路上》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卡尔维诺《尖脚猫游戏》《树上的男爵》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川端康成《依豆的舞女》、《雪国》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七、评论类

李泽厚《美学三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徐葆耕《西方文学之旅》

余杰《火与冰》《铁屋中呐喊》

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祝 勇《我们对于饥饿的态度》

余 华《高潮》《内心之死》

张远山《告别五千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崔卫平《积极生活》《正义之前》

贺雄飞《风雨敲书窗》《守望灵魂》

傅国涌《追寻失去的传统》

陈丹青《退步集》《退步集续编》

谢有顺《活在真实中》

萧雪慧《独钓寒江雪》

林 达《一路走来一路读》《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历史深处的忧虑》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拒绝遗忘》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

八、励志类

奥格•曼狄诺《羊皮卷》

卡耐基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

李开复 《做最好的自己》

丁远峙 《方与圆》

18年高考语文阅读(高考语文130分的核心)(3)

以上这些作品与他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材所推荐的书籍不同,不是简读本,也不只是单一的名著类,而是原滋原味的名家原著。

读这些书有诸多好处,比较明显的有:

让学生有整本书的阅读体验,不再是从网络或是快餐文学上看到的只言片语。学生对著作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别人的理解,不用去拾人牙慧,而是在阅读中真正有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渐建立起来。

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教材中有限的知识,也绝不仅仅是考试要考察的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畅游知识的海洋,在前人的著作中逐渐完善个人的知识缺陷,进而在独立思考和选择中确立人生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思想史!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觉得很难。因为在这之前他们的老师大多推荐他们看得是中学生必读名著简写本,作者的很多原滋原味的有价值的东西被人为地删掉了。学生看到的东西只是编写者想要他们看见的东西。

很可惜,也很可怜。

学生在阅读某一本著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我鼓励他们结成学习小组去寻找答案。

我不会告诉他们“标准答案”,也不会给他们“参考答案”,但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去芜存菁、批驳、反思、探讨,竟然有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他班的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孩子思想深刻,看问题能够直抵核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真是不同寻常。

在阅读到一定量的时候,我鼓励他们写下来。

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的读书笔记写作竟然成为了我班上学生日渐感兴趣的一项工作。每个周一学生们都主动把读书笔记交给科代表。

每个周一也是我每周期待的一天,在批改学生读书笔记的时候,我能够发现很多闪光的地方。没想到坐在教室里那个小小的他(她),笔下竟然集聚了不小的能量。

陈炫伊读《史记》读得“走火入魔”,竟然在尝试用文言语体写读书笔记,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作评论。虽然字里行间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这种无畏的精神感染了我。我们在课堂上讲解的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知识点,不自觉地都运用在了读书笔记中。看她“正儿八经”地运用文言句式,看他精挑细选那些文言实词和虚词,你别说,还真像那么回事!

周晨曦比较喜欢散文类的文章,久而久之,她的笔端就有了灵动与端庄,读之令人掩卷沉思。加之她优秀的书写,历次语文统考,她的作文都会被其他改卷老师列为范文,在整个年级宣讲。这种鼓励,更加激励了她的笃行。

看着下面可爱的学生,我打心眼里认为这些都是可塑之才。我要做的不是灌输“死”的知识,而是引导他们进入语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发挥个人所长,精耕细作,自我教育,自然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当然,在考纲方面,我充分发挥钉子精神,深挖历年高考真题背后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在课堂上为学生做充分的讲解。学生们在这几年的广泛深入阅读中早已提升了理解力,我讲解起来往往事半功倍,自然也就轻松多了。

高三这一年,我的语文课都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在高一的时候,我就替学生长远考虑到高三了。所以从搞一开始,我带着他们阅读,其实也是为高考打基础。别人的高三只有一年,但是我们的“高三”是高中三年。

高考历次模拟考,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在整个年级都是遥遥领先,学生们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总结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对于高考越来越有期待。

高考成绩下来那天,群里沸腾了。

学生们纷纷给我报喜讯。

全班及格率百分之百,只有几个同学九十多分,大多数都在110以上,有不少同学上了120,周晨曦同学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卓越的写作才能上了130.

要知道今年贵州省状元的语文也才130分。

学生们的开心是我的开心。

学生们的幸福也是我的幸福。

愿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在更加广阔的舞台,在更加浩瀚的书海中搏击风浪。

18年高考语文阅读(高考语文130分的核心)(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