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方法的思维导图(培养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思维导图)
阅读的方法的思维导图(培养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思维导图)父母与图书的关系:父母自己不阅读,孩子能察言观色,看在眼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好,孩子不太会听父母的;孩子的个性特征需要父母去发现;孩子阅读的图书需要父母选择和提供;孩子是独立个体,父母不能代替孩子的阅读意愿、阅读行为和阅读感受。2、父母认同——阅读是极有价值的事(父母观点,不可等同于孩子观点);3、 父母行为——以身作则,自己在阅读,为孩子做出表率( 有行动);4、核心知识点1——梳理关系,想出办法(关系指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信息链接):
思维导图阅读说明:一、“高年级的小学生该怎样阅读呢”这十三个字是数据(物品、图片、文字、语音、视频、动作等都是数据,通过五官获取后才是信息);
二、阅读数据,从数据中抓取信息:小学生、父、母、高年级、阅读、图书等,梳理这些概念的关系,形成以上思维导图。
三、具体的思维分析及参考措施(知识):
1、核心观点:“高年级的小学生该怎样阅读呢”是一个“关系” 的问题,阅读是一个动词,只有行为主体有意愿时才可能实施这一动作;
2、父母认同——阅读是极有价值的事(父母观点,不可等同于孩子观点);
3、 父母行为——以身作则,自己在阅读,为孩子做出表率( 有行动);
4、核心知识点1——梳理关系,想出办法(关系指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信息链接):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好,孩子不太会听父母的;孩子的个性特征需要父母去发现;孩子阅读的图书需要父母选择和提供;孩子是独立个体,父母不能代替孩子的阅读意愿、阅读行为和阅读感受。
父母与图书的关系:父母自己不阅读,孩子能察言观色,看在眼里。
孩子与图书的关系:孩子的阅读问题是孩子与图书的关系问题。
父与母的关系:父、母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没有共同的阅读行为,对孩子有非常不良的负面影响,实施效果不佳。
核心知识点2——趋利避害:
发现和接纳孩子的兴趣,提供孩子喜欢的图书;或寻找有趣的图书吸引孩子,引发孩子的阅读意愿。
4、父母理解和认同“阅读是有价值的事”。
5、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体验好):
- 父母以身作则阅读
- 配置喜欢的图书
- 布置舒适的阅读地点
- 设置固定阅读时间
- 读前不派量,读中不干扰,读后不考核
四、父母执行(有智慧)。
五、思维导图的扩展运用:
1、再次回顾《发现孩子的兴趣,接纳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看他感兴趣的书》《高中的孩子,应该让他去自己去体验生活了》两篇推文,从文中寻找思维导图中的基本要素。我们停留在感觉上觉得好的文章不一定真好,因为人的感觉很多时候是不可靠的。我们还要知道文章为什么好,此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好故事、好文章的文字背后都有核心道理,作者不一定表述清楚,但我们掌握了核心知识,提升了阅读能力,就应该能用心体会到。
2、 人性的趋利避害在《了解教育真相的核心知识导图》中总结过,我认为是需要首先掌握的第一核心知识, 人性趋利避害的终极目标是——人性的真善美(最大的利)。春节前后,《中国诗词大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是因为引发了我们内心美好的感情 ,诗词就是古人留下的数据,如果它不附加人们的美好感情的话,这些 诗词就可能毫无价值 (此事以后专文讨论)。
3、“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出自信息学知识,在《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一书中,被称为反馈回路:事实→关系→结果→行动,是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基本模式,我们会反复锤炼此思维模式。
思维整理和书写是最好的学习,我收获很大,特别感谢参与本次读书交流活动、投稿和留言的付费学友,小伙伴们快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