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学习生活介绍(我的小学学习生活)
小学的学习生活介绍(我的小学学习生活)经历了东北到西北的迁移,我始终觉得东北比西北好,东北虽然冬天冷,但哪里有山、有水,人豪爽、热情、善言,特别是东北人比较讲究吃;这与西北有很大区别,西北一片黄土高原,沟壑密布,大多数人省吃俭用,在牙缝中讨生计,人倔强、刚烈、少言,这只是自己的认识,中间可能夹杂有在那里成长的因素。
我是1977年在黑龙江依兰县迎兰(现在的迎兰朝鲜族乡)上的小学,由于不是入学季,直接上的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由于没有学拼音,再加之在东北长大,说话发音有点大舌头,虽然考试名次领先,但汉字注音题老出错,为了打牢基础,又重新上了一年级,理所当然成绩非常好,特别是数学口算,老师出题,我立即可以报上答案;上二年级的时候,父母工作调动,举家迁回渭南,我随之转入渭南解放路小学上学,由于语言有差异(那时没有普及普通话),上课老师讲的我一句也听不懂,我的东北口音也会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和关注;在渭南短短几个月后,又随父母工作调整前往合阳县,我也转学进入合阳县西街小学学习,记得刚到西街小学是小学年级的第二学期,同样经历了语言不通,到后来的满口陕西方言,随着方言的适应,我的成绩又进入年级前三名。
在学校生活中都有很多趣事和新感知,我也不例外。
在东北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学校离松花江不足200米,所以放学后经常去江边,春季看开江、夏季看涨水、冬季看封江,无论开江、涨水、封江都非常壮观;开江时看的是冰的开裂、膨胀,江水将巨大的冰块推向岸边,同时发出剧烈的碰撞声,有时流动的冰块上还会看到开江前没来得及逃离冰面的动物,我就看到过狗熊;江开后,岸边全是巨大的冰块,人们开始在冰块下找寻被冻在冰里的鱼,发现鱼后撬开冰块、拿出鱼,这样的鱼解化后相当新鲜,相当美味。涨水时也相当刺激,洪水咆哮着,携带着上游原始森林被冲下的大树,这时就会有水性好、胆子大的人下水捞木材,听说这个过程是相当危险和费体力的,由于木材十分大,捞树人只能伴树游,慢慢的改变树的流向,最终靠在岸边,再想办法拉回家中;封江主要看流冰,流冰六、七天,随着持续低温,会在不经意间宁静、冻结,几天后,江上就可以过载重汽车了,步行的也会在镜面般的江上行走了。
在陕西上小学的时候最有趣的就是方言了,这也给我带来很多笑话。合阳最有特色的方言是:狼、墙、炕、婆,合阳的发音时:luo(猡)、que(埆)、pei(柸)、nue(虐),这些方言我好多年后才知道什么意思;特别是luo(猡),同学们给我说这东西很厉害,偷小孩、偷家畜、吃人,这让我紧张、害怕了好几年。
经历了东北到西北的迁移,我始终觉得东北比西北好,东北虽然冬天冷,但哪里有山、有水,人豪爽、热情、善言,特别是东北人比较讲究吃;这与西北有很大区别,西北一片黄土高原,沟壑密布,大多数人省吃俭用,在牙缝中讨生计,人倔强、刚烈、少言,这只是自己的认识,中间可能夹杂有在那里成长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