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爆米花为何爆炸(模仿网红模仿)
易拉罐爆米花为何爆炸(模仿网红模仿)从8月22日下午救护车送到医院以来,我女儿一直在ICU呆着,我们也只能每天下午三点进去看一眼,昨天下午做了5个小时手术,推出来的时候看了一眼女儿,手术完又直接送回了ICU。”哲哲爸爸告诉记者。哲哲和小雨都因爆炸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哲哲烧伤面积更是高达96%。哲哲姐姐介绍,妹妹被医院诊断为 特重度烧伤,目前仍在ICU接受治疗,尚未脱离生命危险。用料简单,制作方便,两个女孩动心了,于是她们在家中找到视频中提到的材料,开始了自制爆米花的实验。然而,原本以为马上能吃到美味爆米花的两个女孩,却被突然的爆炸炸伤。家属事后在事发现场拍摄的视频显示,地面上一片狼藉,留下两个女孩制作爆米花用到的剪刀等工具,地面上还有已被烧黑的易拉罐和点火用的卫生纸。受伤较轻的小雨还原了爆炸过程,原来,两个女孩第一次将酒精点燃后,玉米没有变成爆米花,在火还没灭的时候,两人又二次向易拉罐中倒入酒精,并最终导致了爆炸。据了解,哲哲
中国小康网讯 近日,“2少女模仿‘易拉罐自制爆米花’,酒精爆炸一人特重度烧伤”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最新消息是,特重度烧伤的少女哲哲昨日(9月5日)去世了。多平台均有类似自制视频,并且大多没有相关安全提示。消防专家表示,未成年人应远离酒精等易燃液体,不要模仿网络上一些新奇视频。
少女模仿易拉罐自制爆米花视频被严重烧伤
8月22日下午,山东枣庄市中区永安乡梁辛庄村14岁女孩哲哲到邻居小雨家中玩,两人在手机上看短视频时,发现一博主在教如何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
这段15秒的视频中,一女子将剪开的易拉罐放在铁制架子上,里面放入玉米和黄油,下面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玉米受热膨胀,一颗颗爆米花从易拉罐中蹦出。
用料简单,制作方便,两个女孩动心了,于是她们在家中找到视频中提到的材料,开始了自制爆米花的实验。然而,原本以为马上能吃到美味爆米花的两个女孩,却被突然的爆炸炸伤。
家属事后在事发现场拍摄的视频显示,地面上一片狼藉,留下两个女孩制作爆米花用到的剪刀等工具,地面上还有已被烧黑的易拉罐和点火用的卫生纸。受伤较轻的小雨还原了爆炸过程,原来,两个女孩第一次将酒精点燃后,玉米没有变成爆米花,在火还没灭的时候,两人又二次向易拉罐中倒入酒精,并最终导致了爆炸。
据了解,哲哲与小雨俩人是要好的朋友,事发当天,哲哲去小雨家玩耍。事发时两个孩子的家长都不在家。哲哲姐姐说,事情发生后是邻居第一时间跑来通知她的,于是她跟随邻居赶到小雨家,一看到妹妹的情况,赶紧给爸爸打了电话,就跟着救护车去了医院。
哲哲和小雨都因爆炸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哲哲烧伤面积更是高达96%。哲哲姐姐介绍,妹妹被医院诊断为 特重度烧伤,目前仍在ICU接受治疗,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从8月22日下午救护车送到医院以来,我女儿一直在ICU呆着,我们也只能每天下午三点进去看一眼,昨天下午做了5个小时手术,推出来的时候看了一眼女儿,手术完又直接送回了ICU。”哲哲爸爸告诉记者。
“爸爸,我会死吗?”“姐姐,我毁容了吗?放心吧,我会挺住的!”这是刚送进医院,稍有点清醒时哲哲问姐姐和爸爸的话。哲哲爸爸说,当时女儿问完这句话,心里特别难过,但还是安慰女儿说不会的,都会好起来的,“只要我的女儿不放弃,倾其所有我也会救她的。”
哲哲姐姐告诉记者,前期治疗已经花费了10万元左右,而哲哲受伤严重后续仍需要长期治疗,医疗费仍有很大缺口,目前家属已经在筹款平台发起筹款。
类似视频大多无安全提示
哲哲姐姐表示,短视频平台作为监管方,对这类较为危险的视频没有安全提示,应对妹妹的烧伤负有一定责任。记者发现,哲哲模仿自制爆米花被炸伤后,她当初模仿的视频已经被下架。记者在该平台以“易拉罐爆米花”为关键词搜索,已经找不到类似视频。
而在其他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的视频仍然有不少。记者注意到, 除了哲哲模仿的酒精灯,还有博主使用蜡烛、小型燃气瓶等工具,而这些视频大多没有安全提示。
手工制作类视频是不少短视频平台的重要品类,因其制作新奇、操作简单,引发不少网友观看甚至模仿。记者搜索后发现, 类似易拉罐制作爆米花这样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视频还有不少,包括用易拉罐自制酒精灯、自制酒精炮、易拉罐烤炉等等,这些视频大都也没有安全提示。
专家提醒:未成年人应远离酒精等易燃液体
哲哲姐姐告诉记者,该博主的视频中并没有安全提醒,也没有标注酒精使用相关提示, 两个女孩不会判断,使用的是一桶重约2斤的酒精,浓度高达90%以上。
一位消防领域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根据现场视频和家属提供的信息,两位女孩应该是在二次倒酒精的过程中遇到明火,发生了爆燃,酒精受爆炸冲击散落在女孩身上,因为酒精量大、浓度又高,才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他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下扑救难度大,如果家中备有灭火毯,能尽快盖在孩子身上,灭火效果会好一些。
消防专家表示,包括酒精、汽油在内的易燃液体非常危险,遇火极易燃烧或引发爆燃。
短视频内容多为摆拍,制作者为吸引流量,往往会通过一些新奇好玩的“创意”来引发关注。孩子缺乏对危险的判断能力,容易被吸引、模仿,家长要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要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以免发生危险。
事件引人深省
毋庸讳言,该案是多因一果,在此过程中,孩子家长可能并未全然尽到监护义务。他们有无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贯穿到日常生活中,也值得思忖。但考虑到农村家长或外出务工或忙于干农活、无暇盯紧孩子的现实情景,反思显然不能仅停留在监护人尽责上——悲剧发生链条上其他环节的责任失守,也需要梳理。
值得一提的是,涉事网红博主制作的,主要是创意类视频,内容多是在办公室里制作美食,脑洞极为清奇;她制爆米花时,用的是安全系数较高的酒精灯,而俩女孩则是直接倒高浓度酒精……这些情节,或许会影响短视频制作方与播出方的责任比例认定。
但即便如此,无论是涉事博主还是平台,都不可卸责,而应对此加以省思:以短视频平台为例,如今国内头部平台已推出了青少年防沉迷模式,也有对在用户界面显眼位置“不要模仿”的风险提示,但此事也留下了疑问——它在危险动作的风险系数评估上有没有全覆盖,风险提示方面有没有遗漏?
自打短视频嵌入民众生活以来,不少平台上就出现了不少教做饭、教化妆、展示生活小技能、玩创意的作品,不少作品有足够的原创性和学习价值,但与之相应的安全和规范也需要强调。要知道,此类垂直类作品本身就带有“教”的性质,天然对“学”的一方负有责任——博主和平台,都是责任方,都应顾虑到视频可能带来的影响。
将安全风险提示之类的工作做精做细,规避伴随着“有偏差模仿”而来的风险,是平台和博主们应做的功课,而非附加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