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财经大学和天府学院哪个好?成都大学改为四川财经学院后
成都财经大学和天府学院哪个好?成都大学改为四川财经学院后1999年7月成都市正式作出“迁建成都大学、创造条件使成大重新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决定。2002年迁至十陵(现址)办学。2003年5月获批恢复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成都学院,停办本科专业20年后,学校终于身份回归。成都大学的发展也是风雨兼程,为了接受世界银行的贷款,1983年学校停办本科、只办专科;虽说资金充足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但自降段位之后又经历了35年才重新回到本科层次的程度大学,不知道是否会有后悔呢。1978年成都大学复名为四川财经学院,大学改学院总归觉得惋惜,以实力来说,不经过这一步直接由成都大学改名为四川财经大学或西南财经大学也是可行的;后来1985年学校再次改为西南财经大学,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个高校更名之后,当地有时可能会再次建立同名的高校,但中途通常都会间隔一段时间,比如“湖北大学1971年改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后,武汉师范学校在1984年改为湖北大学”、“西安医学院
成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名城,境内有很多高校,其中就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和成都大学,这两所学校前者是财经类高校的大神,后者是新兴的地方综合类大学,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它们,其实也有一定的关系:那就是西南财经大学曾有17年的时间叫作成都大学,有同名之谊的它们也成为成都高校之中特别的存在。
1925年始建于上海的光华大学,经历了内迁成都、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等阶段后,在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的时候,汇入部分院校以及系科,改为公立性质的四川财经学院;到1953年时,先后有17所西南地区院校的财经系科汇入,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又加上出身高贵,实力自然“历久弥香”。
四川财经学院在1960年时再次调整,分设为四川科学技术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这两所院校;话说从财经院校中析置科技学院,这也是难以复制的“迷之操作”呀。如果维持至今,也许就会多一所四川科技大学(四川科学技术大学)了。
二者并存的时间仅一年左右,1961年二校就合并为成都大学(非今日之成都大学),因此光从校牌来看,成都大学之名正好五十年。虽然从省名变成以城市命名,但作为省城成都也是金字招牌,而且由专业院校变成了综合类大学,这次合并更名也是极为成功的,学校实力、名气、历史兼具,改为大学也是实至名归。
1978年成都大学复名为四川财经学院,大学改学院总归觉得惋惜,以实力来说,不经过这一步直接由成都大学改名为四川财经大学或西南财经大学也是可行的;后来1985年学校再次改为西南财经大学,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一个高校更名之后,当地有时可能会再次建立同名的高校,但中途通常都会间隔一段时间,比如“湖北大学1971年改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后,武汉师范学校在1984年改为湖北大学”、“西安医学院先是更名为西安医科大学再与西安交大合并,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后来更名为西安医学院的时间间隔更久”,但这方面成都可以说既有魄力又有速度。
1978年12月再次创办了本科层次的成都大学(今成都大学),校址临时设于(今武侯区)黉门街,后又迁于花圃路、荷花池等地;前后两所成都大学基本上实现了无缝更替。
成都大学的发展也是风雨兼程,为了接受世界银行的贷款,1983年学校停办本科、只办专科;虽说资金充足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但自降段位之后又经历了35年才重新回到本科层次的程度大学,不知道是否会有后悔呢。
1999年7月成都市正式作出“迁建成都大学、创造条件使成大重新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决定。2002年迁至十陵(现址)办学。2003年5月获批恢复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成都学院,停办本科专业20年后,学校终于身份回归。
教育部批示:“首先在原成都大学的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的成都学院,撤销原成都大学的建制,但成都大学校名保留且不被其它学校使用。然后积极创造条件,俟条件具备后,再按程序更名为成都大学
升本后办学实力不断提高,先后成都教育学院(含成都师范学校、新都师范学校)、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含成都第二卫生学校、成都中医学校)、四川省成都幼儿师范学校并入等办学资源;特别是2013年8月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全部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入,使得学校突破了没有硕士授予权的局面。
2018年12月成都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获批,此时距成都大学成立已经四十年,自第一次停办本科也有三十五年,自升本为成都学院也过去了十五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