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雁塔区中小学暑期名师大讲堂(西安市浐灞第十九小学于小燕)

雁塔区中小学暑期名师大讲堂(西安市浐灞第十九小学于小燕)在乐曲未完之前,我出示了徐悲鸿的水墨淡彩画《牧童》,学生们睁开眼睛便看到了这样一幅富有田园风格的淡彩画:一头肥壮的牛儿长着长长的犄角,甩着尾巴,仿佛不愿前行,一个牧童牵着牛儿走在长满青草的田间,远处是一片空白,那是什么呢?是田野,是远山,还是茫茫的晨雾?牛儿为什么不愿前行,是不是它也被远处的笛声所打动了?画面优美、抒情,使人觉得《牧童短笛》的乐曲在画中回荡。在分段欣赏完以后,我要求学生们闭上眼睛,细心完整地倾听一遍钢琴曲《牧童短笛》,体会音乐优美、抒情而又生动活泼的民族风格。第一乐段:乐曲上下两声部的旋律此起彼伏,相互映衬,悠扬动人,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似见山清水秀的田野间,两个牧童骑牛吹笛,怡然自得,充满诗情画意。这时,我要求学生细听乐曲主旋律,细心听辨两个声部的对答旋律。第二乐段:与前段歌唱性旋律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天真的牧童在田野上追逐嬉戏。旋律通过转调模进做了多次重复,形成了色彩的

《牧童短笛》这首钢琴作品,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于1934年所作。乐曲旋律优美、纯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第7册教材的精听曲目。在这首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美术、文学这两种艺术手段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雁塔区中小学暑期名师大讲堂(西安市浐灞第十九小学于小燕)(1)

本文作者: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第十九小学教师于小燕

在课堂开始部分,我请学生们倾听钢琴曲《牧童短笛》,他们被引入乐曲的意境中。接着,我向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介绍作品时,我着重将它与美国影片《音乐之声》中的《黄昏放牛》作对比:《黄昏放牛》充满异国情调,而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富有民族风格,是典型的三段体结构。

在简明介绍了作品之后,我引导学生逐段欣赏。

第一乐段:乐曲上下两声部的旋律此起彼伏,相互映衬,悠扬动人,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似见山清水秀的田野间,两个牧童骑牛吹笛,怡然自得,充满诗情画意。这时,我要求学生细听乐曲主旋律,细心听辨两个声部的对答旋律。

第二乐段:与前段歌唱性旋律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天真的牧童在田野上追逐嬉戏。旋律通过转调模进做了多次重复,形成了色彩的变化及情绪的不断高涨。这时,我要求学生细心听辨,乐曲采用那种方法形成色彩的变化和情绪的不断高涨。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再现,音乐又回到了第一乐段的意境中去,通过加花和装饰的方法,使旋律显得格外流畅,情绪更为清新。乐曲的结尾渐慢渐弱音区上升,结束在富有民族风格的和弦上,给人以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这时,我请学生将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对比欣赏,更深的体会作品的风格和意境。

在分段欣赏完以后,我要求学生们闭上眼睛,细心完整地倾听一遍钢琴曲《牧童短笛》,体会音乐优美、抒情而又生动活泼的民族风格。

在乐曲未完之前,我出示了徐悲鸿的水墨淡彩画《牧童》,学生们睁开眼睛便看到了这样一幅富有田园风格的淡彩画:一头肥壮的牛儿长着长长的犄角,甩着尾巴,仿佛不愿前行,一个牧童牵着牛儿走在长满青草的田间,远处是一片空白,那是什么呢?是田野,是远山,还是茫茫的晨雾?牛儿为什么不愿前行,是不是它也被远处的笛声所打动了?画面优美、抒情,使人觉得《牧童短笛》的乐曲在画中回荡。

接着,我介绍这幅画的作者以及相关背景,并板书古诗《村晚》(宋·雷震):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人用28个字把牧童晚归的情景包含其中,意境深远,回味无穷,犹如《牧童短笛》这首乐曲第三乐段的意境,优美抒情,渐淡渐远。贺绿汀的这首作品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又像一首优美的田园诗。

这节课通过对徐悲鸿的水墨淡彩画《牧童》和宋代雷震的田园诗《村晚》的欣赏,从不同角度加深了学生对于乐曲的理解,使他们认识到祖国文化艺术的丰富与源远流长,更加热爱祖国。


延伸阅读:

对于中秋,音乐老师说可以“歌赋佳节”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华钟: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丨教研

渭南市实验小学任慰宏:音乐课《大树妈妈》教学设计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编辑:关中小伙

雁塔区中小学暑期名师大讲堂(西安市浐灞第十九小学于小燕)(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