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上课几乎不讲课(到底什么知识上课不讲下课讲)
老师上课几乎不讲课(到底什么知识上课不讲下课讲)而问题也恰恰出现在这个看似合理的"三不讲"上,比如:"学生已经会的",这个怎么判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一个班级肯定有个别学生,大家都会了他还是不会,老师要是不讲,对这个学生而言,是不是"上课不讲下课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这更能坐实老师是"上课不讲下课讲"的证据;"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这个更说不清,万一没有讲,考试考到了,算不算"上课不讲",而辅导班讲了,是不是说明学校老师留了一手,为辅导班谋利?所以从上面的角度分析,我们的课堂只能永远做加法,不能做减法,任何遗漏都会让部分学生知识权受损,都可以是教师"上课不讲下课讲"的典型案例,都是这个教师师德败坏的铁证。所以我们的老师们一直拼命地在课堂上呐喊着,但没有用,家长们就是认为你还留着一手:你一定会留着一些题目回家讲!这个强行附加在老师身上的"师德败坏"的帽子,是不可能被拿掉的。老师们,不管这个世界强扣给我们什么"帽子"
"上课不讲下课讲!"是本世纪最伤害老师的一句话!就连我们的教育部陈部长,都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绝不允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这似乎坐实了老师们确实干过这事。那么请问老师,你到底是什么知识上课没有讲非要下课(补习班)讲呢?我想应当指的是上课故意未完成课标要求、考试大纲等"国标"内容,鼓励诱导学生课后付费上课。但是情况果真如此吗?
又到了期末临近,每个教室里老师的讲课声此起彼伏,滔滔不绝!相信,每个老师听到这些话一定会被气和吐血。那么,什么知识是才应该在讲课堂上讲的呢?
首先,上课讲什么,我们看下《教师法》是如何赋予教师权利的。《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分别在(一)(三)中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上课讲什么,不讲什么,教师是拥有自主权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是基本的,教学改革一直提倡"高效课堂",我们的教育专家也提出"课堂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1、讲重点;2、讲难点;3、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指1、不讲学生已经会的;2、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3、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
而问题也恰恰出现在这个看似合理的"三不讲"上,比如:"学生已经会的",这个怎么判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一个班级肯定有个别学生,大家都会了他还是不会,老师要是不讲,对这个学生而言,是不是"上课不讲下课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这更能坐实老师是"上课不讲下课讲"的证据;"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这个更说不清,万一没有讲,考试考到了,算不算"上课不讲",而辅导班讲了,是不是说明学校老师留了一手,为辅导班谋利?
所以从上面的角度分析,我们的课堂只能永远做加法,不能做减法,任何遗漏都会让部分学生知识权受损,都可以是教师"上课不讲下课讲"的典型案例,都是这个教师师德败坏的铁证。所以我们的老师们一直拼命地在课堂上呐喊着,但没有用,家长们就是认为你还留着一手:你一定会留着一些题目回家讲!这个强行附加在老师身上的"师德败坏"的帽子,是不可能被拿掉的。
老师们,不管这个世界强扣给我们什么"帽子",我们只要秉承公正之心,我们就问心无愧。以前还有一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两句话像两把钢刀,深深的插在老师的心头,至今仍血流不止。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我们的身边确实也有"败类",我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正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其实每个职业总有"败类",混在学校不思进取,日常总盘算着如何谋取自己的利益。我们只能清者自清,耐心等待着天清气爽的一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