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亲子财商教育中知识与能力的统筹设计)

如何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亲子财商教育中知识与能力的统筹设计)可见,我国中小学财商教育不仅内容少、范围窄,部分内容并非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且与生活的相关性差,学生难以产生持续学习、不断精进的动力。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并没有独立的财商教育课程。在小学三年级的课程中,与财商教育相关的内容仅在“社会”学科课程中体现,主要表现在介绍从新中国建国到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在初中二年级的“公民教育”课程中,“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依法享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几部分涉及到财商教育内容;初中三年级中提到“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的内容;我国的中小学财商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高一政治课中,内容涉及有商品和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和经营者、产业和劳动者、财政和税收、银行和储蓄等。在2004年实验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经济生活》中,基本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必修课经济生活的内容,包括生活和消费、投资与创业、收入与分配、面对

如何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亲子财商教育中知识与能力的统筹设计)(1)

高级少儿财商指导师北京学员 范颖

摘要:本文从我国青少年财商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出发,根据财商教育的特点,指出亲子财商(家庭财商)教育将成为未来青少年财商教育的主流形式。同时,本文参照欧美青少年财商教育的体系,提出我国青少年财商教育中要兼顾知识与能力的统筹设计,在普及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青少年金钱观、理财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财商,金钱观,理财习惯。

一、青少年财商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校园贷”等各种消费贷花样百出,几乎每年都会有相关负面新闻登上热搜,轻则举家负债,重则出现学生轻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青少年财商教育的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财务的累积,居民消费能力大幅提高,但很多青少年在财商教育方面却几乎一片空白。儿童财商教育不仅有“关键期”(5-14岁),而且财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拓展和补充,更重要的是正确金钱观的奠定、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素养的提升。

如果没有系统的财商教育,我们会发现,很多大学生对金钱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很低的层级——知道钱能买东西,简单地储蓄,网上购物,大部分认识和能力都集中在金钱的“消费”功能。而与复杂金钱功能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个人和家庭的财务规划,股票和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投资,保险的选择与安排,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等等,他们既不了解也不会应用,因此当他们迈出校门,本应成为一个经济独立的个体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负责时,却可能出现“啃老”、“月光”等一系列问题,缺乏经济责任心和经济自信心,更谈不上创新与超越。

二、亲子财商教育将成为主流形式

虽然财商教育被呼吁了很多年,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但青少年财商教育并没有正式地、广泛地纳入中国的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并没有独立的财商教育课程。在小学三年级的课程中,与财商教育相关的内容仅在“社会”学科课程中体现,主要表现在介绍从新中国建国到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在初中二年级的“公民教育”课程中,“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依法享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几部分涉及到财商教育内容;初中三年级中提到“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的内容;我国的中小学财商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高一政治课中,内容涉及有商品和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和经营者、产业和劳动者、财政和税收、银行和储蓄等。在2004年实验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经济生活》中,基本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必修课经济生活的内容,包括生活和消费、投资与创业、收入与分配、面对市场经济等;二是选修课经济学常识的内容,包括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走进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初期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可见,我国中小学财商教育不仅内容少、范围窄,部分内容并非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且与生活的相关性差,学生难以产生持续学习、不断精进的动力。

正是因为这种缺失,财商教育在当下的中国没有范式可循,一些社会机构开始介入青少年财商教育市场,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状态。

目前社会中的财商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的儿童财商讲座;第二类是一些机构组织的创业比赛、模拟股票大赛等;第三类是一些社会机构组织的财商夏令营等。这些教育形式的“通病”在于“昙花一现”,缺乏持续性的内容输出和互动,作用仅仅是把青少年领入财商教育的大门,却缺乏连续性的培养和塑造。

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青少年财商教育类的书籍,除了低龄段的各类绘本,还有融小说故事和财商知识于一体的青少年读物,比如《小胖财富历险记》《航海少年团》等。这些读物对于拓展青少年的知识面,尤其是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能有很好的作用,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知识的普及,而缺乏思维、能力上的连续性的培养和塑造。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正如教育学家杜威说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一系列财商教育与实践,既包括知识的普及、能力的培养,也包括道德教育与人性教育。

现阶段,青少年财商教育不属于国家课程,仅进入少量学校的校本课程,因为,本文认为亲子教育(家庭教育)将成为中国青少年财商教育的主流,而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刚好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可行性。

三、亲子财商教育中知识与能力的统筹设计

亲子教育可以保证财商教育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并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关键在于为孩子的监护人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和实践方案,课程设计的要点在于知识与能力的统筹兼顾。

美国和英国的财商教育起步较早,财商教育体系也比较完整,通过对比和综合,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幼儿园阶段:认识钱的来源和用途。通过模拟游戏懂得等价交换原理。

2、小学阶段:学会记账管好钱,懂得货比三家,计算优惠,读懂广告,学会储蓄,懂得银行基础功能,计算复利,树立勤俭节约的理念。

3、初中阶段:简单的财务规划,编写简单的创业计划书,初步了解投资工具和一些经济学原理,树立自强自立的理念。

4、高中阶段:学习投资,了解信贷、股票、基金等金融知识,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关注全球市场信息,了解投资心理行为等概念,培养对经济社会的感知度

5、大学阶段:独立掌管个人财富,能够进行投资和风险分析,开始投资理财,等等。

如果我们以这个体系来进行亲子财商教育,兼顾理论与实践,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为监护人先提供课程内容的讲解,以确保在给青少年上课之前,监护人对课程内容已有准确的认知,在课后的讨论和实践环节中可以保证引导的正确性。

第二,青少年的课可以以绘本故事、实际商业案例作为支撑,以调动其兴趣,赋予更多的感性认知。

第三,课后要有丰富的财商拓展素材。将一些需要了解的知识性内容纳入到拓展素材里,帮助青少年拓展知识面。

第四,提供方便、实用且可持续的财商工具给监护人,比如记账本、财务规划表、创业计划书模板等等,帮助亲子课后进行实践。

第五,鼓励监护人记“成长笔记”,记录青少年财商教育的进展和实践中的进步与困惑,及时进行调整,将财商实践纳入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蔡若琦,孙谊:《基于非法“校园贷”视角的财商教育探究》,《中国市场》2017年第30期

2、封梦媛:《英美青少年财商教育现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