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是哪所大学校友:李庄启示录 同济大学战时避难6年
林徽因是哪所大学校友:李庄启示录 同济大学战时避难6年空中俯瞰李庄古镇。1940年秋,一个落木萧萧、江水茫茫的季节,长江上游南岸的李庄,迎来了上万名特殊的客人。 他们是来自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社会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教育科研学术单位的学者和学子。为躲避日军的炮火,他们已经辗转多地、颠沛流离千里。在李庄,他们终于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那时的李庄,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金岳霖、陶孟和、李济、凌纯声……学术精英云集,群星璀璨。学者们怀抱着科学救国、学术报国的理想,在贫病交加中潜心治学,坚持文化抗战,创造出一批重要的开创性学术成果,一批令人景仰的学术大师同时成长起来
来源:8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惠小勇、黄卧云、黄毅
1940年秋,一个落木萧萧、江水茫茫的季节,长江上游南岸的李庄,迎来了上万名特殊的客人。
他们是来自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社会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教育科研学术单位的学者和学子。为躲避日军的炮火,他们已经辗转多地、颠沛流离千里。在李庄,他们终于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空中俯瞰李庄古镇。
自此时直至1946年陆续离开李庄,怀抱着科学救国、学术报国的理想,在贫病交加中,学者们在此潜心治学,坚持文化抗战,创造出一批重要的开创性学术成果,一批令人景仰的学术大师同时成长起来。
李庄镇现在已成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每年有4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探究在那个特殊的艰难时期,学者们何以能迸发出如此惊人的创造力,于今,仍有现实启示意义。
栗峰山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旧址。
往事回眸:江岸小镇成学术重镇
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汇流”于四川宜宾城区,顺江而下约20公里,李庄古镇临江矗立。因舟楫之利,自古以来,这里便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码头、商贸重镇和川南通往滇、黔的驿道。
明末清初,湖广一带的移民沿长江水系向四川各地迁徙,李庄成为移民的重要登岸之地,附近20多个乡镇的粮食经李庄装船,运销长江沿岸城市,同时运回食盐等分销各地。历经战乱后的李庄重现繁华,建起很多庙宇、祠堂、会馆、宅院。
1937年日本精心策划“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多地陷入战火之中。由逃难人群组成的两股迁徙洪流,一股从平津自北往南,一股自上海、南京一带由东向西,在长沙交汇之后又分别从不同的路线迁徙至西南地区。
同济大学迁徙至昆明经历了一条非常曲折困苦的线路。上海沦陷后,同济师生迁徙到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八步,最后通过越南进入云南,直到1939年春才分批抵达昆明,行程上万公里。
1940年,日军飞机对昆明的轰炸越来越密,同济大学决定再次迁徙,打算在大山环绕的四川寻找一个更为安全的地方。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也希望去“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得知同济欲迁川的消息后,有多名子女为中共地下党员的李庄乡绅罗南陔约请全镇名流开会,共商支持抗战、欢迎同济来李庄安顿之事。很快,李庄向同济发出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心怀为国家分忧、为民族解难,当时人口仅3000多的李庄镇,接纳了从昆明等地迁徙来的近10家教育科研学术单位的学者、师生及家属共1.2万多人。镇内各宫庙、会馆、祠堂、民间大院全部被清空,神像被请出,用以安置这些单位。全镇每一户人家,均住进了避难人员。
“九宫十八庙”成为同济大学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由湖广籍移民所建的禹王宫,为同济大学校本部所在地。张家祠堂,有两广总督张之洞手书“宏我汉京”牌匾,该处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迁驻,数千箱珍贵文物亦储藏于此。
李庄镇西南约5公里处的板栗坳栗峰山庄,是一处庞大的组合院落群,由张氏家族经几代人之力才建成。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安置在这里。史语所带来了从殷墟发掘的1.8万多块甲骨文龟片,20多万块陶片,以及大量的明清档案、古籍善本。
此时的李庄,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金岳霖、陶孟和、李济、凌纯声、董作宾、李方桂、劳榦……学术精英云集,群星璀璨。颠沛流离的学者学子们终于相对安定下来,教学和科研活动可以照旧如常了。“中华文化的薪火在李庄熊熊燃烧起来”,李庄一个历史陈列室里的图片上这样介绍。
默默无闻的“四川南溪县李庄”,变为赫赫有名的“中国李庄”,国外邮件只需写明“中国李庄”就能准确投送。李庄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后方四大文化中心之一。
一批令人景仰的学术大师也在李庄成长起来,为我国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建筑学、体质人类学等诸多现代学科的建构,做出了开拓性、奠基性贡献,梁思成被誉为“中国建筑科学之父”,李济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李霖灿被誉为“东巴文化之父”,童第周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凌纯声是中国民族学的开拓者、吴定良是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奠基人……
同济大学在李庄6年,培养了3000多名毕业生,许多学生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之材,如后来成为新中国院士的吴孟超、王守武、唐有祺、吴式枢、王守觉、卢佩章等。据不完全统计,从李庄走出去的学者、学生中,后来成为大陆和台湾地区院士的就有40多位。
“在李庄有一摞大师,每个人都可建一座丰碑。”宜宾市历史学会会长、宜宾学院退休教师常智敏教授说:“虽然已经远去,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精神是我们国家的永久财富。”
李庄中国营造学社大门。
启示一:科学救国、学术报国,治学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