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图式论对英语学习有何启发(论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启示)
英语图式论对英语学习有何启发(论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启示)Abstract: Schema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ema theory briefly. After that it focuses on the schema theory model of reading and the role of schema theory in the procedur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as well as explores its enlightenment to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Hubei Water Resources Te
许俊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图式理论的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图式理论阅读模式及其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以及探讨了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图式理论;阅读模式;作用;启示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On Enlightenment of Schema Theory o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Xu Jun
(Hubei Water Resource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Schema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ema theory briefly. After that it focuses on the schema theory model of reading and the role of schema theory in the procedur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as well as explores its enlightenment to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Key words: Schema Theory; Model of Reading; Role; Enlightenment
引言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对阅读理解问题的探讨已不仅仅停留在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阅读技巧这一层次上,如何深入探究整个理解过程,以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摸索出一套对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的更有效的对策,这一研究已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更多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以期对目前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和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理论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图式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Kant)在1781年首先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纯概念的东西,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 Bartlett)又对“图式”进行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图式慨念指的是“对过去的反应和体验的积极的组合”。剧此,他提出了用于研究阅读心理的图式概念,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他提出了图式用于语言理解的基本原则,即:借助从记忆中激活的知识结构来填补文章中未表述的细节,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心理学家Jean Piaget 则把图式看作包含动作结构和运思结构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介物,并主张“图式是认知或智能结构,人们借助这些结构来适应和组织环境”。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Rumelhart)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图式理论。他认为图式是一组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了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Cook 把图式描述为人们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称“背景知识”,即人脑长期记忆中对世界的认知。Carrel和Eisterhold把图式定义为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即背景知识)的构架。Eysenck 和Keane认为:图式是组织我们感知世界的内在结构。虽然这些定义表述各不相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图式输入并存储在头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认识,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实际上,图式的实质就是一种记忆结构,它既包括语言、文化、民俗等其它领域的知识,也包括已形成的神经反应模式。反应具有多层次性,大的图式中含有诸多小的图式,它们相互联系。
根据图式理论,图式是一种抽象的包含着空位的知识结构,它的每一组成部分为一个空位。同时,图式又是相对固定的,表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用以填补空位的内容,不一定来自话语信息,而有可能是说话人或听话人自己提供的。当有足够的具体事例填充图式的空位时,图式便具体实现了。
随着图式理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如Carrel把图式分为两类:内容图式(关于世界的背景知识)和形式图式(关于修辞结构的背景知识)。Cook则把图式分为三种:世界图式、文本图式和语言图式。Fillmore针对语言理解提出了三种图式,即语篇图式、风格图式和内容图式。国内学者也根据各自研究的需要,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并对图式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刘明东教授强调在图式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对源语中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文体图式和文化图式等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对其用目的语进行恰到好处的再编码,才能造就出上乘的译作[14]。贺玲认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对于听者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15]。常宗林教授根据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在语言学习方面,尤其是在阅读方面,图式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主要类型:综合图式、本土语言图式、英语语言图式、本土文化图式和英国文化图式[16]。尽管国内外学者的分类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图式理论阅读模式
阅读理解有三种模式,即:“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相互作用”模式。
高夫(Gough)于1972年提出了“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用以描述从看到文字符号到理解文字意义为止的整个阅读过程。该理论认为:阅读只依赖阅读材料本身所呈现的信息,是由低级的单词解码到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过程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阅读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模式[1]。也就是说,读者是解码者,从阅读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在由课文分解而成的小单位上,如字母、词汇、句子等,整个语篇的意义由这些小单位综合推导出来。解码过程完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字母---单词---词组---短语---句子---段落---语篇。
实际上,这种传统的阅读模式深深地影响了英语阅读教学,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学生的词汇量扩大了,语法规则记住了,其阅读能力就会相应地提高。于是,许多教师把重点放在词汇教学和句法分析上。但是,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学者们发现“自下而上”模式不能解释两种现象:一种是有些学生在阅读没有生词和难句的文章时,不能理解或错误地理解作者的意思;另一种是有些文章虽然有生词,句子结构复杂,但却很容易理解。显然,我们有理由认为,严格的“自下而上”模式不能全面地解释我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2}。这种模式最明显的缺陷是夸大了文本信息的作用,低估了读者在处理信息时可利用已具备的图式帮助理解的主动作用,没有把读者看作是信息的积极处理者。
为了解决“自下而上”模式没有解决的问题,哥德曼(Goodman)提出了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待阅读理解过程的模式:“自上而下”模式,读者用最少的必要信息提示来进行猜测,这些必要信息主要是语篇的命题、衔接等表层结构。按照这种模式,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主动的参与者,他们并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猜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在这种阅读模式影响下,一些教师采用了整体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虽然突出了语篇的整体,但又忽视了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为了全面解释阅读过程,鲁梅尔哈特提出了“相互作用”模式,也称为“图式理论”模式。该模式认为,在阅读过程中,人们运用两种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两种信息处理的方式总是同时进行。“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保证读者能够发现新的信息和发现与自己假设不同的信息,“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帮助读者消除歧义并在可能的意义方面作出选择。因此,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大脑已存在的知识和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文章本身不包含着固定的意义,文章只向读者提供怎样利用他们大脑中已存在着的知识来重构文章的意义的方向。这种知识的不同有可能造成对文章理解的不同。人们大脑中存在着对客观世界的了解,这种知识结构称为模式。所以,一个人在大脑里的模式越多、越完善,在阅读理解时被调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有可能保证对文章意义的正确理解(何广铿,1996)。
三、图式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1.预期作用
图式是集合了关于某一定型事物的具体构成的知识,它能为人们理解语言材料提供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比如,标题在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读者看到一篇文章时,他们便可以根据标题窥测全篇的主题和大致内容,那么关于这个标题的图式就会被激活。当图式被激活后,人们对将要叙述的内容便会产生一种符合作者意图的预期作用。相反,缺少标题的文章往往让人如坠入云里雾中,乃至产生模糊的甚至是漫无边际的预测。如果人们对标题越熟悉,就越容易理解文章。
2.图式的剪辑作用
图式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还表现在剪辑和提取计划上。所谓剪辑是指对文章的选择、删剪、抽象和整理、组织、加工。图式的选择、删剪和抽象是图式的一级剪辑;图式的整理、组织和加工是图式的二级剪辑。通过一级剪辑把与图式有关的内容同化吸收进来,将无关的内容过滤掉。同化进来的内容不是原来内容的复制品,而是抽取它的基本意义(对所要理解的内容进行编码)。经过图式的二级剪辑,可以对所要理解的内容进行组织加工,使其按照读者自己特定的图式知识,对获得的材料进行重建和改造。图式是进行有计划提取的基础。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需要激活适当的图式,以便在图式的指引下有计划地从记忆中搜索信息,重构记忆表征。
3.图式的限制作用
图式有助于读者锁定理解范围。在阅读试题中,读者可以通过题目的选项获得范围很窄的需要来激活图式,这样就便于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进行联想及不断推测后续内容,从而推测问题答案的所在处,将更多的注意力分配到重点部分。
4.图式的推导性作用
图式的变量约束作用在于人们在认知和理解外界事物时,思维被限定在一定的方向和范围内。由图式提供的总体框架,为有效地推理出某个事物的“缺省值”提供帮助。表现在阅读理解上,就是有利于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材料。比如英语中各种填空题,只要我们懂得了材料的大意和语言结构,就没有什么困难,在成语翻译中其作用尤其显著。
总的来说,从图式在阅读理解中的的作用我们可以知道读者的知识越多,个体经验越丰富,对事物的理解也就越容易。在阅读理解中,如果读者对语言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头脑里有足够的心理框架为信息加工提供可能的方便,大脑中的图式就容易被激活,理解就会快捷而有效。
四、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主要是由三种图式决定的,分别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这三种图式始终贯穿阅读的全过程,把文章的内容、内涵和整体脉络联络起来,以达到好的阅读成效。剧此,可以说读者对文章的语言、内容和修辞结构的了解和掌握越多,理解的程度就越深。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在设法激活学生相关图式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随着三种图式的不断建立,学生的知识层和知识面会厚积而薄发,阅读理解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1.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这是读懂语篇材料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对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要激活有关的图式,使图式中的空位得以填充,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者对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等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图式的根本作用,积极建立丰富的语言图式,充分运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同化和顺应理论知识,加深对英语语言特征的了解,使学生在面对新的阅读材料时能够把头脑中所存储的与当前材料相似的组块进行串行或并行,从而作出相应的预测和推理。学生的语言知识越丰富,贮存的语言知识组块越多,就能够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内容范围的有关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即读者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等有关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这就意味着内容图式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是读者实现快速有效的阅读理解的前提。比如,当学生不能很好地从字面上理解语言时,如果有相关语言文化背景的介入,就能理解文章的意义;反之,如果不熟悉或缺乏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不了解与某些词语相关的文化内涵、社会组织、宗教观念、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知识,那么,即使他有了足够的语言图式,也无法与文章的内容相互作用,调不出与之相应的内容图式,其阅读理解也是不完全的。这一现象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经常发生。
由此可见,对一个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往往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一大因素。所以说,内容图式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大于语言图式,它能帮助读者预测信息,选择信息和排除歧义,能加速并提高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语言知识方面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纯语言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外国文化的书籍,如政治学、艺术史、美国地理、英国风情等,而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几篇文章,应该就书本上所给出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材料收集及讨论。通过各种方式如分组讨论、编排短剧等活动来丰富学生大脑中已有的内容图式,构建应用所需的新内容图式,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3.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常被称为结构图式或文体图式,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修辞结构。它不但包括不同文章类型、不同体裁的知识,还包括对不同文章类型运用不同的文章组织形式、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语法以及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域的理解。总的说来,不同文章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框架。了解其特点有助于准确、迅速的理解阅读语篇。此外,在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还有赖于对语篇的信息传递方式,如:语篇的连贯和衔接手段的一般性知识。掌握由篇章结构和体裁框架构成的形式图式有利于学习者达到对整体文章的理解。同时,形式图式还可以帮助读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分析文章布局,了解作者的思路和论证方法,有利于对下文做出正确的预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介绍各种文体及其特点的同时有必要对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和指导。此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把文章以一个整体来进行解码加以理解。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对目标文章结构以树状图形给出,进行提纲的设计,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思路、写作方法及目的。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构建形式图式,便于他们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调用与文章相吻合的图式,加快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信息的组织和记忆,提高理解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揭示了读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为人们认识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阅读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利用一切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完成与语言材料之间的交际。这种交际的顺利达成有赖于学生对阅读材料意义的成功的建构。而这种建构又是建立在读者已获得的对目标语的语言和内容的图式之上的。因此,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围绕帮助学生扫除阅读过程的障碍,自觉地建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等,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阅读理解效果。
参考文献:
[1] Gough P.B.“One Second of Reading” [C]//H. Singer R.B. Ruddell (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Third Edition).Newark Delawar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1972:661-686.
[2] Carroll D.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Third Editio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53 183 176-177.
[3] Goodman K.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76 6(1): 126-135.
[4] Carrel P. L. Schemat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J]. TESOL Quarterly. 1983(12).
[5] Widdowson H.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6] Ur. P.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7] Bartlett F. C.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8] Rumelhart D.E. Understanding and Summarizing Brief Stories. In D. LaBerge & S. J. Samuels (eds.)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 Preception and Comprehens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77.
[9] Schank R. & M. Burste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ing memory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 In van Dijk (ed.)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vol.I)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5.
[10] 闫 涛. 图式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 教育探索 2003(5).
[11] 淮亚鹏. 浅谈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 科技咨询导报 2003(5).
[12] 刘玉君.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13] 孙爱平.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 2009(33).
[14] 刘明东,刘宽平. 图式翻译漫谈[J]. 外语教学 2004(4):50-52.
[15] 贺 玲. 英语听力理解的图式制约[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2):27-30.
[16] 常宗林. 图式及其功能[J]. 山东外语教学 2002(5).
本论文发表在《大家》2010.11(上)上,刊号:ISSN 1005-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