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中学生该如何学习(双减后学校如何)
双减之后中学生该如何学习(双减后学校如何)“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只是两个“对己方位置不利”的棋子,妨碍其他棋子发挥作用,要被腾挪开,其最终目的是腾开道路,赢得全局。腾挪本是个围棋术语,是指围棋对局中,对方某个棋子对己方位置不利,妨碍己方别的棋子发挥作用,这时可以采取各种强制手段,不失步数地及时挪开这只碍事的棋子,腾开道路,以发挥友邻棋子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如果因为“教育”,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这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违背了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看起来,“双减”减的是过重的作业负担,但向深处想,“双减”绝不简单是作业那点事。不要以为作业问题解决了,教育就万事大吉。我个人以为,“双减”,其实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一次时空腾挪。这样的腾挪是“不碰硬、巧转身、换思路,开新局。”
2021年7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剑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问题。
雷响雨到,半年来,力度之大,反应之快,成效之显,是罕见的。这让我们看到“双减”在行动的信心与决心 也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对教育有了新的期许。
这次“双减”体现出问题导向、学生立场、系统解决,折射出国家顶层设计的精准、深入和智慧,让教育改革找准了抓手,找准了脉搏,找准了切口。以往许多教育改革是在大而宏观上做文章,而且没有直接顾及到学生问题,这次直指学生过重负担问题。
作业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机械、无效,重复性、惩罚性、超标性作业严重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诱发许多问题,比如近视、厌学、抑郁以及突发事件等。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如果因为“教育”,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这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违背了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
看起来,“双减”减的是过重的作业负担,但向深处想,“双减”绝不简单是作业那点事。不要以为作业问题解决了,教育就万事大吉。
我个人以为,“双减”,其实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一次时空腾挪。这样的腾挪是“不碰硬、巧转身、换思路,开新局。”
腾挪本是个围棋术语,是指围棋对局中,对方某个棋子对己方位置不利,妨碍己方别的棋子发挥作用,这时可以采取各种强制手段,不失步数地及时挪开这只碍事的棋子,腾开道路,以发挥友邻棋子的作用。
“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只是两个“对己方位置不利”的棋子,妨碍其他棋子发挥作用,要被腾挪开,其最终目的是腾开道路,赢得全局。
如何腾开道路,赢得全局?
“双减”文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因此,“双减”是要把过重的作业负担“腾”出去,留下有充裕时间和空间的“学生成长道路”,赢得“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全局。
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自由即时空,学生如果没有时间、空间的自由,就不会有真正的兴趣和爱好,也根本谈不上他们的生动活泼发展、快乐健康成长。有了时间和空间,才有可能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诸如科普、文体、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挪”进来,才能赢得高质量的教育。
如果时空一旦被过度挤压、限制,那么,长出来的就是“盆景”,固然可能会精致,但失去了自我,只能欣赏,难以成才。
我们深知,近几年来,教育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家长焦虑,教育内卷,学校主体地位弱化。不好的东西不会主动“腾”开去,好的东西也无法能够“挪”进来,所以才会有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双减”。
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次“双减”工作如“推土机”和“清道夫”,要把最不利于教育的过重的学生负担给清理掉。“减”是第一步,“增”必然是下一步。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或停留在作业的问题上,如果没有全面的育人观,单纯解决作业问题,也并不意味着学生过重的负担能降下来。
“双减”如何为学生成长
腾挪时间与空间?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对应的是还学生成长以时间。
“双减”文件明确而具体: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作业少了,负担轻了,时间多了。时间对应生命的长度。
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对应的是还学生成长以空间。
文件虽然没有明说,但我的理解是,当学生成长每天都是围绕学校、家、培训机构这样三点一线而生活着,他们的成长空间是“线”型的,很单薄,没有了面”和“体”,怎么成长为饱满、立体的人呢?
中国教育的传统都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观世界,怎有世界观?如果我们的学生周一至周五在学校学习,周六、周日还是在培训机构那样培训着,那孩子们的未来将薄如蝉翼,禁得起谁来拆?他们是鲜活的生命,不是学习的机器。
人的成长不是你获得了什么,而是你经历了什么,而“经历”首先是不同空间的位移和转换。空间对应生命的厚度。
当时间和空间有了,学校为主体的作用发挥可能性也就多了,时间和空间腾挪出来了,学校才可能,也必须要有所为。
“双减”后,学校如何时空腾挪?
我想从我们书包“减肥”的故事说起。2021年9月份,艾瑞德1300名小学生书包换新,相比以前而言,书包除了按照年级的文化色配备外,全部“减肥”缩小。
我们根据2018年5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小学书包卫生要求》中的书包的主要尺寸及学生身高适用范围、学生背负的书包重量不超过学生体重的10%等要求,严格称重小学生每一本书,提出了艾瑞德1-6年学生书包的尺寸大小及重量。
比如,一年级学生平均身高123.5cm,平均体重23.5kg,因此学生书包总重量应≤2.35kg,规范后,一年级书包总重量约为1.05kg;四年级学生平均身高142.95cm,平均体重34.05kg,因此学生书包总重量应≤3.4kg,规范后,四年级学生书包总重约1.53kg。
书包“减肥”是向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发出的一个信号:书包轻了,学生的负担就得轻了,为“双减”引弦拉弓。
从时间方面入手,我们从四个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尝试:一是动课程,二是动作业,三是动课堂,四是动评价。
课程为“时间”引流。课程是学校的“基本法”,课程不动,“双减”是改不动的。我们重新打破传统课程,将课程设置为基础性课程、定向课程、校本课程、素养课程等等。
首先改变所谓的主科、副科之说,我甚至刻意而为之,在每次表述课程时,把音体美、心理、劳动等放在语数外之前。课程对应着作业,有什么样的课程才会延伸出什么样的作业,作业改革也就会自然而然了。
作业为“时间”加温。我们根据“双减”精神,减少书面作业,增加动手实践作业、主题探究性作业、跨学科作业、创想性作业等,减少“写”的单调,增加“做”的兴趣。仅以近几年我校国庆假期特色作业为例:
2018年主题为“创造向未来”,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打通融合;
2019年主题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一年级为“中国高度”,二年级为“中国跨度”,三年级为“中国广度”,四年级为“中国深度”,五年级为“中国速度”,六年级为“中国精度”;
2020年主题为“迎中秋国庆,向祖国致敬”,一年级为“华夏安”,二年级为“秋月思”,三年级为“劳动荣”,四年级为“丰收时”,五年级为“勤俭美”,六年级为“报国行”;
2021年主题为“理想照亮未来”,一二年级为“妈妈教我一支歌”,三年级为“可爱的中国”,四年级为“祖国不会忘记”,五六年级为“百年正青春”。
另外,我始终认为,作业中的人性问题没有被重视,作业是师生之间“关系 联系”的桥梁,而不是教师惩罚孩子的工具。对教育而言,低级逻辑是课程和教学,高阶思维是爱与文化。
课堂为“时间”增质。课堂教学是关键,我们坚持自然生长课堂五要素:基于关系的相遇与对话,基于自主的探索与发现,基于合作的互动与体验,基于理解的分享与表达,基于发展的激励与评价,这是我们的课堂文化。
基于此,我们大胆尝试走班教学和学生“小先生制”,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学起来,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高质量,学生才会轻负担,但很多时候是,堤内损失堤外补,课堂不够,作业来凑,学生负担自然会加重。
评价为“时间”保底。在评价上,我们尝试“学分制”评价学生。每学期根据基础学分、绩点学分和奖励学分三个板块来综合评价。其目的就是要老师不用一张试卷、一个分数来衡量学生。为何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还是评价出问题了,传统的作业指向的就是分数,刷题就能刷出成绩。
如果评价制度变了,刷题无效了或者比重降低了,自然作业量也就下来了,也会把学生的时间引导到其他方面了。
从空间方面入手,我们也做了四个方面的探索与尝试。一是开发二十四节气综合活动课程,二是设立“六个一”研学主题课程,三是强化劳动教育,四是丰富拓展课程。
二十四节气综合活动课程,让“空间”超越边界。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曾说过“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并提出二十四节气综合活动课程,我们觉得非常好,就结合实际开发学校二十四节气综合活动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贯穿学校活动课程。它指向的是打破教室、学校边界的活动学习,包含田园劳动、研学旅行、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等。它对应自然,将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孩子的生命成长紧紧结合在一起,拓展学习场域,突出以实践为主。
顾明远先生说“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活动会让学习的空间多元化,尤其是我们学校300亩的田园校区更是走向大自然的最好去处,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大自然是孩子成长的教师。
“六个一”研学主题课程,让“空间”见证成长。以世界为课堂,引山水入胸膛。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独具特点的学生研学主题课程,这纳入到我们正常的教学时间中,而非节假日时间。
“六个一”为:一年级露过一次营、二年级穿过一条谷、三年级经过一种爱,四年级访过一座城,五年级蹚过一条河,六年级翻过一座山。当然,研学课程远远不止这些,“六个一”是孩子六年成长鲜明的符号和记号。
我们学校学生六年级毕业证书是我带着他们在山上发的,小学六年毕业了,也相当于翻过一座小山,重新开启新的生活。山东的泰山、河南的亚武山和鸡公山都留下了我们毕业生的脚印和身影。
“四园联动”劳动教育,让“空间”融通五育。“四园联动”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一张特色名片,曾获得2021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试点学校、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40个典型案例之一、全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优秀案例之一。
校园、田园、家园、社园的场域构建,让我们的劳动教育在真情实景中真抓实干,达成真心实意。用劳动教育来扯动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丰富的拓展课程,让“空间”塑造可能。每次和学生聊天,学生喜欢学校的理由中总会有“学校很多拓展课”。
64门拓展课程和16个学校社团在每星期二、星期四下午成了不一样的风景,走班、跨龄、融合,唱着、跳着、舞着、画着、拉着等,千姿百态,不一而足,每一个学生都是美丽的不同。
放学了,看着学生手里拎的、怀中抱的、背上背的,我感慨万千,艾瑞德学生背的不仅仅是书包,还有游泳包、高尔夫包、乒乓球包等,孩子身上每多一个包,就多了一个喜爱学校的理由,就多一个成长的可能。
因此,会劳动、会游泳、会演讲、会写作、会旅行、会一门乐器的艾瑞德“六会”儿童才蹦蹦跳跳地向我们走来。
“双减”当下,有人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而我却认为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对学生而言,当他们有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会有自己的梦想;
对家庭而言,当教育轻装上阵、不被裹挟,自己的孩子才是自己的孩子,不去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去除了鸡飞狗跳,恢复了母慈子孝;
对国家而言,这才是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这才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作者 | 李建华,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