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敏县红色教育基地(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
额敏县红色教育基地(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通过党史的深化学习,将实事办在了教育事业的壮大和人才的培养上。以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持续的资助教育事业发展,已经成为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一份永续担当的责任。捐资助学办实事,壮大了教育的力量,培育了学校更好的办学环境,让教育在人们的期盼中发展进步。同时,不忘党恩,传承党史,用红色精神力量激励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助学的一项长远责任。“我们不但要自己学好党史,更要做党史故事的传承人。通过讲解传承,让身边群众更系统的了解、掌握我们党的百年红色历史,让‘红色党史故事’永远激励人们跟党走,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团委书记杨海燕高兴地说。
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传承的力量带动捐资助学前行。在传承红色教育中,即让学校成为帮助的重点,让贫困学生成为资助的对象,更让成长的孩子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红色基因的经典教育,带动党史学习教育传承链的延展壮大。
这里是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学校。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乡里的领导干部带着捐资助学金和精选的红色故事书籍,正在与部分学生进行对接。几名家境不好,且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但得到了助学资金,还得到了自己喜欢读的党史人物故事书籍。让学生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同步接受了党的红色基因教育。
学党史激发助学的动力,办实事让学生得到实惠。在持续的党史学习教育中,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党委政府的助学行动,让得到资助的孩子们有了一份感恩的心,更有了一份学习成长的志向。
受助学生张靖舟说:“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我会用这些爱心款买一些学习的书籍。同时,我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这些好心人对我的帮助。”
通过党史的深化学习,将实事办在了教育事业的壮大和人才的培养上。以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持续的资助教育事业发展,已经成为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一份永续担当的责任。
捐资助学办实事,壮大了教育的力量,培育了学校更好的办学环境,让教育在人们的期盼中发展进步。同时,不忘党恩,传承党史,用红色精神力量激励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助学的一项长远责任。
“我们不但要自己学好党史,更要做党史故事的传承人。通过讲解传承,让身边群众更系统的了解、掌握我们党的百年红色历史,让‘红色党史故事’永远激励人们跟党走,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团委书记杨海燕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