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写作模板15套(模板写作法读书笔记)
万能写作模板15套(模板写作法读书笔记)(3)总结时把共通项抽象化:写文章的总结部分时,要意识到将所有的列举要点概括起来;如果说列举要点是具体化的,那么最后的总结应该是抽象化的。(2)列举的要点要简洁:表述B~D的列举要点时使用的典型的连接词;在列举B~D的要点时,每一部分开头要简单地写一下想分别传达的结论;3、列举型模板的好处:开头就明确表达讲什么、讲几点,这样的话,读者更容易掌握文章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容易理解下文。4、列举型模板的总体原则(1)说明文章的写作意图要简洁明了,最好说清楚列举几点;
最近,看完了山口拓朗写的《模板写作法》,里面有三种基础的写作模板,很适合写作的小白,如果你喜欢在自媒体上写作,不妨看看,现将全书的重点整理如下:
第一个模板:列举型
1、列举型模板的概念:就是针对某一个主题、分成几个要点传达的模板。
2、列举型模板的结构:A:传达整体构思(告知列举的数量)—B:列举要点1—C:列举要点2—D:列举要点3—E:总结。
3、列举型模板的好处:开头就明确表达讲什么、讲几点,这样的话,读者更容易掌握文章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容易理解下文。
4、列举型模板的总体原则
(1)说明文章的写作意图要简洁明了,最好说清楚列举几点;
(2)列举的要点要简洁:表述B~D的列举要点时使用的典型的连接词;在列举B~D的要点时,每一部分开头要简单地写一下想分别传达的结论;
(3)总结时把共通项抽象化:写文章的总结部分时,要意识到将所有的列举要点概括起来;如果说列举要点是具体化的,那么最后的总结应该是抽象化的。
5、列举型模板的使用场景
(1) 宣传类文章:服务的介绍;
(2) 会议报告:商务文件;
(3) 提供经验:博客文章;
(4) 咨询文:邮件。
6、列举型模板的使用技巧
(1) 列举的数量控制在2~7项
(2) 按照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将读者最重视的事项放在第一位,再按照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列举。
(3) 分类别列举
在存在多个类别的状态下使用列举型,不能把不同类别的列举点混在一起;一定要遵循先列举完类别1之后再列举类别2的顺序。
(4) 在“整体构思”部分只阐述一个关键点。
7、列举型模板的编排效果
(1) 按照“首先”“其次”“最后”的顺序:适合按照时间顺序说明的信息;
(2) 按照“首先”“其次”“再者”的顺序:适合按照时间和并列顺序说明的信息;
(3) 8条以上的信息采用逐条列举的方式。
第二个模板:结论优先型
1、 结论优先型模板的概念:就是开门见山先说结论,再针对结论阐述详细的见解。
2、 结论优先型模板的结构:“结论→理由→具体事例”。
3、结论优先型模板的好处:感兴趣的结论,引导读者满怀期待地继续读下去;阐述的理由和具体事例容易让人记住;锻炼写作者的取舍和选择能力。
4、列举型模板的总体原则
(1) 用结论引起兴趣:开门见山式地亮出结论,可以提高读者的理解度;
(2)提供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或依据:使开头推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3)使用具体事例表达真实情感:提高自己写的文章的说服力。
5、结论优先型的使用场景
(1) 介绍文(博客文章);
(2) 异议书(商务文件);
(3) PR文章(简历)。
6、结论优先型的使用技巧
(1) 结论优先型的常用短语
开头用语:结论是·····、我赞成·····、我的想法是·····、最重要的不就是·····、对于·····的人,我比较推荐·····、·····的方法就是·····、说实话·····;
依据部分用语: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就是因为·····、理由(依据)是·····、这是因为·····、之所以·····是因为·····、·····就是理由(依据);
详细内容用语:例如·····、比如说·····、举个例子·····、具体来说·····、·····是其中一例、·····的数据显示·····、事实上,我也是·····;
总结用语:总之·····、由此可见·····、像这样·····、正因如此·····、在强调一下·····、至于·····、通过·····,可以期待·····的好结果、尝试一下·····怎么样呢?
(2) 将可靠的数据作为“理由、依据”
在所有的具体事例中,最有效(也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写作者的自身经历;
保证数据可靠性的描述;
当加入自身经验的同时也加入其他人的经验时,原则上按照“自身经验→其他人的经验”的顺序写。
7、结论优先型的编排效果
(1) 表明某种观点时,加入对可预见反驳的回应
结构表现:表明观点—阐述理由—阐述具体事例—对可预见的反驳进行慰藉—再次表明观点;
适用于:写论文、商务文件中的意见书、SNS投稿文章等任何想明确表明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的文章;
(2) 加入背景,提供有益信息:在开头推出结论前,阐述你提供的信息的原因。
结构表现:描述背景—推出结论—阐述理由—具体事例—总结;
目的:为话题引入做好铺垫,让读者不觉得突兀。
第三种模板:故事型
1、故事型模板的概念:以引起读者共鸣为目的,将某个故事情节通过“连续剧形式”呈现出来的模板;
2、故事型模板的结构:“阐述消沉状态→阐述转机→阐述转变·成长的过程→展望未来”;
3、故事型模板的好处:打动读者的心;记忆深刻。
4、故事型模板的总体原则
(1) 消沉状态分个体性和社会性两方面:读者容易投入感情倾听;
(2)思考不同的转机:“阐述转机”的内容(转折点)可以写人、物、作品、场所、发生的事情等各种各样的内容;
(3)制造大的“落差:为了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强烈的痛苦”和“巨大的喜悦”这两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5、故事型模板的使用场景
(1) 叙事文(博客文章);
(2) 叙事文(散文风格);
(3) 书评(博客文章);
(4) 写给学生的寄语。
6、故事型模板的使用技巧
(1) 写强大的敌人和深刻的矛盾;
(2) 讲故事的基本原则是“简单易懂”;
(3)圆满的结局更容易催释多巴胺。
7、故事型模板的编排效果
(1) 在悲伤的故事中加入自嘲;
(2) 写软文时加入“担忧”和“成效”。
模板组合
1、 “故事型 结论优先型”
(1) 结构:阐述消沉状态—阐述转机:推出结论、阐述理由和依据、阐述具体事例—阐述转变·成长过程—展望未来。
(2) 好处:引起大众兴趣和关注,打动人心。
2、“结论优先型 故事型”
(1)结构:推出结论—阐述理由·依据—阐述具体事例:消沉状态、转机·成长过程、展望未来—总结。
(2)好处:引起大众兴趣和关注,容易理解。
3、“结论优先型 列举型 故事型”
(1) 结构:推出结论—阐述理由·依据:传达整体构思、列举要点1-3—阐述具体事例·详细内容:阐述消沉状态、阐述转机、阐述转变·成长过程—总结。
(2) 好处:文章有层次感和逻辑性,适合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