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也许父亲认为用管理军舰的方法管理孩子们能够更加有效更加便捷,但他却忽视了作为一个父亲应该有的,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和连结。但是玛利亚看到孩子们真实的一面,这些失去了母亲的孩子们所有的调皮捣蛋都是为了吸引父亲的注意力。影片中,作为军官退役的父亲按照管理军舰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孩子们。召集孩子们用军哨,用哨声代替孩子们的名字,孩子们没有游戏时间,不准玩耍,不准唱歌,每天要循规蹈矩的学习,操练。长久以来,孩子们习惯了在父亲面前犹如士兵般听话,服从命令,可转眼就会捉弄父亲为自己请来的家庭教师。在教师的屋子里放蜘蛛,在教师的座位上放长满了鳞片的松果,送给新来的教师蛇,青蛙,一直到把教师赶出去为止。可像军官一样的父亲从来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们没有任何错误,并且他排斥和别人讨论他的孩子们,他很自信自己的这套教育方法非常正确。

《音乐之声》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虽然已经刷了不下十遍,可每一次我都会被片中玛利亚带给孩子们和范崔普家庭的温暖和爱而感动。在我看来,玛利亚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老师,她还是他们最信任的朋友,更是他们想叫一声"妈妈"的人。

这部拍摄于1965年,斩获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电影,不仅在豆瓣上获得了9.0的高分,更是被载入教材,里面的歌曲如《雪绒花》则被人广为传唱,奉为经典。这部影片展现了一个充满真爱引人入胜的治愈系世界,影片处处流露出温暖与光亮,让人心生感动。影片拍摄年代虽有些遥远,但里面蕴含的价值却经久不衰,而它在爱与教育方面的积极意义对观众来讲则是一次深刻的洗礼。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1)

-01-

比起军事化般严厉的教育,孩子们更需要一个宽厚的肩膀去依靠,一个温暖的臂弯去依偎。

影片中,作为军官退役的父亲按照管理军舰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孩子们。召集孩子们用军哨,用哨声代替孩子们的名字,孩子们没有游戏时间,不准玩耍,不准唱歌,每天要循规蹈矩的学习,操练。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2)

长久以来,孩子们习惯了在父亲面前犹如士兵般听话,服从命令,可转眼就会捉弄父亲为自己请来的家庭教师。在教师的屋子里放蜘蛛,在教师的座位上放长满了鳞片的松果,送给新来的教师蛇,青蛙,一直到把教师赶出去为止。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3)

可像军官一样的父亲从来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们没有任何错误,并且他排斥和别人讨论他的孩子们,他很自信自己的这套教育方法非常正确。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4)

但是玛利亚看到孩子们真实的一面,这些失去了母亲的孩子们所有的调皮捣蛋都是为了吸引父亲的注意力。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5)

也许父亲认为用管理军舰的方法管理孩子们能够更加有效更加便捷,但他却忽视了作为一个父亲应该有的,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和连结。

父爱是隐忍内敛的,但并不意味着父爱和教育就要裹上严厉冰冷的外衣。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6)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爱和陪伴远比教育更重要,一个健康、和谐而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内容。

失去了母亲的孩子们渴望家庭的温暖与爱,渴望被关注被认同被照顾,渴望自己的失落难过有人倾诉,开心快乐有人分享。渴望有一个宽厚的肩膀可以依靠,渴望父亲在自己害怕的时候用宽大温暖的手掌牵起自己。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7)

父亲的陪伴能够带给孩子安全感,而父爱是孩子心里坚强的后盾。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独特的力量。

如果父亲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给自己的孩子们多一些陪伴和温暖,多一些交流和沟通,用温情教育代替冰冷的军事化管理,他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他和孩子们的关系会亲近的多,而孩子们的表现也会远远超过他的预期。

-02-

好的教育,寓教于乐;好的教育者,亦师亦友。

影片中,玛利亚是个与众不同的修女,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她也充分展现了自己与普通老师的不同之处。

初到范崔普家,她反对用哨声代替孩子们的名字,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做法。而对于孩子们用青蛙和松果捉弄她,她宽容且平静的向孩子们表达了感谢。她认为喜欢游戏玩耍是小孩子们的天性,于是在向管家要不到布料的情况下,自己动手用旧窗帘给孩子们做了游戏服。她带着孩子们郊游,爬树摘果子,划船,教他们唱歌,表演木偶剧。她让音乐重新在这个家庭里响起,她的到来让这个原本死气沉沉的家庭重新焕发了活力。对于孩子父亲的条条框框,玛利亚始终坚持,他们只是孩子,她认为孩子们尽情的玩耍时根本不用怕会弄脏自己的衣服。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8)

玛利亚本身是一个天真活泼又快乐的修女,所以她才把这些孩子的童真和童趣看的如此重要。童年的时光,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迸发的时期,如果过多的给孩子们束缚,为孩子们设限,则会扼杀孩子们探索世界的信心和勇气。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9)

她总对自己说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而她,就是上帝为孩子们打开的一扇窗,在孩子们失去心爱的母亲后,玛利亚的到来为孩子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美好。玛利亚所给予的,正好是孩子们缺失的。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10)

大女儿和男孩约会后淋着雨从玛利亚开着的窗子里爬进来,而她也像朋友一样守护着这个青春期少女懵懂美好的感情。打雷的夜里所有小孩子因为害怕都跑来和她待在一起,她告诉孩子们害怕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喜欢的那些美好事物,比如小猫的胡须,雪落在自己的睫毛和鼻尖,女孩子们穿着白裙配着蓝绸带。郊游的时候她不解为什么眼前这些可爱的小孩子会喜欢恶作剧,而小孩子们回答只有这样才会引起爸爸的注意。男孩也告诉她,自己失落不会有人在意,所以才会假装坚强勇敢。最小的孩子连手指破了这样的小事也会告诉玛利亚,在他们的心里,玛利亚已经不仅仅是老师的角色,他们已经把她当成了最信任的朋友,甚至,她们已经对她产生了母亲般的依赖。因此,在玛利亚离开后,孩子们做游戏也提不起精神,整天闷闷不乐。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11)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精神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

片中玛利亚成功改善了父亲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让这个家庭重归温暖。她不仅改变了这个家庭,更有可能改变这些孩子的一生。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12)

也许雅斯贝尔斯的话乍读有些抽象,但这部电影却完美的诠释了这段话。观众们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想必对教育会有一番新的认知。在现实生活里,像玛利亚这样用爱去教育孩子们的老师实在是太难得了,但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亦或是学生本身,都应该明白,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03-

电影《音乐之声》展现给观众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关于爱与教育的典范,也许看过电影的很多已经有了小孩子的观众就会明白,陪伴和爱的缺失会让孩子形成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一味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提线木偶式的教育又会是多么的可怕。

《音乐之声》:音乐剧的治愈(这部片子里的爱和教育)(13)

《孟子·尽心上》有云:"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很久以前,古人已经提出了"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可见这种教育如此的令人向往,纵然是千年后的今天,关于如何追求好的教育仍然是经久不衰的命题,电影的好处就在于塑造出一个理想化的世界,然后朝着实现它的目标努力前进吧。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在爱里成长起来,接受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有着自己独特灵魂和追求的人。

-END-

作者介绍:小澈,一个爱旅行,爱电影,对世界的美好仍旧有很多期待的理想主义者。本文为原创首发文章,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抄袭或洗稿必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