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选择埋在十三陵?朱棣为什么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修很多殿宇
朱棣为什么选择埋在十三陵?朱棣为什么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修很多殿宇武当山现存的主要历史建筑都是明代永乐年间建造,或是修复扩建的,位于天柱峰的金顶是最为著名的一处。金顶太和宫以坐西朝东的金殿为中心,以紫金城南天门为中轴线,体现了皇权与神权的完美融合。朱棣在位期间,皇家大兴土木,北京的“紫禁城”拔地而起,为了表示对玄武帝酬谢,大量富丽堂皇的宫观也耸立在了两千多里外的武当峭壁之巅,历史学家称为“北修故宫,南建武当”。明代的皇帝一直希望找到民间传说中的奇人辅佐,以证明他的君权神授。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二百多年的明王朝皇室从未放弃寻访张三丰,但始终未见真人。永乐三年起,朱棣六次遣人四处寻访张三丰。听说张三丰曾经在武当山黄山城结庵授徒,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特意在原址上为张三丰兴建了一座名为“遇真宫”的道观。在多次追寻以失望告终后,朱棣用另一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心。坐北朝南的遇真宫所在位置地势平缓,是道家梦寐以求的风水宝地。辉煌时遇真宫里共有200余间
编撰|佳音
张三丰,名张全一,字玄玄,号三丰。辽东懿州人,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史载,他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或三五日一餐,或两三月一食;高兴时穿山走石,疲倦时铺云卧雪,“人皆异之,咸以为神仙中人”。
据张三丰自述中记载,他曾任中山博陵县(今河北定县境)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他曾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明朝初年入武当山修炼,拜玄帝(真武大帝)于天柱峰,并在展旗峰北结草庐,供奉玄帝香火,另在黄土城卜地结草庵,名“会仙馆”。后离开武当,居陕西宝鸡金台观,不久入四川见蜀献王朱椿,后复入武当,云游襄汉。
张三丰不仅内丹造诣甚深,而且武功高强,兼擅拳剑。明清以后武林多称张三丰为武当内家拳、太极拳创始人。经历代宗师的继承发展,武当武术成中华武林的重要流派,逐在民间传播,影响深远。
明代的皇帝一直希望找到民间传说中的奇人辅佐,以证明他的君权神授。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二百多年的明王朝皇室从未放弃寻访张三丰,但始终未见真人。永乐三年起,朱棣六次遣人四处寻访张三丰。听说张三丰曾经在武当山黄山城结庵授徒,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特意在原址上为张三丰兴建了一座名为“遇真宫”的道观。在多次追寻以失望告终后,朱棣用另一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心。
坐北朝南的遇真宫所在位置地势平缓,是道家梦寐以求的风水宝地。辉煌时遇真宫里共有200余间殿宇道房。遗憾的是1935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山洪让百余间房屋被淤泥埋没,变成一片平地。
除了对仙人的寻访,明成祖朱棣还谎称,自己是玄武神的化身。明朝高岱《鸿猷录》里记载,燕王朱棣举兵造反时,突然天色变阴,一道光从天照下来,从天通到地下。朱棣仗剑披发,头发打散,手里拿着宝剑,三军以为真武神下凡,齐声欢呼,朱棣为起事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
朱棣在位期间,皇家大兴土木,北京的“紫禁城”拔地而起,为了表示对玄武帝酬谢,大量富丽堂皇的宫观也耸立在了两千多里外的武当峭壁之巅,历史学家称为“北修故宫,南建武当”。
武当山现存的主要历史建筑都是明代永乐年间建造,或是修复扩建的,位于天柱峰的金顶是最为著名的一处。金顶太和宫以坐西朝东的金殿为中心,以紫金城南天门为中轴线,体现了皇权与神权的完美融合。
为了凸显位于金顶太和宫中的金殿,明朝时金殿两旁没有如今的配殿,金殿独自屹立在天柱峰顶一块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石筑平台之上。整个金殿是古代工匠们仿照土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用三千多个金属铸件,三万公斤纯钢和几十公斤黄金,共同拼接而成。他们把金子镀上去,把金跟水银做成金汞漆合金,涂在构件上面,然后加火,把汞化掉,只剩下金贴在上面,这种复杂的工艺已经失传。
这座金碧辉煌的铜铸鎏金大殿如今仍熠熠生辉,它的屋顶采用皇家专用的重檐庑殿式,与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形制相同,如此高规格的建筑全国仅此一座。殿内神像、供器、几案均为铜铸镏金,这些铜像,基本上都没有生锈,呈现紫铜色。
金殿里,玄武神像前的那盏“长明灯”,据说从1416年开始点燃,近六百年间不摇不摆,不大不小,总是在金殿中发出均匀的光,无论狂风暴雨,不管电闪雷鸣,从未熄灭。这一切不是因为传说中的“避风珠”,而是源于金殿通体密不透风,古代工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至今让人匪夷所思。
为了完成永乐皇帝“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的设想,环绕天柱峰顶端还修建了城墙,取名“紫金城”,紫金城城墙全部为巨石依岩筑成,每块石条重约一到两吨。古代工匠们用糯米煮汁,拌和石灰粉为浆,但整个建筑中却不见灰浆,这是非常高超的技法,俗称“干摆”。周长344米的紫金城,所耗费的石料达千万吨,施工难度远远超过平地修建的故宫。工程历时五年完成,居险临危却又坚固稳重,犹如一道光环围绕武当金顶,让人叹为观止。
据统计,明永乐十至二十二年(1412-1424年)朱棣役使近30万军民工匠,耗时13年,在武当山崇山峻岭间修建了金殿、紫霄、南岩、玉虚、五龙、遇真等33处宫观建筑群,修建殿宇房屋约8000间。由朝廷钦选的各地各派道士四百余人来到了武当山,以张三丰为核心的武当武术派逐渐形成,它和少林武术一起奠定了中华武术“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地位,武当山成为了集建筑、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天下第一名山。
自明成祖以后,武当山成为明皇家庙观,敕封为大岳,武当傲然于五岳之首。朝廷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立法保护道教,派军队守护山林,遣流徙犯人开垦山田,供奉庙观,封8宫住持为正六品官员(即地市级官员)“设官铸印以守”。至此之后,明代新皇帝即位,都尊武当山为“祖宗创业栖神之所”,照例派钦差到武当山祀告,派内官任武当山提督,敕免其一切课税杂役,专一从事宫观维修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