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教育心理学核心要点(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核心要点(教育心理学概述)2.为实现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五要素: 学生 教师 ,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三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为教师提供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的作用。

这篇文章通过从教育心理学是什么,研究什么,发展历程,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这几个方面阐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心理学核心要点(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 学与教的 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过程而展开的。

包括:

五要素: 学生 教师 ,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

三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为教师提供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现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进一步预测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初创时期

总体特点:20世纪20年代初期多以普通心理学的逻辑来解释教育问题。

年代特点:

《人是教育的对象》是由俄国的乌申斯基在1868年完成,以普通教育学研究中获得的原理解释实际问题,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

《教育心理学》是由俄国的卡普捷列夫在1877年完成,俄国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教育心理学》是由美国的桑代克在1907年完成,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放入著作

1903~1916 俄国的涅恰耶夫倡导用实验心理学解决学校一切教育,教学问题。

  • 我国的发展:

1908年由房东岳泽,日本小原著的《教育实验心理学》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末

1 总体特点:尚未形成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2 年代特点:

20世纪20年代:西方大大吸取了儿童心理和心理测试方面的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年代: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称为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3 我国的发展: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926年心理学家陆志韦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

(三)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1 总体特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

6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有行为主义转向认知主义。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使美国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在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70年代: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加涅则对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四)完善时期 20时间80年代以后

1 总体特点: 教育心理学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道美国,再加上认知主义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也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

2 年代特点

布鲁纳在1994年的教育研究会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主动性研究 (2)反思性研究 (3)合作性研究 (4)社会文化研究

我国的发展:1980年初,我国心理学家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 客观性原则

(二) 教育性原则:

(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四)系统性原则

(五)发展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

(2)观察法

(3)调整法

(4)个案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

(6) 产品分析法

(7)测试法

当你发现自己的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好,就是最值得庆祝的事。

教育心理学核心要点(教育心理学概述)(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