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和管理(试论基础教育的)
浅谈教育和管理(试论基础教育的)(一)学生突出自管,重在养成良好习惯。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所以,从根子上讲,习惯决定命运。我们说教育的本质是改变,首先就得要改变学习习惯。对学生而言,应当着力养成以下良好学习习惯:刚才讲了,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管理的实质是维护秩序。在基础教育问题上,四位一体的每一类主体,都有参与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二)家长当“放开手脚”。现在的基础教育,几乎是多累、多输的局面。在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功利思想的主导下,每名家长嘴里念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紧箍咒,把自己和孩子牢牢套在里面。一边在起劲吆喝学生负担太重,一边又起劲地给孩子补报各类补习班。新东方、学而思等大型连锁教育机构,如超市般穿插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现在的学生,一放学有些甚至没放学,就被家长接去上补习班。上补习班的心态是什么?“开小灶”“吃小炒”!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比同龄、同班、同校、同届的学生都厉害!所以家长总是在不断报班,孩子
原创:渔夫
基础教育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涵盖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由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大要素共同构成。这四者,谁都不是局外人,谁都不能绕过去,而必须老老实实地把担子扛在肩上。
一、有序地“放”正所谓不破不立,在不偏离基本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大框架内,有序地“放”之于教育本身,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学生当“释放天性”。人的天性包括与之俱来的天生德性和后天逐渐养成的道德品性。孟子认为,人应当具备四种天性,亦称之为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不过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天性。笔者倒是认为,孩子身上的好奇心才是真正的、难能可贵的天性,应当充分地释放出来。爱因斯坦讲:“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爱因斯坦的好奇心让他发现了相对论,从把人类进一步推向了对未知世界的认识;苏格拉底一打坐,想了一下关于生老病死的问题,哲学就产生了;一个苹果掉下来砸在牛顿头上,围绕“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向上掉”的问题思考,一位划时代级的物理学家诞生了。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但向我们传达着同一个信息:保持好奇心,就是在保护人类的未来。可以讲,好奇心就是每名学生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也是教育土壤里长出金娃娃的那粒种子。弗吉尼亚.伍尔芙认为:“他人的眼睛是我们的监狱,他人的思想是我们的牢笼。”抓基础教育,最担忧的是给孩子的好奇心套上牢笼,安上枷锁,把孩子的好奇心给抓丢了,抓没了。怎么才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就孩子而言,应当多“动手做”,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多“动嘴问”,强调经验知识的重要性;多“动脑想”,强调理论与实践“自化”过程的重要性。从家长、老师角度看,孩子在提出一些我们认为荒唐怪诞、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最明智的做法是陪同孩子寻找答案,解开谜底,在过程中开启心智;最糟糕的做法是厌烦嫌弃、热嘲冷讽,在过程中塞兑闭门。只有做到了循循善诱,授之以渔,才能永葆孩子不竭的学习的动力和创造能力。
(二)家长当“放开手脚”。现在的基础教育,几乎是多累、多输的局面。在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功利思想的主导下,每名家长嘴里念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紧箍咒,把自己和孩子牢牢套在里面。一边在起劲吆喝学生负担太重,一边又起劲地给孩子补报各类补习班。新东方、学而思等大型连锁教育机构,如超市般穿插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现在的学生,一放学有些甚至没放学,就被家长接去上补习班。上补习班的心态是什么?“开小灶”“吃小炒”!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比同龄、同班、同校、同届的学生都厉害!所以家长总是在不断报班,孩子却总是在不断噘嘴。但真实情况是:报十个补习班,不如培养孩子一个兴趣点。儒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放在现代家庭教育来看已经完全变味了。不论是己所欲还是己所不欲,统统都要强加在孩子身上。最后结果必然是孩子喜欢的家长反对,家长喜欢的孩子抵触。就在这一老一少的拉锯战中,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早被消磨殆尽,只剩下无尽的煎熬。盼毕业、盼长大、盼离校、盼工作、盼自由的“五盼”心理在学生群体中十分严重。这种现象,恐怕天下家长或多或少都充当了推手,都应当反思一二。跳出“无底线下调起跑线”的怪圈,少人为设置各类条款框框,打破思维的禁锢,尽量放开手脚,让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可能比学几个单词、做几道数学题,远期意义重要得多。
(三)学校当“放大实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答案层出不穷。但我更倾向于一点:教育的本质是改变。粗线条地讲,先是改变个人的世界观,尔后才是个人参与改变世界的实践。受过教育的学生能够竭尽全力为我们国家、民族做点有益的贡献,就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那我们现在对于教育的定位是什么呢?恐怕分数比能力更重要,文凭比实力更重要,排名比学术更重要。更或者说,这些都不重要,找份体面像样、低劳高酬的工作才最最最重要!有几人敢说他不是这种育人观?在这样的育人观下又岂能人才辈出?不是灭自己威风长别人志气,在国际大赛中我们奖牌拿到手软,但世界级的大师却凤毛麟角,问题就出在这里!战略目标的偏离,导致整个家庭、社会都在忙着培养“工人”,都在忙着为下一代谋求“出路”,目的就是为手段辩解。基于这种目的,在基础教育上自然就会出现“前紧后松”“前硬后软”现象,这也才有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一流的大学里培养不出一流的大师?不难想象,如清华、北大一众心里想着要么远飞它国,要么联系一个好单位,找到一份好工作,谁还安心做学问?搞钻研?做贡献?从学校角度看,当排名与奖金挂钩之后,当职级与奖金挂钩之后,教育的本质就完全变味了。当老师的注意力从黑板教案上转移到排名奖金上时,恐怕我们全社会都要思考一下这个后果的严重性了。这能怨老师吗?能怨学校吗?能怨家长和学生吗?当然不能!连部队都开始实战化训练和教学了,基础教育不能总在尾巴上“吆鸭儿”吧?!
(四)社会当“开放大门”行业领域,不要搞那么烟囱,堆那么多壁垒。最怕的是一家独大的知识垄断、行业垄断和竞争垄断。如果这样,社会阶层固化问题就不得不摆在桌面上来讲了。而要打通社会各阶层流动性的渠道,拆掉行业壁垒烟囱就成为首选项。“一生万物”与“万物归一”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行业领域之间,只有专业上的差别,没有根源上的区别。规律性、基础性、通用性的知识在这个时候往往就体现出它“以无有入无间”的价值。举个例子:你懂得了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核心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那么你无论到了什么单位,这个基本的框架都会支撑着你,并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所以,没有必要把各个行业搞得那么神秘。现在流行“斜杠青年”的说法,我觉得,这是加快阶层流动性最生动的诠释,主动权毕竟还是应当掌握在自己手里,饭碗还得自己端牢才行。
二、精细地“管”刚才讲了,管理的本质是服务,管理的实质是维护秩序。在基础教育问题上,四位一体的每一类主体,都有参与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一)学生突出自管,重在养成良好习惯。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所以,从根子上讲,习惯决定命运。我们说教育的本质是改变,首先就得要改变学习习惯。对学生而言,应当着力养成以下良好学习习惯:
1.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习惯;
3.课堂中集中精力、认真做笔记的习惯;
4.先复习、后练习、再预习的习惯;
5.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数量作业的习惯;
6.全面进步不偏科的习惯;
7.主动学习的习惯;
8.举一反三,扩大思考外延的习惯。
当然,今天的目的不是专门讲学习习惯,这里也只是作一个借鉴,抛砖引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考分更重要,比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受益终生。钱钟书、陈寅恪两位文坛巨擘,都养成了随时做笔记的习惯,他们不但记忆力惊人,而且做下的笔记多达数百万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随时都要翻阅自己的笔记,真正实现了以他山之石攻玉的目标。说句大白话,现在的孩子智商都不比谁低,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差距就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如果这一点我们看不清,做不到,那么报再多的补习班兴趣班都没用,斜杠最终也就仅仅是一道斜杠而已。关于怎么制定学习计划,我想应该是因人而异,量体裁衣,没有定论。但有个基本边界:复习与预习相结合、作业与资料相结合、时限与题量相结合、学习与锻炼相结合、兴趣与动手相结合。只要做到了上面“五个结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孩子必定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家长突出直管,重在培塑良好品行。“子不教,父之过”。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家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但缺乏为之付出努力的具体实践。荀子讲:“善为人师者,既美其言,又慎其行。”反观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家长,作为孩子最直接、最初期、最长久的老师,在家庭管理教育中,语言妥当否?行为妥当否?孩子认可否?“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对于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黑白、曲直,每个人的内心感受是大致相同的。尽管有个体差异,但大方向肯定是趋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首动听的名曲,不论源自哪个国家,当旋律一起,美妙的音乐在空气中弥散开来,那么在场受众的心理感受都是同样舒服的。所以老子讲:“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对于家庭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德育的培塑,是品行的培塑。说得再直白点,就是“家教”的培养。而要强化德育培塑,父母无疑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管理者。在这个问题上,做家长的,绝对不能当“甩手掌柜”,绝对不能“甩锅脱钩”。孩子品行、德性地养成,尽管有外部环境影响,但根子还在家庭里。如果家庭教育中从未将培塑一名什么德性的孩子纳入规划之中、计划之内,孩子长大后十之八九在操行上是不尽人意的。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家庭、父母把培育孩子品行的这副担子挑起来。如果非要立个榜样,非梁启超一家莫属。“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样的育人成绩,放在任何时代,都是独树一帜、光彩照人的。
(三)学校突出监管,重在传授良好方法。就教育这个主体而言,学校更多扮演的是代管角色,主体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知识,做学问,除了被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方法了,也就是桥船问题。毫不夸张地讲,得方法者,得天下。这是普遍意义上的泛指,也是同一对象的专指。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老人家主张:教育这个问题,不到学生用尽全力仍然无解时,先不要开导他;不到学生心有口无难以为继的时候,先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一个学生不会举一反三,就没必要再往下进行了。怎么样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怎么样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怎么样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弄通悟透?怎么样最大限度地深入浅出?怎么样最大限度地举一反三?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部门,都应该好好去研究一下这个教学方法问题了。其实没有想像中那么难:教材是统一的,时间是统一的,标准是统一的,难度是等高的,剩下就两个关键因素了: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前面我们已经解决了学生怎么学的问题,现在只剩下老师怎么教了。这个地方只能提些建议,仅供参考:1.统一基本讲义。老师上课,是要循讲义脉络来的,当然也有天马行空者,但不适合基础教育类的学生群体。既然教材标准一致、考核评估一致,为什么不能把基本讲义统一起来?我不知道全国学校或教育部门有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以类教材的形式统一不同年级、不同课目的教学讲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成为所有老师的“基本经”。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全国教学标准的统一,防止同科教学上五花八门,各自为战。2.建立学生评估档案。通常,一个班级设有35--45名学生,而一名老师最优带学数量是7人左右。面对基数较大的学生,一味采取“撒胡椒面”式教学,很难有高质量、高产出。真正有效的办法,是把“学生评估档案”制度引入教学过程。具体讲:就是为每名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情况评估档案,一人一案,一科一案。主要围绕学生单科目“弱项短板、原因病灶、改进方法、配套措施”进行详细梳理,随机填写。定期将评估档案情况向学生家长单对单通报,互通情况,共享信息,共同助力解决问题。当然,这种方法最大的障碍是工作量大,老师时间紧,需要强烈的事业心作支撑。3.建立教法库和教案库。至少以学校为单位,建立教法库和教案库。目的就是集思广益,博众所长,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以及不同科目的特点、难点、堵点,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研究制定出实用管用的小教法、小战法、小招法,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教法推广,真正让教学工作入心入脑,取得实效。
(四)社会突出共管,重在树立良好风气。在基础教育领域里,社会又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呢?我觉得,社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纯正风气,净化空气,给学生一片可以呼吸的天空。对学生来讲,走出家门即社会,走出校门亦即社会。如同鸟儿一扑凌翅膀,外面就是无垠的天空,这是改变不了的现实。社会是大染缸,染苍则苍,染黄则黄,“水质”问题也自然就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公平是对所有社会个体最大的保护。“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打破阶层固化的最大力量,就是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很幸运,我们正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但也要清醒看到,这种公平正义洪流之中,也还有小股逆流,还有为富、为权者凌驾于公平正义之上的个别现象。倡导诚信和善的社会风气,我们是礼仪之邦,历来主张“仁义礼智信”,这也是我中华民族伟大美德。不过我们也得谨慎地看到:随着生存成本的不断提升,人们竞争日益激烈,“仁义礼智信”的高山出现滑坡现象也客观存在。纨绔子弟和公知大V随意抵毁着祖国人民,毒奶粉毒食品毒药品危害全民健康,戾气横飞的渣人动辄砍杀无辜生命,路见不平者被暴毙于风雪之中…等等,这些给了学生什么样的导向?“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民法典》的颁布施行,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了这种问题,但更多地是要求人们“不应该干什么”。唯有全民莫不知、莫不行“应该干什么”时,社会风气才能真正清澈润心。倡导团结上进的社会风气。14亿中国人一旦齐拉一弓、共射一箭,那世界上是没有力量可以阻挡的。但这终究是个梦想,不团结,至少不是很团结,是我们的劣根性。只有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们才能真正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黑格尔讲:“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未向历史汲取教训。加快推进全民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快推进全民爱国主义教育,加快推进全国团结奋进教育,是时候应该以立法的形式亮相了。
三、抓好基础教育应处理好几对关系(一)处理好德育与他育的关系。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追求目标。“德才兼备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无论什么时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摆在首位,作为日常考评和结业评价的硬杠杠、硬指标,要让德育教育这个“软科目”硬起来。这里我们讲德育教育,不是简单理解为设一门课程,学两门理论,搞几次考核。而是要从低年级起,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围绕塑造“合格公民 优秀学生 新时代接班人”宏观目标,修订完善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始终以“仁义礼智信”为基底,以忠诚勇敢、勤奋笃学、崇德向善为边界,扎牢德育教育的笼子,最大限度防止失范失德问题发生。最终目标是让无德之人出不了校,毕不了业,拿不了证。
(二)处理好能力与文凭的关系。教学过程中,适当弱化对分数、排名的单极追求,边缘化“唯成绩论”“唯分数论”;更加提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以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既要着眼培养成绩卓越的高级知识分子,更要培养具有实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可能大家有个共同感受:现在人均学历提高了,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创造能力却降低了。与前些年代相比,同级别学历的含金量明显缩水。这个问题,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共同关注才行。与其在文凭上搞花拳绣腿,不如脚踏实地在实干中考察识别人才。只有做到任人唯能,才能真正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解决好能力与文凭倒挂的问题。
(三)处理好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家庭与学校应该是守望相助、同向发力的,但在实际磨合中,因为观念理念不同、关切重心不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甚至对立的现象。比如,站在老师角度看,请家长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从家长角度看,我自己辛苦劳累一天了,回到家里还要陪孩子完成作业,相当于重读一次书,心里就会有抵触情绪。又如,因为学校和家庭沟通不及时、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孩子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要么是家长不知情,要么是老师作为不够、方式不对,最后导致学生走了极端,实在令人心痛。再如,关于对孩子在校期间违规违纪惩戒问题,因为老师、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对事件的性质、惩戒的轻重理解不一致,“因惩致闹”也不在少数。客观地讲,家长把学生送入学校,作为委托监管方的学校,理所当然应该对每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安全负全责。但是,学校也不是万能的,加之学风流弊,学生不尊重老师、老师不真爱学生的现象客观存在。把学生作为第三方,用金钱换取知识技能的味道反而浓了。《庄子.秋水》言:“以差观之,以其大者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以其小者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教与学、校与家,两者关系的金钱化、市场化、庸俗化,必然导致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问题上各执一端,难以同心。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AB面,二者缺一不可。从这个角度讲,双方都应该虚怀空杯,上前一步,真正从对立面走向正立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双层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