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书香之约(这场书香第一湾)
上海静安书香之约(这场书香第一湾)短短5年间,公司实现了年产值过亿。员工也从十几个人发展到数百名,厂房也扩充到近万平方米。而中国也叩开了世贸组织的大门,让范晔平团队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后来的20余年中,他每年派遣数十名广为员工奔赴世界各地参展、拜访客户和研发产品,同时有上百批世界各国的客户来到闵行实地考察,不断深化合作,实现共赢。企业要壮大,最主要的是产品质量和信誉。1999年夏天,公司出口给美国一个非常专业的大客户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为了确保质量并按合同交付,范晔平花高昂运费毅然空运了4个40英尺货柜的货物,赢得了客户的赞许,这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是新闵行区设立三十周年,也是吴泾镇撤二建一二十二周年,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丰富、生态环境日趋优美,还体现在市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和人文素养日益提高。近年来,吴泾镇持续推动和打造叶辛品读室、美慧树绘本馆、城市
时光不负奋斗者,我们企业在闵行发展多年,今年荣膺了上海市制造百强企业;我们为超过2500家客户提供云计算产品,期待为数字经济装上强大的引擎;我们正不断进行临床研究,正在造福肿瘤病人……书香满城关不住,文艺跨界惠民来。闵行区吴泾镇昨天举行的“潮起吴泾 书香润心”书香第一湾读书分享会上,吴泾奋斗者们与名家大咖共话闵行吴泾这座江边小镇的“蝶变”。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笔会副主席叶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秦文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杨绣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马尚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管继平,著名海派水墨人物 、动物画家奚文渊,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陈小培进行对谈分享与作品展示。
《九大寨》读书分享会中,叶辛、秦文君、杨绣丽、马尚龙四位作家结合自身经历与见闻,畅谈创作历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叶辛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他笔下的故事平凡但饱含真情,触动着一代人的情感。本次读书分享会不仅为读书爱好者提供了与文学、艺术大家直面交流的优质平台,更引领了吴泾全民阅读、书香满城的新风尚。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引导基层人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助力吴泾镇打造兼具优质教育资源、特色健康服务、文体惠民举措的高品质城镇。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进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正式发布,闵行区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作为闵行高校、科研院所、工业企业、重点园区的聚集地,吴泾镇不仅要服务于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肩负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责任。
今年是新闵行区设立三十周年,也是吴泾镇撤二建一二十二周年,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丰富、生态环境日趋优美,还体现在市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和人文素养日益提高。近年来,吴泾镇持续推动和打造叶辛品读室、美慧树绘本馆、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并将其融入到吴泾市民修身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涵养吴泾人民的书香气质,塑造吴泾整体的城市品格,为吴泾奋力谱写“南北统筹、三区联动的高品质科技时尚城”新篇章构筑坚实的思想文化之基。
200平方米厂房起家成为制造百强
上海广为电器集团董事长范晔平30年前来到闵行,在闵行塘湾南平村租了一个占地两百多平方米的厂房,没有鞭炮,更没有剪彩,上海广为电器工具厂就这样成立了。
企业要壮大,最主要的是产品质量和信誉。1999年夏天,公司出口给美国一个非常专业的大客户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为了确保质量并按合同交付,范晔平花高昂运费毅然空运了4个40英尺货柜的货物,赢得了客户的赞许,这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短短5年间,公司实现了年产值过亿。员工也从十几个人发展到数百名,厂房也扩充到近万平方米。而中国也叩开了世贸组织的大门,让范晔平团队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后来的20余年中,他每年派遣数十名广为员工奔赴世界各地参展、拜访客户和研发产品,同时有上百批世界各国的客户来到闵行实地考察,不断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时光不负奋斗者,经过了10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如今广为的产品在欧洲已经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并于2021年成为焊机全球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之一,“Greatway广为”的产品已走进了世界各地商超和专卖店。企业所在地吴泾完成了从昔日的化工重镇到如今科技时尚特色城镇的“泾彩”蝶变,紫竹也从当初的农田变成如今坐拥十几家全球五百强企业的国家级高新区,两所双一流高校、大零号湾的相继落成,为这里营造了浓郁的科创氛围。
借助区域整体发展,广为的人才梯队建设和智库储备迎来了全新的升级,更多技术人才的引进,让公司有能力完成并且正在对接更多国际高质量的技术项目。广为与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陆续达成产学研合作,开始向智能机器人焊接的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核心充电系统布局等发展,先后获得国家级、市级荣誉及奖项超100余项、近500项有效专利认证,并于今年荣膺上海市制造百强企业。
作为创始人和董事长,范晔平深感时代造就的机遇,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放出来的活力,打出来的市场”。范晔平创办了广为770创新工场,目标年龄覆盖7岁到70岁群体、以搭建人人都可以实现科创梦的创新摇篮为使命,为有志创业者提供发明创造的平台,为年轻学子打造寓教于乐的实践体验基地。范晔平说,愿意做科创事业的孵化者和坚守者,与吴泾一起,继续紧扣时代脉搏,让科创事业迸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浦江第一湾升起科技“云”
尤永康在2005年随着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来到紫竹高新区。刚毕业的他,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望。初到吴泾镇,感觉这里和市中心相比,少了点高楼大厦,少了些摩肩接踵,但是相对安静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加上两所顶级高校,让这里很适合做科研。
尤永康天天和同事们一起研究芯片里的黑科技——虚拟化技术。这个技术可以让一台计算机同时运行多个独立的操作系统,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很适合支撑海量的并发计算需求。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英特尔顺利地推出了世界上首款支持虚拟化技术的CPU,尤永康也凭借在项目中的贡献,获得了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CPU纪念牌,这块纪念牌现存于中国电子科技博物馆。
转眼十年过去,尤永康在闵行拥有了自己的家庭,紫竹高新区也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外资研发机构。当年一起并肩奋战的很多同事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有的去了互联网公司做高管、有的选择出国。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尤永康也有了自己的选择,决心和小伙伴们一同投身创业大潮,解决私有云难落地难使用的根本问题,打造一朵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私有云。
把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放在紫竹高新区,尤永康仅用半天就作了这个决定。一方面因为长期在此工作生活,紫竹已经是第二个家;其次高新区拥有专业的创业孵化团队,可以解决公司发展成立过程中的后顾之忧;第三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科研机构和人才,对于创业公司团队的长期稳定非常重要。公司的名字为什么叫做“云轴”呢?这是因为“云”代表了公司主要的产品方向是云计算。
两间办公室,十来个人,十多台电脑, 公司就这样起步了。凭借对云计算底层核心技术的独到理解和执着的精神,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2017年初就获得了阿里云领投的A轮融资,并发布了全新的商业产品,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2019年国庆节前夕,广东省高速公路收费站提出项目需求,要在广东省107个路段部署视频图像智能分析系统,其业务系统的底层需要使用云平台。整个项目有超过150台服务器,客户要求要在硬件到货的60天内完成所有云平台的部署,保证按时上线。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107个路段超过150个节点的部署,国内的大多数云厂商都望而却步。但云轴科技凭借着产品化程度高,快速部署、智能运维的优势,拿下了该项目。尤永康立刻组建团队制定实施计划:安排16人分成8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方向的路段;提前规划工勘现场,同时集中所有服务器提前将云平台批量部署完毕;发货到现场当天就完成安装,每人每天至少完成2个路段的交付。得益于周密的安排与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最终在10月31日前完成了所有边缘节点设施安装,在11月4日完成中心节点联合边缘节点调试,客户业务顺利上线,比承诺给客户的时间提前了整整1个月。
7年来,得益于营商环境年年提升,紫竹科学园、浦江第一湾、大零号湾等相关利好政策不断,尤永康和同事们一起甩开膀子放手干,公司实力不断壮大。如今,公司已经拥有两层5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员工500人,获得了知名机构的投资,并为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国地震台网、闵行区政务云、上海文广等超过2500家客户提供云计算产品,客户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尤永康团队期待云轴这朵科技之云不断变大,为数字经济装上强大的引擎。
在特色小镇研发抗肿瘤新药
吴泾,位于浦江第一湾的国家特色小镇,拥有两所令无数学子向往的全球知名高等学府——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大学毕业的周文波来到上海,进入到华师大工作,从此人生的轨迹成长和吴泾的发展规划,竟然跨越时空的界限巧合地交汇在一起。
当时的吴泾主要靠180、956和958路等公交以及换乘地铁出行、前往市区和商圈都不很方便,因此两校师生都经常戏称为“闵大荒”,每个人都是“拓荒者”。但在这得天独厚的滨江位置,横跨几个街区的两所高校却建立起了全上海最美丽的校园环境和研究设施,可见闵行区和吴泾镇政府对创新研究和产业转型的前瞻布局。那时也正是国内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的阶段,吴泾助力两所高校发展,也成为全球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
周文波当时加入了华师大生命医学研究所工作,萌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当时他一边工作一边复习,以一名硕士研究新生的身份重新进入华师大。来之不易的求学机遇让周文波倍感珍惜,入学后更是以一种非常忘我的状态投入到生命医学的研究中,抓住一切节假日和休息的机会阅读文献、设计课题,想尽快做出对社会有用的科研成果。也许吴泾“闵大荒”这份相对安静和谐的科研环境又或者是“拓荒者”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和临床学科成功跻身ESI全球前“1%”,而周文波也在这个过程中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位。
这些年虹梅南路高架和隧道相继通车,进出市区终于有了快车道。两校师生期盼已久的15号线也终于完成通车,与正在修建的23号线和5号线实现3轨交汇的主城区地铁网络,彻底改变了“闵大荒”的历史。商业配套也从吴泾步行街“一枝独秀”逐步发展到永德路商圈、宝龙广场、物美、永辉、紫竹等商业综合体,大大丰富了吴泾人民的娱乐与生活。更重要的是华师大、上海交大、紫竹高新科技园区、中航发动机等单位高科技人才纷纷安家落户吴泾,整个吴泾也变成周边能级最高的科技、时尚、宜居小镇。
周文波一直在生命医学领域从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都是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人做出来的创新药,这些新药也是临床病人翘首以盼的救命药品。2020年,周文波离开奋斗了10年的华师大开始创业,创立上海宇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是母校华师大正在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孵化,另一方面也是他对吴泾的情感上的不舍以及看好区域未来的发展,因此将公司选在了吴泾。
周文波在温度科技园建立了超50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场地,并吸引了多家上下游企业落户吴泾,促成了吴泾首个生物医药聚集产业园的形成。我们也在吴泾镇政府和母校华师大的帮助下,先后获得了团中央“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教育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以及人社部第一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等多项荣誉,走上了上海市和全国创新创业的舞台。公司产品也先后获得中国、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授权并进入到临床研究,正在造福肿瘤病人。公司累计已完成数亿元专业机构投资,原创的产品管线和全球顶尖的研发团队有望使公司在未来3-5年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业。
新闵行同龄人见证“泾”彩蝶变
1992年9月27日,闵行建区第二天,曹培呱呱坠地,成为见证历史的“闵行人”。那时,她所居住的塘湾镇和平村,道路都是土路,稍微宽一点的路也不是现在的柏油马路,而是水泥路。人们出行要么步行,要么骑自行车。30年后的吴泾,一条条马路宽敞又平坦,一条条公交线路经过家门口,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了。
或许是因为早产,曹培小时候身体不好,时常感冒发烧,成为当时村里卫生室的常客。如今,吴泾的医院多了,医疗水平提高了,看病方便了。家庭医生的普及让居民从出生就有专属的“医疗顾问”,在“家门口”就能就诊、配药。
曹培小时候,整个塘湾镇只有一所幼儿园——塘湾幼儿园。每个年级设三个班,小学是塘湾中心小学,也是每个年级三个班。
小学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操场,跑道是用煤渣铺的。小学毕业时,曹培所在学校搬迁重建,就是现在的景东小学。校园环境很美,师资力量也更加强大,教学水平在吴泾数一数二,是吴泾人民向往的学校之一。如今的吴泾,全镇已密布16所优质教育学校,每一所都有特色、都有说头。
2015年,曹培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先后在吴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
7年间,闵行的变化太大了,踏在吴泾的热土上,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记得儿时,同龄的一群孩子会到家门口的“臭河浜”里钓龙虾,男孩子们喜欢把鞭炮扔进去小河,炸开,一股难闻的气味袭来。这次回来,曹培惊奇地发现,曾经的“臭河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清澈的小河。原经过长期的河道整治,“臭河浜”早已旧貌换新颜,不仅臭味消失了,河道也拓宽了,周边还加了景观步道。熟悉的樱桃河岸上建了口袋公园,茶余饭后,附近居民在公园里跳跳广场舞,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再看看住房,村里面家家户户都有小别墅,庭院里种满了各式花草,一派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景象。在农服中心工作的这些年,曹培见证了吴泾的乡村振兴建设。和平村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新建村成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星火村等也正在积极创建闵行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更让曹培惊喜的是,塘湾村内建起了塘湾野生动物栖息地,在这里,你可以听鸟鸣,闻花香……
作者:祝越
编辑: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