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语文三毛散文(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

语文三毛散文(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在对一个人寻找自己职业梦想和寻找事业方向的时候,多去问问自己从小到大都崇拜过谁,至少三个,以及写明崇拜的理由,这里会对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会有“彩蛋”。4, 三毛的文字有趣顽皮,对于生活的那种热爱和好奇,对于陌生人很快建立情感联结的能力是我一直期望自己有的。1, 可以游历各个国家,擅长国际交往,这是一件很酷的事。2, 能把自己的游历和情感经历写成文学作品,还能那么畅销,名利双收,是很少人可以做到的,这是成功的表现。3, 我读的第一部闲书是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第一个接触到的作者,那个时候读闲书的时间很少且书的资源有限。

第一次读这本书,还是在高中时期,那个时候一直连读三毛系列文集,喜欢作者轻松简单的文字,又传达情感又呈现作者的有趣灵魂。在高中时代是流行出走文化的时代,三毛的作品非常受欢迎,虽然那个时候她已经不在人间。

现在再读看完《梦里花落知多少》才发现,除了其中的《荒山之夜》我是记得看过,更多的书籍中的内容都无记忆。

语文三毛散文(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1)

这次读完之后,产生一个疑问:为何从高中一直到现在都认为自己所崇拜的作家只有三毛呢?

这次读完之后,对这个疑问是这样回答的:

1, 可以游历各个国家,擅长国际交往,这是一件很酷的事。

2, 能把自己的游历和情感经历写成文学作品,还能那么畅销,名利双收,是很少人可以做到的,这是成功的表现。

3, 我读的第一部闲书是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第一个接触到的作者,那个时候读闲书的时间很少且书的资源有限。

语文三毛散文(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2)

4, 三毛的文字有趣顽皮,对于生活的那种热爱和好奇,对于陌生人很快建立情感联结的能力是我一直期望自己有的。

在对一个人寻找自己职业梦想和寻找事业方向的时候,多去问问自己从小到大都崇拜过谁,至少三个,以及写明崇拜的理由,这里会对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会有“彩蛋”。

从我的偶像这里,我发现,为何一直那么爱用文字表达的原因了。

在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时,我选择的是睡觉之前读它30-40分钟,在读这本书的前三十多页,我既然不想要继续阅读下去,竟然觉得文字无趣,像是作者为了完成编辑交代的任务,总在那里凑字。

语文三毛散文(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3)

还好我没有中途放弃阅读它,在读到写《不死鸟》《闹学记》才觉得原来一直喜欢的三毛作品的风格又出现了。

书籍的四分之三基本的色调都是黑色的,只有她在美国上学的那段时光的文字,才觉得原来的三毛回来了一些。

除了前面的一个疑问,自问自答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感慨。

这本书的前四分之三的文字都是阴郁的,因为三毛从未从荷西死亡的阴霾中走出来。而书中还有原来的她的影子,也就是一些生机和活力,更多来自于台湾亲人的情感寄托,尤其是自己父母对她的深层的爱的寄托。

讲到爱,大家的脑海里更多的是幸福,是快乐,还是害怕,或者其他感情呢?

写到这里,该说说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慨了。我们千万不要爱得太深,太深会难以自拔。不要过多寄情于物或人。

那么有文学素养,喜欢读书,又那么见多识广的三毛都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何况我们呢?

在这样的感慨之下,我就特别想要对爱这个词进行深究,我看到书里的三毛笔下的爱,觉得它更应该属于我们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情。

这个词语想做更多的认识,以前的认识源于心理学书籍里讲的情绪和需求,而这次对这个词语的认识从《黄帝内经素问》中更多去体味,似乎更能了解为何多年以后的三毛,似乎走出了阴霾,最后还是在1991年,选择自杀的形式来告别这个她热爱过的世界和人们。

七情六欲中的七情具体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灵枢•口问》中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些情感直接影响了的心神,进而影响了全身气血运行,也由此导致了气机紊乱:“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些情感伤及全身脏腑功能。

语文三毛散文(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4)

因为爱的太深,一旦失去了,原本人人都有的七情,她却用的过度。其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里其实更应该说的是: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这些情感在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体现最多的是,过多的忧思悲。

在三毛的作品《惊梦三十年》里写的:那时候的我,爱的是《红楼梦》里的黛玉,而今的我,爱看的却是现实、明亮、泼辣、一个真真实实现实里的王熙凤。这些文字和我再读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连在一起,就总感觉:这本书里的三毛把自己活成了林黛玉,虽然三毛本身的特质并不是黛玉的特质,但是这里的四分之三内容,却总感觉出一个黛玉来。

以上就是我再读这本书的收获和心得。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是三月二十五日,而刚刚我才知道三毛的生日是三月二十六日。正好以自己的这些文字来怀念我一直以来的偶像:虽然肉身离开人间很久,但是精神和作品一直永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