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有多强,历史上的周瑜之死另有原因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有多强,历史上的周瑜之死另有原因周瑜与诸葛亮3.“三气”周瑜:第三次更是显得毫无依据了,因为周瑜并不是死于攻打荆州的战场,而是死于征蜀的备战中,二者完全不相关。新三国中的周瑜1.“一气”周瑜: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第二年就是建安十四年,而这一年周瑜正带兵与合肥的曹操较量,怎么又会率兵攻取荆州?况且此后的建安十五年刘备还向孙权要领地以屯军。《三国志》相关传记与《资治通鉴》均无片言记载周瑜袭荆州之事。那么这件事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2.“二气”周瑜:刘备娶孙权妺是建安十四年,刘备返荆州发生在建安十五年。虽然在刘备留置东吴的期间,周瑜与吕范均劝孙权看住刘备,让其死在所谓的“温柔乡里”。但考虑时势,孙权未予取纳,终至放虎归山。但对此事,决定权并不在周瑜身上,所以他并没有什么好气的。

周瑜

(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有多强,历史上的周瑜之死另有原因(1)

新三国中的周瑜

1.“一气”周瑜: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第二年就是建安十四年,而这一年周瑜正带兵与合肥的曹操较量,怎么又会率兵攻取荆州?况且此后的建安十五年刘备还向孙权要领地以屯军。《三国志》相关传记与《资治通鉴》均无片言记载周瑜袭荆州之事。那么这件事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

2.“二气”周瑜:刘备娶孙权妺是建安十四年,刘备返荆州发生在建安十五年。虽然在刘备留置东吴的期间,周瑜与吕范均劝孙权看住刘备,让其死在所谓的“温柔乡里”。但考虑时势,孙权未予取纳,终至放虎归山。但对此事,决定权并不在周瑜身上,所以他并没有什么好气的。

3.“三气”周瑜:第三次更是显得毫无依据了因为周瑜并不是死于攻打荆州的战场,而是死于征蜀的备战中,二者完全不相关。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有多强,历史上的周瑜之死另有原因(2)

周瑜与诸葛亮

如果周瑜不是被气死的,那么他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说法,各位看官请看:

一.取蜀途中进退两难气急而死

这种说法见于《三国志平话》。在《三国志平话》里周瑜取蜀是认真的,没有假道伐虢,不过取蜀途中刘备在前面堵截,张飞又在周瑜身后把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好多城池都夺了过去。面临进又进不了回又回不去的境地,周瑜病气交加,在走到西蜀的“巴邱”时再也走不动了,他向鲁肃哭诉临死见不到爱妻小乔的苦处,还要担心自己死后尸体怎样运回吴地,最后只能请故人庞统帮忙,在周瑜死后设计骗过诸葛亮,才把遗体运回了吴国。

二.因水土不服而死

有人说周瑜因在长江流域的巴丘水土不服而死,但是这一说法有明显的漏洞,因为周瑜善于水军,赴京领诣孙权与江陵驻地之间也是乘船东西旅游,根本不会消耗体力,而且周瑜在江陵一带还苦战很久,如果水土不服,那么在他进入长江流域时就该死了。

三.中途病逝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记载:“(周)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这是说周瑜病死在了半路上。按照孙权册封周瑜为南郡太守,屯聚江陵,周瑜事先曾诣京晋见孙权上策取蜀来看,由东到西的地理位置为吴郡、巴丘及江陵,周瑜离开孙权后,经过洞庭湖畔的巴丘还没到领地江陵就半途身亡。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有多强,历史上的周瑜之死另有原因(3)

周瑜

四.旧伤复发而死

不管是《三国演义》所言:“箭疮复裂,地于马下”,或是《三国志平话》所称:“周瑜言罢,金疮气破”,指的都是周瑜因围攻南郡时,受到箭伤,事后未能痊愈,或者带有破伤风,也许矢镞喂毒所致,导致风湿性或支气管病变等。若再加上一次的意外,即使喝水噎梗的小状况,也可使旧症复发而致死。

五.旅途中偶得暴病而死

古代医术尽管有不少高明者,但毕竟是个没有发明抗生素的年代,对一些病症的诊疗实在有限,故而周瑜在讨伐曹操的途中,不幸暴病,“以至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无损有加”,使得一代名将周瑜就这么简简单单、快快速速的病死了,以致给刘备留下了一片新天地,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猜想,我们只能在“使周瑜不死先主无处所已”的感慨声中为他沉默致哀了。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有多强,历史上的周瑜之死另有原因(4)

周瑜

可见,周瑜并非气量狭小之辈,有资料显示,历史中真实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吴主孙权曾评价周瑜:“瑾有王左之资,雄烈胆略兼人,言议英发。”《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评价周瑜:“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然而因为周瑜的早逝,没有建立太大的功绩,也无法扭转东吴偏安一方的状况,实在遗憾。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有多强,历史上的周瑜之死另有原因(5)

周瑜和诸葛亮

欢迎关注:老程论三国

一起探索不为人知的历史知识

喜欢记得点个赞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