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患者查验哪些内容(检护未来)
预检分诊患者查验哪些内容(检护未来)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但是还是要思考如下问题:这个政策的初衷之一就是想让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多起来,那省出来的时间干嘛呢?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这些宝贵时间去复习课内学习内容、阅读、社交、运动、娱乐、休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等。但一定会有家长不理解、也不相信、更不见得真能让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多起来。理由很简单:大家都那么"卷",谁敢"躺平"啊?不信,您就随便进入一个家长群或听听身边家长之间的聊天内容,基本就是孩子报了啥班?怎么提高学习成绩?等等诸如此类。作为父母,我特别能理解家长的怀疑、顾虑、丝毫不敢放松的心情,因为,很少有人敢或愿意拿自己孩子的前途去赌一把。孩子成才是家庭教育的共同目的。
家长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家庭教育分享的第九讲:
科学安排课外时间与手机合理使用
检护“未来”第九期--科学安排课外时间与手机合理使用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实施,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应该多起来了。大家是否注意到我用了一个词汇:“应该”。因为据我所知,虽然政策出台了,但有些孩子并没有获得这个政策带来的福利。
这个政策的初衷之一就是想让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多起来,那省出来的时间干嘛呢?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这些宝贵时间去复习课内学习内容、阅读、社交、运动、娱乐、休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等。
但一定会有家长不理解、也不相信、更不见得真能让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多起来。理由很简单:大家都那么"卷",谁敢"躺平"啊?不信,您就随便进入一个家长群或听听身边家长之间的聊天内容,基本就是孩子报了啥班?怎么提高学习成绩?等等诸如此类。
作为父母,我特别能理解家长的怀疑、顾虑、丝毫不敢放松的心情,因为,很少有人敢或愿意拿自己孩子的前途去赌一把。孩子成才是家庭教育的共同目的。
但是还是要思考如下问题:
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我想有两个:
一是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应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是大量盲目内卷造成不良后果的沉重现实。
简言之,目前相当一部分家庭的教育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造成了很多孩子们身心疲惫甚至不可逆转的后果,如不断攀升的近视率、抑郁检出率等。这个结果固然不是家长故意而为之,并且也有其他层面的原因。但,应该引起家长的警醒并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否应该调整了?毕竟孩子是自己的,家长是第一责任人,有了问题咱就得及时改正不是?孩子好,咱才好嘛。
有的家长说了,我当然希望孩子好,所以才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去培养他啊。这个想法没问题,但可能做法不一定合适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每天除了睡觉、吃饭之外,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您觉得自己会坚持多久?大部分人是不是很快就觉得烦了?况且,即使连轴转地工作就一定会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吗?我看,未必。因为人是需要休息的。
同理,孩子的学习也一样。
一方面
学习效率与学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比如有的孩子,从早到晚坐在那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那种不算啊)学习效率也不高的有吧。为啥呢?翻看之前我们说过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那期,您就能找到答案。再说了,天天坐着不仅对身体不好,也坐不住啊。
另一方面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有的孩子接受快,也有精力学习额外的内容;而有的孩子属于慢热型,课内的知识都未必能消化,再给增加点额外的内容,就会适得其反。
所以您首先得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啥类型,但无论是哪种类型,都不能不给她自由支配的时间。
我以自己孩子课外时间安排为例,小学阶段报了绘画班。有三点原因:一,从小就喜欢;二,精力允许;三,多学点东西没坏处。另外,她画画的时候特别安静、欢乐、投入,这个很重要。
人得有点爱好,不仅怡情,还可以打发时间啊。这一学就是六年,中间也参加了各种比赛,成绩不错,孩子挺享受。
小学一毕业就跟她说,这个班不能再继续了,原因还是三个:初中学习任务要重些、精力有限、也没打算将来从业。她同意。但直到现在,她闲来也愿意画几笔、做点手工,算是乐趣吧。
上了初中,报了课外辅导班(当时是允许的),想要成绩嘛。但第一个学期下来,一家三口商量后,停了。为什么?因为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特别不理想,至少与她的数学思维水平是不相符合的。这个时候,一般家长会有两个反应:一,怀疑孩子是不是没有认真学?二,换个辅导班或者再多报一个班。
而我看了孩子的成绩后也很着急,也有点生气(心里如此,但没有表现出来,憋着)。但还是冷静地看了她的卷子,发现错的是基础知识,再根据她平时在家的表现,推断出应该是在听课环节上出了问题。一问,果然如此。她自己说,因为上了辅导班,一方面,周末休息时间不够、没时间复习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既然在外面学了,所以学校课上老师刚讲,就觉得这个知识点课外学过,加上疲劳就恍恍惚惚错过了。实际上,虽然听了两遍,可每一遍都是囫囵吞枣。换言之,钱花了、时间搭上了,可效果一点不好,孩子也非常烦、累。
既然原因找到了,我就说,那课外辅导停了吧。孩子很高兴,可孩子爸爸却发表了反对意见。他说,大家都补课,咱们不补行吗?再说了,本来就没考好,不补不会更差?
听了他的想法,我也有点动摇。咱也不是初中老师,也没教过课,万一不补课,成绩上不来怎么办呢?这个结果谁也不愿意接受。纠结了好一会,我的专业心理学知识发挥了作用,咱不仅是知道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人,还体谅孩子爸爸的心情,于是我说,咱们就实验一个寒假和一个学期。如果效果不好,再补也来得及,刚刚初一上学期嘛。这样,三个人基本达成一致:
1. ♥周末、假期不补课;
2. ♥(前一晚与以往一样正常入睡,第二天)睡到自然醒,起床后先做作业,然后复习,最后有时间就自己找题做(家里有练习册);
3. ♥上述任务完成了,可以阅读、画画、跟同学出去玩(这个活动不多,因为其他孩子没有时间玩,多半是假期才行)等自由活动。
4. ♥ 每周末上一次电脑,不超过两个小时。
结果--大家猜猜看?
因为有充足的睡眠、有自己的娱乐时间,孩子很放松、也很欢乐;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与调整学习内容与节奏,不再被动地追赶某个人。
一学期下来,数学成绩上来了。
这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是否参加课外辅导的做法,从初一开始直到上大学都是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段经历必须单独讲,就是刚上高中的时候,有一科成绩也不理想,补了一小段时间。后来,孩子自己要求停,她的理由是:最了解我学习状况的人是我自己,补课不适合我。我还想跟以前一样,睡眠充足,自己刷题。(插一句,文科生,高考数学146。证明她说的、做的都对。)
好吧,人家说的有道理,咱还省钱了。挺好。(其实心里也打鼓,万一不行呢?)
可转念一想,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了。这个是重点。父母既然不能一直包办代替,索性早点让她自己选择、自己担当。这样才能长大。孩子长大了,我们才敢老,也可以轻松养老了。再说了,人生就是实验的过程,不到生命的尽头谁也不敢说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即使家长因为怕孩子失败,才替孩子做各种规划,也不能保证孩子100%不失败。
走捷径、不走或少走弯路,不过是家长们的一个美好愿望罢了。千万别把它当成人生目标。
总是替孩子考虑,不给它们试错的机会,就是在剥夺孩子长大的权利,这有违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有后患啊。
为什么如今“emo 、佛系、想躺平、想摆烂”的孩子越来越多,因为家长太“强大”,难以超越,既然“我的人生我都做不了主”,那就不抵抗了。
近几年来,我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发现,未成年前被父母强制安排发展路径的成年人,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案例越来越多。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注意。
反过来,过去“穷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能早当家?因为现实告诉孩子们:只能靠自己才能摆脱贫困。不想贫困就努力改变,不想改变就接受贫穷的现实。
说到这里,有的家长可能又有疑问:难道说我们不管孩子就对了?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当然要管,但不能瞎管。比如,课外辅导可以有,但一定要看适合与否。
记得有一次去某中学做讲座,讲座前在操场上,偶然听到走在前面两个家长的对话:
“孩子期末考的怎么样?”
“不好,尤其英语考得格外不好。我也辅导不了,打算假期给孩子报个英语辅导班。”
... ...
听了这个对话,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我问了在场所有家长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孩子需要课外辅导?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大家都参加的我们就参加。”
"成绩不理想的。"
“听老师的意见。”
... ...
这里似乎没有孩子的心声。
听老师的对,因为人家是专业。(这里不包括职业操守不高的极少数老师,如以通过补课达到挣钱目的的,还不好好讲的。)
但还应该听听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学有余力或者有意愿、有自己的兴趣点,最好不过了。这一类课外辅导效果是最好的,如我女儿学画画。
可是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孩子是被动课外辅导,不信您去一些课外辅导机构看看孩子的学习状态,就知道我说的对不对。用孩子自己的话讲:我在给父母学习。
所以关键的是,我们得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比如刚才那个英语没考好的孩子。什么原因没考好?
考场上紧张了?那应该帮助孩子调整考试心理。
单词量不够?那就再督促孩子背诵单词。
语法不通?咱们也讲不明白。那还真得找专业人士。但一定找适合的对象。比如有的老师很有名,可孩子不喜欢、不适应,那就不必了。我倒觉得现在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不少,与孩子们的年龄接近,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学习方法不对?读的少了?习题做的不够量?那就改变学习方法啊。
……
总之,挣钱不易,不要随便花:课外辅导要有针对性,不能人云亦云。
花钱了效果又不好的,咱就改,行吗?不然,钱花了,孩子挺累,家长就更焦虑了。
说到这里,关于如何安排课外时间的建议,主要就是看看自己家庭与孩子的实际情况。
接下来,
我想再单独说一说
让家长感到头疼的
手机使用问题。
首先不让孩子接触手机不现实,今天的手机几乎是必需品,功能众多,离了它还真影响生活、工作、学习。
当然,家长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手机使用不当,确实会有如下后果:
1.☞使用时间太长,会损害健康、耽误学习等;
2.☞观看内容不当,学坏了;
3.☞依赖了、上瘾了,出现身心障碍。
……
上述后果表面上是手机的问题,实际上是孩子的认知水平、规则感、自控力不够,心理需求在现实中不能得到满足等主观原因所致。
因为,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工具使用不当都会产生上述后果。
手机与当年的“早恋”一样,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成了“背锅侠”。
所以,手机要用,但怎么用有说道。
一,还是反复说了多次的“家长榜样”与“家庭氛围”问题。
手机有学习、交流、娱乐等功能,家庭也有这些功能。如果家庭成员关系良好,互动经常化,没事一起玩耍、运动等,手机的上述功能就可以部分被替代。在没有手机时代,我们也照常学习、交流、娱乐不是?如果您去某宝看看,就会发现娱乐的玩具多去了。以我家为例,今年春节,为了让孩子们少看一会手机、增加家庭成员互动的机会,我和姑娘提前在网上选了一个1000片的拼图。过年三天乐,全家人轮番上手,终于完成了作品。目的就是一个,只要我们努力想就一定可以找到娱乐玩具、途径。
如果家里书多,而且都是孩子能看的、爱看的,孩子看书的几率就大,看手机的几率就小。
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经常看书、少看或不看手机,孩子也就没机会跟家长要手机看。
二,关于手机使用,要提前制定规则并执行。
规则可以一起制定,家长与孩子充分发表观点,如可行的要,不可行的定了也没用;为什么要定这个规则,要讲透彻;如果违反了规则,如何处罚;上网可能遇到的不安全事件以及如何应对要提前告知等。规则一旦制定,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随父母心情、孩子表现好坏而改变。正所谓防患于未然。
三、尽早发现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这点对将要做父母或刚做父母而言最重要。
孩子如果从小就有良好的兴趣、爱好,成长中痴迷于游戏的可能性就小。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很难爱这个又爱那个。
对于使用手机已经有了依赖或成瘾苗头的孩子,最忌讳的就是一味地讲道理、武力相向、破罐子破摔或“有病乱投医”。此时孩子的心理、生理因为受到长期不当使用手机的影响,极可能处于非正常状态,是很难听进去道理或进行有效自我控制的。因此,建议家长最好求助专业人士,在听取并执行建议的同时,一定要保持信心、耐心。依赖手机绝不是一天造成的结果,摆脱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还有一类家长,一旦找到专业人士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恨不得把孩子送到人家那里,最好等孩子“好了”,再送回来。这也不可取。孩子的问题是在哪里产生的就应该在哪里解决。大量的研究表明,脱离实际生活环境是无法真正摆脱手机依赖或成瘾问题的。另外,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很容易上当受骗,还可能延误孩子问题解决的时机。
通过与专业人士的详细沟通,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手机满足了孩子的哪些心理需求?社交?价值感?逃避?娱乐?减压?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一点一点满足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这点特别难,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改变这一现状,对于一个学生而言,价值感就难以体现,怎么办?那就一定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即使成绩没有提高或者下降了;还要看到孩子的其他优点并经常跟他谈及这些优点。这样,就有可能一点一点重新树立他的价值感、自信心。再比如,孩子可能以往就有一些问题没解决或者被掩盖了,如学习习惯不好、贪玩、自控力比较弱等等,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任务加重,这些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如果再贪恋手机,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通常家长会觉得玩手机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而实际上,却是上述问题没解决的 “后遗症”。
这时候,就要先慢慢解决习惯问题、自控力问题等,而学习成绩的事情只能先放一放了。家长可能还有顾虑,时间不等人啊。时间确实不等人,但也存在欲速则不达的情况。该走的弯路就得走,不然早晚都得还,越早解决越好。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本义是科学的教育要尽早。如是非观、规则感、好习惯与好的爱好等的教育与培养,远比追求成绩更重要,这就是科学。
我们今天的教育分享就先到这里,希望能带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启发。下一期的话题是:从课外时间安排,谈合理使用手机。让我们共同期待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