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数学下正方体与长方体习题(教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练习49)
5年级数学下正方体与长方体习题(教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练习49)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练习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生活中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时间: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练习 |
课型 |
练习课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生活中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 6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 |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练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学生回答)这节课,大家一起来进行练习。(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通过练习,我们要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师:这是一道巩固长方体认识的的题目。 要求:(1)自主完成, (2)小组交流你的想法,谈一谈怎样选择面以及这样选择的理由。 2.选一选。 (出示课件) (1)一个物体长22厘米,宽10厘米,高2厘米。(选一学习用品) (2)一个物体长5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选一家用电器) (3)一个物体长1.2米,宽0.8米,高2米。(选一家具)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对几种物体的长、宽、高进行估计,进行选择,再小组交流,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和针对性的。通过研究我们身边的数学,在加深对长方体个正方体认识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有效地巩固了学习成果。 (三)综合运用: 1.自主练习第8题: 一个长方体广告灯箱的长是5米,宽是0.5米,高是 3米。灯箱的框架用铝条镶嵌。至少需要多少铝条? (1)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 (2)全班交流时,指明学生回答。 师:求至少需要多少铝条,实际上求什么?怎样求更简单?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求长方体棱长总和的题目,通过学生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体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交流时学生可能有多种求法,通过交流,优化算法。 2.摆一摆。 用1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1个长方体。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摆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课件出示) (1)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进行验证。 (2)集体交流时,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摆法,所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的特点的认识,同时为以后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做好铺垫。 3.自主练习第6题。 带着问题观察图: (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5)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时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练习 在下面6个展开图中,哪些能做成完整的正方体。(只能按虚线折叠,不剪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折叠的过程中,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一听。 |
二次备课 | |
作业设计: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也有可能一组相对的面是( )。 2.长方体中最多有( )个面的面积相等。 3.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 | ||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练习5 练习8 练习7 练习6 展开图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