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上联(唐朝诗人李贺上联)
诗鬼李贺上联(唐朝诗人李贺上联)在南宋有一位史学家叫作高文虎,他参与修订过四朝国史,对于历史典故极为精通,于是写成了一部书《蓼花洲闲录》。在《蓼花洲闲录》中记载了这么一件关于对联的趣事,北宋的书法家石延年非常喜欢喝酒,被人们称为“酒仙”“酒鬼”“酒怪”,等等。后世人们对于对联的应用极为广泛,现在我们依然有着贴春联的习惯,同时各大商铺也往往会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对联。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时候,像是朋友一起聚会、家人们一起玩闹,也通常会用“对对子”这样的活动来作为娱乐消遣。诗联就是在格律诗中,上下必须对仗的两句诗,而对仗则是指根据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相互对应的两个句子。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具有着非常典型的对称美感。在唐朝时期,发源于骈偶文句的对仗开始入诗,于是产生了极为工整的“诗联”。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一脉相承,只要溯流而上都能够找到其渊源。由于“诗联”的出现,所以人们对于对称美的追求
中华传统文化中,我们最早接触的大多是唐诗。在牙牙学语时,我们就在长辈的怀抱中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诗词中所蕴涵的诗意、诗情滋养着人的一生。而与此相对应的骈文、对联等等其他文学体裁,则往往需要在年龄更大一些以后才会接触,因为相较于唐诗而言,骈文和对联的格式更加工整,对读者的文化底蕴也有一定的要求。
事实上,对联的诞生与唐诗也有很大的关系。
诗歌这一艺术形式起源于上古时期,经历各朝各代的发展已经极为完善,到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格式极为工整的格律诗,由骆宾王等“初唐四杰”初步确立了诗歌五言八句的固定格式,随后在盛唐时期又发展壮大,出现了所谓的“诗联”。
诗联就是在格律诗中,上下必须对仗的两句诗,而对仗则是指根据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相互对应的两个句子。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具有着非常典型的对称美感。在唐朝时期,发源于骈偶文句的对仗开始入诗,于是产生了极为工整的“诗联”。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一脉相承,只要溯流而上都能够找到其渊源。由于“诗联”的出现,所以人们对于对称美的追求迅速增高,并且将这种对美的追求融入到了日常生活。
唐朝以后的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于公元964年除夕,在原本写有简单祝愿美好语句的桃符上面,写下了更加追求对称美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自此对联诞生。
后世人们对于对联的应用极为广泛,现在我们依然有着贴春联的习惯,同时各大商铺也往往会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对联。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时候,像是朋友一起聚会、家人们一起玩闹,也通常会用“对对子”这样的活动来作为娱乐消遣。
在南宋有一位史学家叫作高文虎,他参与修订过四朝国史,对于历史典故极为精通,于是写成了一部书《蓼花洲闲录》。在《蓼花洲闲录》中记载了这么一件关于对联的趣事,北宋的书法家石延年非常喜欢喝酒,被人们称为“酒仙”“酒鬼”“酒怪”,等等。
石延年在喝酒以后就更加有文采,书法看上去也就更为飘逸,而且他的好友刘潜、苏舜钦等人也极为喜欢饮酒,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喝完酒以后就开始写诗作词,还会对对子。
有一次在饮酒过后,石延年等人就开始对对子,他们都是当世文豪,普通的对子那是刚出上联就被对出了下联,基本没有难度。
于是他们挖空心思想要找一个很难的上联出来,有人就拿出了唐朝诗人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作为上联,这句诗很有韵味,说的是:如果上天具有凡人的情感,那么上天也就会像凡人一样因为衰老而悲伤。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没有人能够对出下联。
但是石延年在喝下两碗酒以后,抬头说道:“月如无恨月长圆”。
倘若上天也有感情,也会随着岁月蹉跎而老去的。如果月亮没有爱恨情仇,那么就可以长久的圆满。石延年将自然现象拟人化,非常完美地体现出了当人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自然现象以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此句一出,名扬天下。连皇帝都为石延年的文才所打动而劝他戒酒,而“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更是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借用此句写在这首诗里并赋予了它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
革命人民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行天下之“正道”,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毛泽东借这句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亲爱的读者,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接这一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