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4岁初三学霸考上清华(本科毕业直升清华博士)
深圳14岁初三学霸考上清华(本科毕业直升清华博士)不知不觉,求学之路已走过21年,我也即将在清华大学博士毕业。还记得2004年,我刚刚进入育才学习,心中茫然懵懂,也充满好奇:林学飞老师讲解数轴,我们认识到正数之外还有负数,从“原点”出发,进入更广阔的“数集”;叶华明老师教我们元音和辅音,26个字母组合成了另一种语言文化;班主任陈吓平老师在七年级第一节语文课上朗诵:“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求学路上的育才岁月2019年5月在清华大学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郑德焰曾经为母校高山育才中学撰写一篇文章《一位清华博士的母校记忆——求学路上的育才岁月》,深情回忆了在育才中学求学期间的点点滴滴,老师对他的帮助,同学对他的影响等等,笔触细腻,满怀感恩。一位清华博士的母校记忆
人物简介
郑德焰,男,1991年3月生,福建福清人。2010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推免进入清华大学精仪系直博,师从董永贵教授。博士研究课题为阻抗非线性的测量与应用研究。博士期间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JCR Q1区),授权发明专利一项(第二申请人,导师为第一申请人)。
郑德焰是高山育才中学2007届校友,1991年生于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北岭村。2004年-2007年初中就读于福清高山育才中学,2007年保送至福州第一中学。2010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期间综合排名学院年级第一(1/174)。2014年本科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保送至清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19年7月博士毕业。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一二九”辅导员奖、综合优秀一等奖学金、社会实践一等奖学金、社会工作二等奖学金、“清峰”奖学金等荣誉奖励。
2004年9月入读高山育才中学初一8班
2019年5月在清华大学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郑德焰曾经为母校高山育才中学撰写一篇文章《一位清华博士的母校记忆——求学路上的育才岁月》,深情回忆了在育才中学求学期间的点点滴滴,老师对他的帮助,同学对他的影响等等,笔触细腻,满怀感恩。
一位清华博士的母校记忆
求学路上的育才岁月
不知不觉,求学之路已走过21年,我也即将在清华大学博士毕业。还记得2004年,我刚刚进入育才学习,心中茫然懵懂,也充满好奇:林学飞老师讲解数轴,我们认识到正数之外还有负数,从“原点”出发,进入更广阔的“数集”;叶华明老师教我们元音和辅音,26个字母组合成了另一种语言文化;班主任陈吓平老师在七年级第一节语文课上朗诵:“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高山镇育才中学
在育才学习的三年,老师们认真、投入地教学,让我们埋下了求知的种子。信息技术老师讲述的“冯·诺依曼计算机”,是大学里进入信息工程学科的启蒙知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让我们在观察世界时,还会在现象背后问一个“为什么”以及“我能做什么”;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使我们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时,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政治老师说,“状态>心态>学习”,使我们明白勤奋学习的同时,调整状态和心态也很重要。课外时间,陈老师放映《逃出克隆岛》,这是我第一次看科幻电影,认识到科技也可能成为双刃剑;年级音乐会上,我第一个登台演唱,结果因为紧张而忘记开话筒;晚自习课间,我们争分夺秒地跑向篮球场……
初三下学期,我还在为报考哪一所高中而纠结。这时,从未教过我的高翔老师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他说:“你不要犹豫,去福州一中,那里是能改变你的地方”。他还说:“聪明重要,如何使用聪明更重要”。素不相识的高老师出于他对学生成长的关心,郑重地和我深谈,于是我选择并如愿保送到福州一中。我很庆幸,在人生的一个关键时刻,能有一个长者和我分享他的真知灼见,这也改变了我的求学轨迹乃至人生经历。
随着我一步步迈入更高的学府,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我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聪明,而且拥有十分优渥的教育环境。我很感恩,虽然生于农村,但在育才学习的三年,能够拥有严谨、进取的学习氛围,还有一群认真负责、关心我们成长的老师。《在山的那边》的最后一段写到:“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衷心祝愿,母校可以越办越好,心怀梦想的莘莘学子,都能翻过一座座山,走向全新的世界。
责任和梦想是他飞翔的翅膀
郑德焰从小就对知识有着强烈的向往。他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只上到初一,母亲只有小学学历,他们要抚养四个孩子。
父亲从小勤奋好学,梦想成为一名教师,但是贫困使他很早辍学,亲戚朋友们劝他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养家,可是父亲说:“我已经因为经济原因辍学了,这是我一直以来的遗憾。既然孩子们都愿意深造,我就会全力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郑德焰从小就树立了承担家庭责任的梦想。小时候,他和父亲一样,从晨光初照到月上树梢,经常在田间地头耕作。初中时在学校住宿,只有周末能够回家,为了节省饭钱,周一时他会带一些熟食到学校作为配菜,但是到了周四、周五,经常只能吃白米饭。
有一次,一位同学给他带了盒饭菜,说是父亲让同学带进来的。后来他问母亲为什么父亲不自己送进来呢?母亲说:“爸爸觉得衣服太脏乱,怕给你丢脸。”郑德焰留泪了。他发誓:自己一定要成为父母的骄傲,让他们可以自豪地对大家说:“这些大学生都是我的儿女。”
郑德焰认为自己并不是智商超群的人,但是他坚信天道酬勤。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是班级第一,并担任班长,初中毕业时,还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学生干部”,并被免试保送至福建省最好的高中——福州第一中学。整个福清市近两万名考生中,只有20人得到了这个机会。从高中开始,他获得了各类奖助学金接近两万元,并获得了福州一中最高额奖学金。
2007年郑德焰由高山育才中学推荐保送录取福州一中(后排右四)
高考那年,神舟飞船让整个民族振奋。他决心,用科技回报国家,于是在高考志愿栏中,郑德焰郑重地填写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航的学术氛围让他如鱼得水。在大学前三年,郑德焰名列年级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还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他说,自己最自豪的是可以连续三年支付自己的学费。
2013年12月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金质奖章”(左一)
数学是他从小的兴趣。大学期间,郑德焰同时获得了数学二学位,并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及各类竞赛奖励等九项。在北京市数学年会上,他向马志明院士请教,马院士告诉他,数学不仅是一串串数字和公式,它是工具、是语言,更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
他意识到,学术不仅需要勤奋,更需要追求境界,开阔视野。他找机会参加了浙大控制之旅夏令营,了解了智能控制领域的学术前沿;在学校资助优秀经济困难生到香港访学活动中,他感受到更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在学术交流中让灵感迸发。
大三暑假开始,郑德焰已经确定获得了保研资格,但是他没有放松,而是立即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研究航空发动机的燃烧检测,为飞机的安全运行护航。他说,自己最高兴的是终于敲开了科学的大门。
他十分崇拜林士谔先生:林先生带领北航的研究团队,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率先研制出飞机导航亟需的各类陀螺,让飞机飞向蓝天。郑德焰在北航精神的滋养下决心走科研之路。去年,郑德焰获得了被免试推荐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他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希望自己成为航空航天的精兵,更想成为国防事业的领军者。
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荣获的证书
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郑德焰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的帮助。他说,兼济天下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而是源于内心的感恩和责任。
大学期间,郑德焰参与了多次支教活动。他说:“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就像当年的我,向往着天空,帮助他们就像帮助自己。”在同心小学,他给孩子们讲述飞机火箭的构造,并告诉孩子们:“我也来自农村,靠着自己的奋斗来到了北航;这儿有很多热心的人,会帮助大家一起实现梦想。”在西什库小学,他和孩子们一起做航模,学电路,告诉孩子们科技可以改变生活。
他说:“梦想就是让自己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责任就是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的梦想。责任和梦想,就是一直以来让我飞行的翅膀。”
来源:精仪系研究生、高山镇北岭中学、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