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东的音乐素养和人格魅力(原来张亚东老师还有这么一张)
张亚东的音乐素养和人格魅力(原来张亚东老师还有这么一张)不过,有时候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可能未必想得到,他们眼中的未必完美,在很多哈姆莱特眼中,却已经足够完美。迷幻的氛围、温暖的电子、低喑的吟唱、后现代的诗意,都成就了一张优秀的专辑。张浅潜、萧玮(麦田守望者主唱)和李格弟、敏感词的词作,亦是各自纷呈,各自精彩。我印象中看过一篇报道,说这张专辑是张亚东被“逼债”的一张唱片,盛情难却之下又遇Deadline,所以用了20多天就完成了整张专辑,甚至也因为如此,在歌词合作上,有未尽善尽美之处。除此之外,我还要重点提几张亚东老师当时制作的NB专辑,“地下婴儿”的《觉醒》、“瘦人”的《瘦人I》,“麦田守望者”的《麦田守望者》,“果味VC”的《双重生命》,看看那些年亚东老师接触的音乐类型就知道,朋克、硬摇、民谣、电子、Brit-Pop、Nu-Metal,风格简直无所不能。还要再怀念一张专辑,1996年“红星生产社”出版的希莉娜依同名专辑,一张有些近似于把王菲经
张亚东肯定是最近#乐队的夏天#最为吸粉的超级乐迷,毕竟他满足了很多乐迷对一个音乐人的几乎所有幻想:比如帅气(还是冻龄的帅气),比如有才华(有才华到不知选哪首作品作为代表,因为实在太多),比如和才华不“般配”的上镜率(就更神秘了),以及丰富又传奇的情史(满足八卦的渴望)。
亚东老师的音乐才华,几乎已经被写完了,他和王菲、窦唯、朴树、许巍的合作,更是业界佳话。值得一提的是,其实他和朴树、许巍合作的时候,后两者还是还没出圈的独立音乐人,而张亚东却因为和王菲合作的关系,成了制作圈新晋的明星。
其实在那个阶段,张亚东也并不算一个出圈的制作人。除了王菲之外,张亚东要到2006年制作李宇春专辑《皇后与梦想》之后,才开始向真正的主流延伸,而在此之前,他更像是一个独立音乐圈的制作“教父”。
除了许巍的《在别处》,朴树的《我去2000年》之外,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汪峰个人的第一张专辑《花火》,也是张亚东制作的,而这也是我个人认为汪峰最好的个人专辑。
除此之外,我还要重点提几张亚东老师当时制作的NB专辑,“地下婴儿”的《觉醒》、“瘦人”的《瘦人I》,“麦田守望者”的《麦田守望者》,“果味VC”的《双重生命》,看看那些年亚东老师接触的音乐类型就知道,朋克、硬摇、民谣、电子、Brit-Pop、Nu-Metal,风格简直无所不能。
还要再怀念一张专辑,1996年“红星生产社”出版的希莉娜依同名专辑,一张有些近似于把王菲经验套用过去的张专辑,女声很美,长得也美。
最后要提一张,可能早就被遗忘了的专辑,但这张专辑完全可以叫做珍贵的遗珠,它就是张亚东老师的同名专辑,也是迄今为止,他唯一一张词曲唱的个人专辑,这张专辑叫同名专辑《Ya Tung》。
我印象中看过一篇报道,说这张专辑是张亚东被“逼债”的一张唱片,盛情难却之下又遇Deadline,所以用了20多天就完成了整张专辑,甚至也因为如此,在歌词合作上,有未尽善尽美之处。
不过,有时候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可能未必想得到,他们眼中的未必完美,在很多哈姆莱特眼中,却已经足够完美。迷幻的氛围、温暖的电子、低喑的吟唱、后现代的诗意,都成就了一张优秀的专辑。张浅潜、萧玮(麦田守望者主唱)和李格弟、敏感词的词作,亦是各自纷呈,各自精彩。
当然,最后这张专辑也不是没有火的歌,那就是其中一首《只爱陌生人》,不过,这首歌曲火还要等到一年后,因为王菲把这首歌,当成了自己99年个人专辑的同名主题曲。
所以,爱亚东老师的,就收他这唯一一张个人专辑吧,留给这张专辑的库存,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