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乐曲牧童短笛(牧童短笛悠然人间)

乐曲牧童短笛(牧童短笛悠然人间)但若有很多劳动,要孩子们必须选择,他们一定会“喜欢”放牛,因为放牛是一种相对轻松、自由的劳动,这又是快乐的地方。放牛,是父母给的任务,是一种劳作行为,极少有孩子会喜欢被劳作任务束缚吧?这是不快乐的地方。因此,牧童,确是牧牛之童。问问牧童,放牛快不快乐?他们或许会挠挠小脑袋,吞吐道:不快乐,……似又快乐。

牧童,古诗中一般对“牧牛”孩童的雅称。

一般不指牧猪,就算牧猪,诗人也不会写入诗中,猪的蠢笨之相,分分钟钟破坏诗兴。

一般也不指牧羊 羊多易乱,孩子们会不停地照看,悠闲不下来。

一般也不指牧马,大多家庭买不起马,而且马最疾速,少了悠然之味。

因此,牧童,确是牧牛之童。

乐曲牧童短笛(牧童短笛悠然人间)(1)

牧童的真实生活:劳作中寻找快乐

问问牧童,放牛快不快乐?

他们或许会挠挠小脑袋,吞吐道:不快乐,……似又快乐。

放牛,是父母给的任务,是一种劳作行为,极少有孩子会喜欢被劳作任务束缚吧?这是不快乐的地方。

但若有很多劳动,要孩子们必须选择,他们一定会“喜欢”放牛,因为放牛是一种相对轻松、自由的劳动,这又是快乐的地方。

没有什么能扼杀孩子们对玩乐的渴望。对牧童们来说,放牛是副业,牛就随意丢在野外让它啃啃草;玩乐是主业,手脚被解放出来后,牧童们想方设法为自己找童年的乐子。

乐曲牧童短笛(牧童短笛悠然人间)(2)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唐·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放牛时,吹吹吹笛子,要么惊起几只鸟雀,要么赢得路人一笑;或者在野池子里游泳,玩玩水,顺便捉几只泥鳅。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唐·刘驾《牧童》)

放牛时,顺路采摘一些山果,揣在怀里,自己啃一些,再带些回家给弟、妹,必会引得他们哇哇一阵欢叫,那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放牛时,骑在牛背上,人高了嗓门大,童稚歌声响彻山林,发现头顶树梢有鸣蝉,立时住了口,立在牛背上,想要捕那欢蝉。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桑茶坑道中》)

牛儿啃草,牧童在树下酣眠一场,惬意呐。

牧童们贪玩的孩子天性,让放牛的劳作任务充满了欢乐。山花烂漫的原野,碧树青草的山中,清如白练的河边,几只笨牛,些许牧童,绘成了乡野生活最生动的世俗画。

乐曲牧童短笛(牧童短笛悠然人间)(3)

诗人眼中的牧童生活:悦目洗心,恣意悠然

牧童在诗人眼中无一处不美好,如若时光倒流,他们恨不得自己就是那牧牛的童子,在在乡野间无忧无虑地撒欢儿,只可惜,久居樊笼,很难脱身,这一部分诗人写牧童,纯粹是为自己幽闭的灵魂找个出口,泄一泄入世之后的身心俱疲,表达不可能实现的归隐愿景。

宋代诗人黄庭坚写了一首《牧童诗》,非常直接地表达了对牧童生活的强烈向往。

牧童诗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封建官场尔虞我诈,风云变幻,官员们身处其中,处心积虑,追名逐利,看似无限风光,实质上还不如一个牧牛童子那般的悠然无拘。

而那些已经真正隐居山林,过起田园生活的实践派诗人,写牧童本质上却是一种自我悠然的展示,牧童成为他们田园生活的一角图景,升华为田园牧歌的意象符号。

乐曲牧童短笛(牧童短笛悠然人间)(4)

大部分古代诗人其实一直在两种价值观中挣扎游走:是委屈本心在仕途之路负重前行,还是逃离仕途,奔向心灵的自由。

如若选择仕途就要让自由心灵蒙尘,如若选择心灵自由,就要遭受潦倒贫困,生计艰难。

这种人生的矛盾其实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但,真的用得着这么纠结苦恼吗?

庄子说“自由,就是游刃于缝隙之间”。

在朝为官,官场便是田园;在田园耕锄,天时虫害便是官场。哪一处离得了斗智斗勇?哪一处不能悠然自乐?

内心若有一份真正的自由,人间何处不悠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