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长沙学院地址:长沙学院 长沙教育

长沙学院地址:长沙学院 长沙教育1972年9月,市革委会决定将师训班迁到本市南门外省粮食干校(现为湖南经济贸易职业学院),正式定名为长沙市师范学校。湘江师范学校二、历史沿革学校前身长沙学院的发展有三个源头。按照时间先后,分别是湘江师范学校及其长沙市革委会师训班、长沙职业技术师专及其前身长沙基础大学和作为职业大学的长沙大学。

一、概述

长沙学院地址:长沙学院  长沙教育(1)

长沙学院(Changsha University),简称长大,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涵盖文、史、哲、经、管、工、理、法、教育、医、农、艺术等12大学科门类,长沙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坐落在中部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位于浏阳河畔,广电中心附近。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占地约133万平方米,合210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586万元,图书馆藏书130万册,设有15个教学系(院、部),开办4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3640人。

二、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长沙学院的发展有三个源头。按照时间先后,分别是湘江师范学校及其长沙市革委会师训班、长沙职业技术师专及其前身长沙基础大学和作为职业大学的长沙大学。

湘江师范学校

1972年9月,市革委会决定将师训班迁到本市南门外省粮食干校(现为湖南经济贸易职业学院),正式定名为长沙市师范学校。

1974年1月,省粮干校急需用房,市革委会决定将市郊雨花亭银行干校(现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雨花校区)部分校舍拨给长沙市师范学校,与市委党校一同搬出省粮干校旧址。

1974年8月3日,因省教育厅决定恢复长沙师范学校,长沙市举办的长沙市师范学校改名为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校址定在南郊雨花亭原银行干校校址。

1975年2月7日,市委决定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由雨花亭迁往长沙县高塘岭市二十五中校址,即原长沙市四中分校校址(现属望城县)。

1978年,中央批准恢复望城县,因湘师迁高塘岭所住的校舍,原是望城县县委所在地,湘师面临再次搬迁。

1978年3月,湘江师范临时搬到坪塘市十五中学分校(现为长沙市岳麓实验中学)过渡。

1981年11月,湘江师范学校搬到长沙市北郊洪山庙新校址,至此,结束了学校历时十年搬迁七次的历史。

1994年8月,决定将长沙市湘江师范学校并入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湘江师范并入职业技术师专后,特殊教育师范部转至浏阳师范举办。

长沙职业技术师专(原长沙基础大学)

1978年7月,长沙市决定开办湘江师范大专班,首批面向长沙地区招收物理、化学、英语师范生,学校借用长沙市少年之家(现为长沙市少年宫)作为临时校址。

1979年1月11日,根据长沙市革命委员会长革组[1979]1号文件批准成立长沙基础大学筹建处。筹建办设在湘江师范大专班的临时校址内。

1979年2月7日,学校首批招收电子、机械类专业学生。

1981年底,长沙基础大学新校舍建成。学校地址定为长沙市洪山庙21号。

1982年初,湘江师范大专班与长沙基础大学职工和学生迁入洪山庙新校址,3月1日学生开始在新校址上课。

1994年8月,长沙市湘江师范并入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

1996年4月,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与长沙大学合并。

长沙大学

1983年9月18日,长沙大学正式开学。

1993年5月4日,长沙大学举行建校十周年庆典。

1995年6月13日,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并入长沙大学。

合并以后

1996年9月25日,合并后的长沙大学举行挂牌庆典。

2000年4 月10日,该校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专本沟通"教育。

2002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致函国家教育部,要求将长沙大学改版升格为本科学校。

2002年、2003年,市政府先后两次划拨学校用地1624亩,学校占地面积达到2130亩。

2004年1月,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该校实地考察长沙大学申本的有关事宜。

2004年5月19日,在长沙大学(专科)基础上建立长沙学院。学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长沙市为主管理的体制。

2004年9月,首批8个本科专业本科生1008人入校。

2005年,学校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截止2013年6月,学校已有35个本科专业。

三、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15个教学系(院、部),43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工学为主体,文学、艺术学、管理学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院系专业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计算机与应用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功能材料
法学院法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翻译
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物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音乐学院

音乐学
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

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学科建设

长沙学院地址:长沙学院  长沙教育(2)

长沙学院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已形成拥有4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市文化研究基地、1个市工程技术中心的学科建设格局。

省级“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
应用化学学科企业管理学科

校级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所在系部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语学院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名称所在系部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学院
行政管理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计算数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数学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983人,其中专任教师774人。教职员工中正高职称教师9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8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1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能手10人,省教学奉献奖2人。

创新团队

省级创新团队

湖南省高校“光催化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湖南省高校“高通量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科技创新团队

校级创新团队

长沙学院科学研究创新团队

长沙学院科学研究创新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5项,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296项,其中全国性一等奖35项、二等奖62项。2013年、2014年学校数学建模队连续两年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5年学校艺术设计系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以全国总排名第二的成绩荣获"全国优秀院校组织奖"。学校体育代表队参加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连续7届获全省学院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13年获全国高校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



大学生学习指导

省级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先秦文学

建筑材料

英汉翻译化工原理
电磁学公共管理学
旅游经营与管理

省级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翻译教学专业教学团队
翻译教学专业教学团队

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心
艺术实践教学中心

特色专业





教育部特色专业日语
省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金融管理与实务行政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
铁道车辆公路运输与管理物流管理铁道车辆
动漫设计

四、校园文化

校徽

长沙学院地址:长沙学院  长沙教育(3)

设计说明:

校徽红色部分的整体形态是一颗心形,其体现学院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的教育理念,其负空间是学院前身长沙大学的首字母C、D的组合。标志蓝色部分为翻开的书卷,表达了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其形态也像一只飞翔的翅膀,喻意每个学子都能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标志的环形部分源于印章的形态,中文校名使用书法体体现古典美,英文部分则表示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的取向。红色和蓝色标志为非对称圆形,体现学术自由理念。标志选取赤红,源于凤凰的火焰的颜色,具有生生不息的含义,体现了学院办学宗旨的传承。标志的蓝代表严谨的治学态度,色相上偏深的蓝也给人以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

校训

“力学笃行”

释义:"学"与"行",具有辩证关系,"学"是"行"的基础,"行"是"学"的归宿。"学"与"行"的统一,是哲学的基本命题,更是学校教育的要求。[18]

校歌

歌词

长沙学院地址:长沙学院  长沙教育(4)

长沙学院校歌

浏河水,水泱泱,萦绕我巍巍大学堂。朝迎江日读经史,夜伴涛声赋华章。朝迎江日读经史,夜伴涛声赋华章!读经史,赋华章。读经史,赋华章。感悟人生多沧桑,感悟人生多沧桑!浏河引得千江水,化作甘霖育梁!浏河引得千江水,化作甘霖育栋梁。

湘楚地,地茫茫,托起我巍巍大学堂。春上层楼描图画,秋为大地试新装。春上层楼描图画,秋为大地试新装!描图画,试新装。描图画,试新装,装点壮丽好江山,装点壮丽好江山!湘楚从来多俊杰,敢为华夏铸煌!湘楚从来多俊杰,敢为华夏铸辉煌。

校歌背景

这首具有进行曲风的校歌,是由原长沙学院校长李峻先生填词,由音乐家徐乐华谱曲而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