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的故事:老兵的故事摘自
抗战老兵的故事:老兵的故事摘自龙云回滇后,用28天时间,将手中的地方正规军6个旅及有关的武装组建陆军第六十军,以卢汉(彝族)为军长,安恩溥(彝族)、高荫槐、张冲(彝族)分别为182师、183师、184师师长,出滇抗日。六十军共有4万将士,其中彝族将士2.4万人,占总士兵的60%。1937年10月12日,六十军将士由军长卢汉率领在昆明巫家坝军营举行盛大隆重的抗日出征誓师大会,从昆明历经40余日的艰苦跋涉,步行到长沙、常德一带集结待命。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原属滇军,80%的官士兵为云南人,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是中国当时为数不多的法制武器装备的部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9日,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主动请缨抗战,蒋介石立即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军”番号。爷爷的伤残军人证和勋章遗失,我只能考证到军级而不能到团连级单位。图为爷爷唯一的戎马生涯照片,为抗美援朝时期,腰别手枪我猜应是连级以上干
找了个云南媳妇,过年到云南过的。老婆的奶奶80多了,爷爷比她大十几岁,早些年已经去世。一大家子看电视有个台在放《战将》,演的是韩先楚将军,不知谁说了句“爷爷跟着韩先楚打过海南岛”,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来了兴趣,因为和以前听说的有些出入,记录下来以方便日后考证。
被抓壮丁:老婆的爷爷出生在云南个旧老厂補东村,彝人,现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这个村子,只能找到老厂这个地名。在家里排行老二,家中还有个大哥,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大肆抓壮丁,按照“三抓一、五抓二”的原则,大哥结婚不长时间就被抓了壮丁,没办法,家里用没结婚的小儿子把大儿子换了回来,之后编入国民革命军六十军序列,具体哪一年已经不知道了,但是从这一年起爷爷和他大哥就此交叉走向不同的方向,一个当兵打仗,一个在家务农,人生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转折。
个旧因锡而生,因锡而兴,个旧的老厂也因锡而建。现在网上还能找到很多老厂矿区的老照片,我找了一些,不知道是否可以把别人的照片随意转过来,就把链接贴到下面好了。
爷爷的军装照
爷爷的伤残军人证和勋章遗失,我只能考证到军级而不能到团连级单位。图为爷爷唯一的戎马生涯照片,为抗美援朝时期,腰别手枪我猜应是连级以上干部。
大致经历:爷爷被国军抓了壮丁,抗战结束入越南参加日本受降仪式,后部队被蒋介石反动政府通过军舰走海路,从越南海防港出发,运到东北打内战,在长春起义加入解放军,在抗美援朝因伤复员。没提到具体哪支部队什么番号,也没提起打过什么战斗以及海南岛战役。当我听到打过海南岛的时候很吃惊,激起了我的考证欲。档案资料我肯定看不到了,过年期间和奶奶细聊,回来后这几天一直在网上搜索,大概把可能的方向都慢慢的写下来,自娱自乐的同时顺带也了解了解历史,以慰先辈
六十军抗战史
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原属滇军,80%的官士兵为云南人,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是中国当时为数不多的法制武器装备的部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9日,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主动请缨抗战,蒋介石立即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军”番号。
龙云回滇后,用28天时间,将手中的地方正规军6个旅及有关的武装组建陆军第六十军,以卢汉(彝族)为军长,安恩溥(彝族)、高荫槐、张冲(彝族)分别为182师、183师、184师师长,出滇抗日。六十军共有4万将士,其中彝族将士2.4万人,占总士兵的60%。1937年10月12日,六十军将士由军长卢汉率领在昆明巫家坝军营举行盛大隆重的抗日出征誓师大会,从昆明历经40余日的艰苦跋涉,步行到长沙、常德一带集结待命。
四万滇军千里驰援
1938年4月,六十军参加徐州大会战的台儿庄和禹王山战役,伤亡过半。后六十军因日军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即越南)而回滇南布防。
台儿庄战役,六十军为台儿庄大捷立下汗马功劳,旅长陈钟书少将战死。
滇军与敌军巷战
禹王山位于邳县戴庄境内,是整个邳县地区制高点,并与台儿庄遥相呼应,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坚守禹王山,钳制日寇近一个月,战前的禹王山主峰原来高126米,战斗中被炮火削减到124米。
禹王山
日军进攻禹王山
1942年5月,日寇从缅甸入侵滇西,龙云领导云南军民奋起抗战,于1945年1月收复滇西。由于滇西抗战及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国民党蒋介石的嫡系杜聿明、宋希濂、关麟征等部乘势进入云南,打破了由滇系军阀统治的云南这个独立王国。
越南受降始末
1940年8月,日军入侵越南,进占河内,滇越铁路这一中国对外通道完全被截断。60军(182、184两个师)回滇。云南省主席龙云迅速以此为基础,将其扩编为滇南作战军,卢汉为总司令仍兼第1集团军司令,万保邦任军长的60军为主力的第1路军,张冲所率领的4个云南暂编师为主力的第2路军,在中国境内滇越铁路以西布防;滇越铁路以东由蒋介石嫡系的关麟征第9集团军布防;由此形成了中国军队东西两翼、互为呼应的态势。
1945年3月,滇南边区总司令部再次奉命扩编为中国第1方面军,张冲指挥的4个云南暂编师改编为93军及1个特务团(团长为中共地下党员朱家壁,据奶奶说爷爷是朱家壁部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31日,卢汉通知入侵越南日军第38军团长土桥勇逸即派代表并携带驻越日军人员及武器等报告表册前来洽降。1945年9月8日晚,20万中国大军在卢汉的统一指挥下开始分数路向越南北部挺进。
1945年9月28日在河内举行受降仪式,印度支那北纬16度线以北的日军由中国军队受降。于1946年3-4月与法国交接北印度支那的防务后撤离。越共-越盟在越南北方得到滇军的扶植和武装,又缘滇军对法军接防的抵制和抗击,变“向法军交防”为“向法越联合部队交防”,得到发展壮大(那时很少有人料到会养虎成患还扰及南海),深远地影响了此后的印度支那战争和东南亚的历史进程。
插曲-中法海防冲突,炮轰法国佬:法国军队也在英国人的帮助下重返越南,按中法两国政府协议,准备将越南换防给法军。法军要求提前一天移交,中国军队未同意。二战中欺软怕硬的法军,居然调集了12艘军舰突袭,企图在海防市强行登陆。法国军舰率先向陆上的中国军队开炮,以为大炮一轰就行。孰知经过“二战”洗礼的中国军队,集中了山炮一通炮击,法舰一沉两伤,只能退兵求和。
滇军之所以全军入越,是受了蒋介石“长期托治越北、并交与云南管理”的利诱。因为争夺云南的控制权,以及龙云交结中共和西南实力派密谋倒蒋,蒋介石筹划去龙已有年,遂乘十余万滇军倾巢入越之机,发动兵变将龙云赶下台。在越滇军对昆明事变抄了滇军老巢情绪激愤,而国民政府改变初衷同意法国重返越北、要将无法回家乡的滇军调往东北内战,为滇军六十军日后在解放战争中起义埋下了种子
奶奶的经历
老婆的奶奶出生在蒙自一个苗寨,父母也被抓了壮丁,可能是当民夫之类的,不详。奶奶说她们属于花苗的一支,村子名称是苗语,说了我没记住。父母被抓壮丁,她被卖到个旧一户广东商人家中为佣,因不会做饭只是做打扫之类的事情,一直到云南解放才自由。而今民国粉们穿越回民国时候命运估计大抵如此吧
过年时候拍的苗族小妹妹,很可爱
蒙自碧色寨,电影《芳华》的取景地,过年去了人太多了。。。网上找个好点的照片传上来给大家看
云南解放后,奶奶脱离做佣人的家庭并参加农会。由农会选派进入护士培训班学习,因为聪明机灵,在三百多人的培训班竞争中留了下来,在蒙自医院当了护士,一个月有三块钱的固定工资,并且开始学习文化,学会了写字读书看报,其后又渐渐的当了一名妇产科医生。
起义改编、抗美援朝
1946年夏初,60军、93军奉调从越南海防开赴东北。1946年5月30日,60军184师师长潘朔端率部在海城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10月17日,滇军60军在军长曾泽生的带领下,在长春起义脱离国民党政府,加入解放军,60军作为第一支起义的国民党军队,对整个东北战局扭转起了重要作用,蒋介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滇军93军困守锦州,被解放军歼灭。
60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从1949年1月26日在吉林九台展开了政治整训,通过以士兵为主体的诉苦运动、控诉运动和阶级自觉运动,进行革命战争观教育、内部团结教育和政策纪律教育。政治整训结束时整个起义部队完全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10月,第50军进军鄂西,参加鄂西战役。11月,第50军转隶第2野战军,进军四川参加合围胡宗南集团的成都战役。
关于改编的过程,原50军政委高星耀同志之子高戈里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心路沧桑——从国民党60军到共产党50军》(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1950年10月25日,第50军开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战役。在第三次战役中全歼英军王牌中的王牌皇家重型坦克营,解放汉城。
被俘的皇家坦克营部分官兵
汉江南阻击战激战
在第四次战役中,18勇士夜袭水源,尤其在著名的汉江南阻击战中,用巨大的伤亡代价,在战争史上写下以劣势装备战胜世界头号强国军队的光辉战例。1955年4月,第50军从朝鲜撤军回国。后经过多次重组,一部分成为驻守在祖国西藏的某山地步兵旅,还参加过“9?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式。
冼星海写的六十军军歌
1937年12月13日,当南京沦陷之时,由云南各族妇女组成的60军战地医疗救护团从昆明出发,一路奔赴抗日前线,1938年初也紧随60军之后抵达武汉。
1938年元旦后,卢汉军长调遣医疗救护团到湖北纸坊军部,然后分头到各师团演剧、联欢、慰问官兵。卢汉特别关心战地医疗救护团,并邀请郭沫若、邓颖超、冼星海、田汉、史良和大学教授给他们讲课,指定平汉医院供其实习。在受训期间,请冼星海为60军谱写了《六十军军歌》,后来该歌被称为民国滇军《60军彝族将士抗日军歌》。
查到这里发现改编后的50军没有打过海南岛战役,这是怎么回事呢?为此特意询问了岳父,答复说爷爷长春起义后并没有继续在50军,应该是在政治整训的时候被混编入43军,之后和40军一起打了海南岛战役。但我查了43军没有参加抗美援朝,又为此询问,岳父说因为志愿军报名是个人志愿,爷爷报名之后编入40军开赴朝鲜战场。也不知道这种说法对不对,暂且记录下来吧。
抗美援朝全景记录(图)
43军
43军前身是东野6纵,该纵队一部前身为北伐的“叶挺独立团”。1927年南昌起义后由朱德、陈毅率领至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1933年6月,编为工农红军第1方面军第1军团第2师。长征中红2师强渡乌江,智取遵义,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抗战爆发后,红2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赴华北抗日首战平型关。
解放战争中,43军从东北松花江转战至海南岛。1950年3月到5月,该军做为主要突击力量,以木船为航渡工具,突破敌由陆海空军组成的“立体防御”,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解放海南岛。1952年11月,第129师师部与海南岛基地共同组建海军西营基地(现湛江基地)。1961年8月,43军番号撤销,部队改属海南军区。
1968年9月,广州军区重建陆军第43军。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43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张万年上将,1979年对越作战时任43军副军长兼127师师长。1985年整编后43军番号被撤消。
1977年全军大比武时,时任陆军43军第127师师长的张万年将军正在向战士作刺杀示范。
40军
40军:前身,主体是抗日战争初期鲁中军区和冀察热辽军区部队,还有一部分参加“秋收起义”“百色起义”的红军血脉。
第40集团军第191旅1营3连前身为“三湾改编”中组建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特务连。1927年10月,特务连在跟随毛泽东转进井冈山途中发展了8名党员。入党仪式由特务连党代表罗荣桓主持,毛泽东在连长曾士峨与副连长张宗逊的陪同下来到会场,并亲自率新党员进行了入党宣誓。
时任特务连党代表的罗荣桓同志
1945年9月,40集团军第119旅前身之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1旅第12团,占领了沈阳以南奉吉堡机场,缴获了日军第4训练飞行大队的46架飞机,并在本溪山区成功劝降以大队长林弥一郎为首的300余名空地勤人员,说服他们回到机场看管和维修飞机。这是我军唯一成建制俘获的日本空军飞行大队及人员。
1948年1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解放战争中,该纵队参与了第三次本溪保卫战与第四次临江保卫战,被誉为“旋风部队”。1950年4月改编的第40军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战役。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950年10月19日,第40军作为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渡过鸭绿江。25日,在云山、两水洞等地,痛歼了疯狂冒进之敌南朝鲜军第1师一部和第6师1个加强营,并生擒美军顾问赖勒斯,打胜了志愿军出国作战第一仗,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1年8月,经中共中央批准,40军与敌首战的10月25日,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第40军由朝鲜回国。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一部在温井西北两水洞追歼南朝鲜军
云南起义
卢汉完成接收任务后回昆明,于12月1日就任云南省主席职位,但在越南的滇军却被调往东北打内战,卢汉只带回一个营的兵力,成了光杆司令。1946年7月云南发生“李、闻惨案”,卢汉乘机重掌省府保安团和警卫营,蒋介石下野后以此为基础重建74军和93军,总兵力五万人。于1949年12月宣布云南和平起义,顶住中央军李弥、余程万的进攻,迎来解放。
卢汉率部起义后,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第38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广西直插云南,在滇桂黔边纵队的积极配合下,发起滇南战役,歼灭了国民党残敌,迅速解放了云南全省。
解放军进入昆明
起义布告
卢汉迎接陈赓、宋任穷
复员成家
云南解放后,奶奶脱离做佣人的家庭并参加农会。由农会选派进入护士培训班学习,因为聪明机灵,在三百多人的培训班竞争中留了下来,在蒙自医院当了护士,一个月有三块钱的固定工资,并且开始学习文化,学会了写字读书看报,其后又渐渐的当了一名妇产科医生,进入医疗系统。
爷爷也是在起义参加解放军后才开始认字学习文化的,复员具体是哪一年也不详了,应是抗美援朝时受伤没有参加后续战斗因伤复员。本来要复员在安东(今吉林省丹东市),但爷爷思乡心切,还是回到了云南老家,复员在云南蒙自专署公安处当了人民警察,其后还参加了金平剿匪,奶奶说那时候已经和爷爷认识在谈恋爱,剿匪的时候一个多月都没有音讯,非常的担心。从时间上看应该是1951年到1952年复员。
老婆爷爷在公安系统,奶奶在医疗系统,因为老乡介绍和平常的工作接触,产生革命友谊并结合为家庭生下三子一女。奶奶说看上爷爷话不多,但勤快,心眼好。那时候没有电话等通信方式,两个人谈恋爱的时候就是估计对方这个时候有空就去找对方,一起说说话吃个饭。吃饭也简单,可能就是一碗云南的米线。
爷爷奶奶两人合照,照片较老,可能为结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