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附中浙江有多少人报考(国美附中怎么进)
国美附中浙江有多少人报考(国美附中怎么进)1、对自己有要求,有职业规划的考生陈校长说他有时候问学生想报哪个系。大都回答“不知道”,“这就太悲哀了”校长感叹到,没有目标的追求就太盲目了,所以他告诫考生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提前了解,有条件的可以提前接触一些那个专业的知识,毕竟考试不是最终目的。美院提出的“三位一体”的举措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高水平人才,符合条件的浙江考生可以关注一下。
各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是美院创办的基础美术教学基地,各美院附中都是中国最具声望的中等美术学府之一。附中向来把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文化素养、创造性的开拓意识的高等艺术院校后备生作为办学宗旨,尤其重视对学生加强中国传统艺术素质的陶冶。多年以来,已培养学生无数,成为国内培养基础美术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不少人会觉得国美附中难考,不知道附中会招收什么样的学生,前一阵子国美附中的陈校长就发表了这么一段话,表达附中对于招生方面的一些意向:
1、对自己有要求,有职业规划的考生
陈校长说他有时候问学生想报哪个系。大都回答“不知道”,“这就太悲哀了”校长感叹到,没有目标的追求就太盲目了,所以他告诫考生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提前了解,有条件的可以提前接触一些那个专业的知识,毕竟考试不是最终目的。美院提出的“三位一体”的举措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高水平人才,符合条件的浙江考生可以关注一下。
2、视野宽广的,有情怀的,有社会担当的考生
现在很多国外的作品很注重关注社会现实,这种作品会与观者产生共鸣,在这一点上陈校长坦诚西方比我们做得好,他认为艺术家绝对不能闭门造车,而是应与社会多接触,关注社会现实也是教学的一部分,这是艺术家本身的责任。校长希望考生注重练笔和提炼素材,“往往生活中的东西才是最打动人的”。
3、文化课好的考生
基本上每隔两年美院的文化分都会上调一点点,这也是强调素质教育的体现,现在的社会共同认知是认为学艺术的成绩都很差的,这是误解。陈校长提到自己当年的文化课成绩是相当好的,所以尤为不能认同“只要专业好,文化课无所谓”的观点。文化课可以训练人的思维敏捷程度,提高认知能力,如果思维没有被打开,那么手头功夫再好也只能是画匠。所以考生不仅要注重专业技巧的训练,文化课也不能松懈。
可就算我们明确的知道附中的招生路线,成绩提不上去的话也是硬伤,课外的冲刺班质量又良萎不齐,花多少冤枉钱倒是次要的,就怕耽误孩子的时间,据小编一圈画室调查下来,要么是师资不行价格还高,要么就是师资可以,却漫天要价,学生又多,老师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人。
山望画室
对比了杭州数十家包含附中班的机构后,这里小编要着重表扬一下杭州山望画室,小班教学,国美附中老教师授课,价格却是行业里最低的,有需要的家长们可以了解一下,不需要自己再一个一个的试错了。
中国美院对素描基本功的要求
近年来美院的考试也在积极地做出调整,毕竟美院需要的是人才培养,素描上的趋势定为线性素描,以线造型,其实很多抹调子的东西是误解,陈校长说到有一年在上海看一个大型的苏联画展,一看,以前全误解了,以为背景都是慢慢涂,调子慢慢抹,其实不是,他们的背景都是直接刷出来的,而印刷品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说,其实调子只是一种感觉,素描最根本的东西是研究结构,研究造型,那种磨调子的东西会让人不注意结构和造型,另外,也没有了个人表达,个人表达是艺术家更为重要的东西。
中国美院对色彩的要求以及和中央美院的区别
而色彩,是中国美院与中央美院最大的区别,央美全盘苏化,国美则受欧洲印象派影响比较大,色彩就是研究光和色的东西,以国美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对色彩的要求注重调性,画面需要明确的色调和适当的光感,笔触和手法可以多样化,但决不能喧宾夺主,近年来很多考生仅仅关注笔法的“潇洒”,不顾整个画面,结果因小失大,这是不可取的。
什么样的考生入得了中国美院的法眼
有些老师感叹考生专业素质一年不如一年,陈校长认为这是两个方面引起的:一是之前提到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二是由于现在的学生信息量都很大,吸收得很快,但同时也会导致不脚踏实地,比如很多人花大量的时间在刷微博微信,聊天上面,这些平台都是十分好的,可是同学们往往忽略了一点:信息量并不等于手头功夫。那么针对这两点原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
首先,与应试教育相对的是素质教育,针对学艺术,陈校长提及动脑筋的重要性,他认为要去多看大师的东西,关注当代艺术动态,提高眼界,一张画有没有经过思考是十分明显的,大而扩之,不仅是一张画,更要对自己的艺术生涯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