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单丢了还能补办吗(年年提醒年年丢)
高考成绩单丢了还能补办吗(年年提醒年年丢)考生要注意科学饮食,注重营养搭配,多食用清淡营养食品,少食油腻和生冷食品,不食用卤味熟食、凉菜冷食、不洁食品、过期食品,不喝生水和散装冷饮,忌暴饮暴食。注重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洗手消毒,疫情防控期间不扎堆用餐。提倡分餐和公勺公筷。特别提醒的是,目前我国未批准 “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家长和考生不要轻信购买市面上所谓声称“补脑”功能的保健食品或其他食品。家庭制作食物的,制作前应确认食材新鲜、无变质、洗净,烹制时应烧熟煮透,生熟分开,不食用各种凉菜、卤菜、四季豆、发芽土豆、黄花菜、野生蘑菇等高风险食品。家长送餐请尽量缩短送餐时间,制作好的食物到食用时间间隔不能超过2小时。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三考”临近 不食用凉菜、四季豆、野生蘑菇等高风险食品高考、中考、会考(以下简称“三考”)日益临近,考试期间正值气温升高、食物中毒易发高发时期和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切实保障“三考”期间考生饮食安
2020年,湖南省共有53.1万名考生参加高考。根据规定,考生须凭身份证和准考证才能进入考场。在这蓄势待发的关键时刻,身份证不慎遗失怎么办?别怕,湖南公安来了!
6月24日,湖南省公安厅开通高考考生身份证补办加急“绿色通道”,携手湖南邮政高效寄递、次日送达,共同为三湘学子保驾护航。不慎丢失身份证的考生可在“湖南公安服务平台”申报身份证补办,由省公安厅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交付邮政速递部门,寄送给急需用证的考生,确保考生在考前拿到补办的身份证,安心参加高考。全省公安机关涉及身份证补办受理、核验、审批、制证、寄递等各环节的数千名民警郑重承诺:3个工作日内完成高考考生身份证补办流程,对于极个别情况的考生,公安机关可以在24小时内帮其办理身份证。
临近高考,考生们备受关注
除开身份证,还有哪些需要注意?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三考”临近 不食用凉菜、四季豆、野生蘑菇等高风险食品
高考、中考、会考(以下简称“三考”)日益临近,考试期间正值气温升高、食物中毒易发高发时期和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切实保障“三考”期间考生饮食安全,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将对学校及校外供餐单位加强监管,要求其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要求,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对于家长和考生,省市场监管局建议,尽量在学校食堂或者家中用餐,外出就餐应到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就餐,餐后索要发票或收据,不在流动摊贩、露天摊点用餐。购买食品时,应到具备相应资质、贮存条件较好的正规商场和超市,选择标识清楚、包装完整、感官正常、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谨慎选择网络订餐外卖食品。
家庭制作食物的,制作前应确认食材新鲜、无变质、洗净,烹制时应烧熟煮透,生熟分开,不食用各种凉菜、卤菜、四季豆、发芽土豆、黄花菜、野生蘑菇等高风险食品。家长送餐请尽量缩短送餐时间,制作好的食物到食用时间间隔不能超过2小时。
考生要注意科学饮食,注重营养搭配,多食用清淡营养食品,少食油腻和生冷食品,不食用卤味熟食、凉菜冷食、不洁食品、过期食品,不喝生水和散装冷饮,忌暴饮暴食。注重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洗手消毒,疫情防控期间不扎堆用餐。提倡分餐和公勺公筷。特别提醒的是,目前我国未批准 “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家长和考生不要轻信购买市面上所谓声称“补脑”功能的保健食品或其他食品。
如发现有违反《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家长和考生可立即向当地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举报。
高考在即,这10个骗局要注意,考生和家长千万别上当!
2020年的高考越来越近,一些诈骗分子又开始“蠢蠢欲动”!有备无患,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常见骗局吧!
卖“高考真题”
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钓鱼网站上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还有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的。有的不法分子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
2018年高考前夕,呼和浩特市警方破获一起贩卖所谓“高考试题”案件。据悉,有人以“某某考神”“某某教育”为QQ名,建立了“2018高考内部押题”等大量QQ群组,大肆宣传以每套300元的价格出售高考原题,并保证“每科一半真题”“6月6号上午6点拿到高考真题,下午5点准时发出”。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办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戴某某抓获。经过审讯,犯罪嫌疑人戴某某对其诈骗行为供认不讳。戴某某交代,所谓的高考真题,实际上是以每套200元的价格在网上购买的一套高考模拟试卷。
警方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相信所谓的提前拿到高考真题和答案。在网上购买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都是骗子发布的虚假信息。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切勿尝试。
卖作弊设备
此类骗局中,骗子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
警方表示,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
网络谣言
“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考点:一中,考场:013,座号:11,准考证号:204101311,13xxxx。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扩散!扩散!!!”
有没有觉得这条消息很眼熟?好像在朋友圈看到过?
每年高考开考当日,网上都会流传××考生准考证丢失的信息。广大网民看到后替考生着急,迅速在群内和朋友圈转发,短时间形成影响范围较大的舆情。事件发生后,教育部门迅速核实发现有的考生根本没丢失证件,有的信息完全匹配不上,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虚假信息。公安机关也证实所留手机号一般都是诈骗电话。诈骗分子虚构情景骗取社会善良。若有好心人按照电话号码回拨,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就可能掉入吸费陷阱。
提前查询考分
此类骗局中,骗子利用家长“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价格又不贵,上当的人还不在少数。具体操作手法为,高考结束后,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500元至1000元的价格查询分数。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可花钱更改高考成绩
每年高考后便有考生和家长经熟人介绍或网上获悉,得以认识能通过“黑客”进入高招办系统的高人,修改高考成绩,同时索要高价“服务费”,学生们就能得到满意的成绩。
2015年高考结束后,南京市秦淮区警方发现辖区内出现以改分数为诱饵的诈骗案件。家住秦淮区的张女士与刘先生就被骗走了近万元。后经警方侦破,嫌疑人张某交代,其在网上以“黑客”身份发布信息,号称可以修改高考、大学考试成绩,并向受害人索要数千到数万元不等的“服务费”,这几年年年都有人上当。
警方提醒,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也行不通。因为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通过网络公布后,考试院会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匹配,网站均设立严密的防黑客病毒攻击系统。
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警方提醒,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
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教育部门和学校官方发布的官方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及时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机票改签、退票诈骗
很多考生高考结束后,父母都会支持孩子出去旅游放松一下。暑期也是出行高峰,一旦收到“飞机故障、行程延误或取消,需要拨打退票电话进行改签或退票”时,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一旦按照短信中的联系方式退改签,很可能被骗输入“验证码”,将自己卡内的钱转给骗子。
警方提醒,接到航空公司短信或电话称航班已取消时,不要拨打短信上提供的电话,应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询。
刷单兼职诈骗
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会选择在暑期兼职勤工俭学。“网上刷单,足不出户就能赚大钱!”这往往能吸引到不少学生。
警方提醒,“刷单兼职”十有八九都是骗局,诈骗分子一开始往往给一些报酬,待事主深信不疑后,诱骗其不断刷单,不再返还本金和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