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礼记中庸经典名句(知止格物修身)

礼记中庸经典名句(知止格物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修身的根‬本性‬]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强调修身的‬根本性‬]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强调修身的根本性]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强调修身的根本性][以上由物格不断连续推论其功能、影响,从而渲染“物格”的前提性、条件性和重要性]古之[所以]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因为]先治其国。[所以]欲治其国者,[因为]先齐其家。[所以]欲齐其家者,[因为]先修其身。[所以]欲修其身者,[因为]先正其心。[所以]欲正其心者,[因为]先诚其意。[所以]欲诚其意者,[因为]先致其知。[所以]致知[因为]在格物。[以上由道德目标“明明德”不断连续溯因,从而渲染“格物”的根基性、重要性][因为]物格[所以]而后知至,[因为]知至[所以]而后意诚,[因为]意诚[所以]而后心正,[因为]心正[所以]而后身修,[因为]身修[所以]而后家齐,[因为]家齐[所以]而后国

礼记中庸经典名句(知止格物修身)(1)

大学[“大学‬”-君‬子‬、‬大‬人‬之‬学‬]‬之道,[“道”-路‬]‬在明[“明“-彰显]‬明德,[明德-如日如光的道德境界,‬是‬目标]在亲民,[“亲”-亲近,是‬态度]‬在止[“止”-达‬到、‬控制,‬是‬行为]于至善[完全、‬纯粹的善]。

[这是对君子‬、‬大‬人‬的道德(学)要求(道):1.目标是‬“明明德”,‬2.态度是“亲民”,‬3.行为是‬“止于‬至‬善‬”]‬‬

礼记中庸经典名句(知止格物修身)(2)

[因为]知止[所以]而后有定,[因为]定[所以]而后能静,[因为]‬静[所以]而后能安,[因为‬]‬安[所以]而后能虑,[因为]虑[所以]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对事物间的因果、顺序的认识很重要]

[以上是由道德行为“知止”进行的不断连续的功能推理,从而渲染“知止”的基础性、重要性]

礼记中庸经典名句(知止格物修身)(3)

古之[所以]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因为]先治其国。[所以]欲治其国者,[因为]先齐其家。[所以]欲齐其家者,[因为]先修其身。[所以]欲修其身者,[因为]先正其心。[所以]欲正其心者,[因为]先诚其意。[所以]欲诚其意者,[因为]先致其知。[所以]致知[因为]在格物。

[以上由道德目标“明明德”不断连续溯因,从而渲染“格物”的根基性、重要性]

[因为]物格[所以]而后知至,[因为]知至[所以]而后意诚,[因为]意诚[所以]而后心正,[因为]心正[所以]而后身修,[因为]身修[所以]而后家齐,[因为]家齐[所以]而后国治,[因为]国治[所以]而后天下平。

[以上由物格不断连续推论其功能、影响,从而渲染“物格”的前提性、条件性和重要性]

礼记中庸经典名句(知止格物修身)(4)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修身的根‬本性‬]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强调修身的‬根本性‬]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强调修身的根本性]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强调修身的根本性]

[本文实际上是在强调知止、格物(物格)和修身,它们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性、基础性、条件性的存在。知止,指知道善与恶的分界、界限。‬格物,指对事物天理、固然的规律、秩序的直观;与之相关的物格,即已经直观到了事物天理、固然的规律、秩序。修身,即个人的身心修养]

礼记中庸经典名句(知止格物修身)(5)

[以上《礼记》节选内容,呈现了理想化的道德实践路径:格物-致知(知止)-诚意⋯⋯明明德。因为格物、致知(知止)等是基础性的,所以得到了强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