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代书生奇葩故事(古代趣闻志怪故事)

古代书生奇葩故事(古代趣闻志怪故事)赵生虽年幼,而才智过人远矣!诗曰:书显官人才,书添君子智。如果赵生不读书明理,没有头脑,肯定会落于陷阱中。赵世材回家后和家人说了自己被轿夫暗算的事,以及建阳老乡送他回家的恩情,家人既后怕又庆幸,说道:“不遭毒手已是万幸,三两银何足惜!”家人厚厚款待了二个轿夫,还专门去店里感谢了建阳老乡。  按:赵生小小年纪,刚开始并不认识回家的路,但是他足够机警,有警惕心,看到轿夫扛着轿子进入荒山小路,就心生警觉,稳定心神,不惊不慌,大方送银,免遭毒手。要不然,命且不保,安能存银?后来,又知道寻找本乡店主,托他雇轿送归,方保泰然无危。二个轿夫放下轿子恶狠狠地说:“算你识相,赶紧把银锭拿出来,免你一命。”赵世材压抑着心中的害怕,强自镇定,笑着说:“区区小事,你们何必如此冒险犯法,不值当的,真是小家子气,银子全给你们,还请二位把我送到大路上。”二个轿夫不管不顾,拿了银子扛着轿子就跑了。  赵世材惊魂未定,自己

《杜骗新书》趣闻故事:轿夫见财起意,童生机智脱险

 赵世材是建阳县城的一个少年童生,才十二三岁,垂髫之年,他去府里应试,没有考中,只得打道回府。他的行李共有三担,如果雇挑夫挑回家,费用太贵,于是托寄在一艘货船中,命仆从护送行李走水路回去,他自己则走陆路雇轿子,一天就能到家。

在路上雇轿时,赵世材打开银包取了二钱碎银付给轿夫。两个轿夫从旁边窥视到赵世材身上有一个大银锭,起了歹意,行不上三十里,就扛着轿子进入山中荒僻小路。

赵世材感觉路不对,对轿夫说:“我前两天才从家坐船到府里,今天虽然是第一次走陆路,但我知道官路往来都是通途大道,不应该走这种偏僻小道。”轿夫说:“你不懂,这是抄近路,再往前一点就是大官道了。”

古代书生奇葩故事(古代趣闻志怪故事)(1)

又走了一段,路越来越偏僻,马上要进入深山了,赵世材顿感不妙,知道轿夫不怀好意,灵机一动,故作镇定地说:“我知道这不是回我家的大路,你们不过是想要银子,我身上只有一锭三两的银锭子,我家富有万金,家中只有我一个宝贝儿子,我根本不在乎这三两银子,直接送给你们又何妨,你们何必要起歹意!” 

二个轿夫放下轿子恶狠狠地说:“算你识相,赶紧把银锭拿出来,免你一命。”

赵世材压抑着心中的害怕,强自镇定,笑着说:“区区小事,你们何必如此冒险犯法,不值当的,真是小家子气,银子全给你们,还请二位把我送到大路上。”二个轿夫不管不顾,拿了银子扛着轿子就跑了。

  赵世材惊魂未定,自己在山路上寻摸了半天,才摸到大路上。好不容易行至路边一家店舍,他身上没有盘缠了,也不敢再雇陌生人,于是向店家打听此处有没有建阳老乡开的店?店家给他指示了一家建阳老板开的店,他到店里对店主曰:“老乡,我也是建阳人,我叫赵世材,我家是个富家大户,刚刚我雇轿夫,被其谋去盘缠银,又不能徒步走路,你如果听说过我家,麻烦你雇两个轿夫送我到家,我家人会加倍付给他们工钱。”

店主说:“尊府乃豪门大户,人皆闻名,我岂不知。”随后奉上午饭,命两轿夫将赵世材送回了家。

赵世材回家后和家人说了自己被轿夫暗算的事,以及建阳老乡送他回家的恩情,家人既后怕又庆幸,说道:“不遭毒手已是万幸,三两银何足惜!”家人厚厚款待了二个轿夫,还专门去店里感谢了建阳老乡。

  按:赵生小小年纪,刚开始并不认识回家的路,但是他足够机警,有警惕心,看到轿夫扛着轿子进入荒山小路,就心生警觉,稳定心神,不惊不慌,大方送银,免遭毒手。要不然,命且不保,安能存银?后来,又知道寻找本乡店主,托他雇轿送归,方保泰然无危。

赵生虽年幼,而才智过人远矣!诗曰:书显官人才,书添君子智。如果赵生不读书明理,没有头脑,肯定会落于陷阱中。

《朝野佥载》小故事:无赖李宏

唐朝时,汴州浚仪县有个人叫李宏,此人是个凶恶忤逆的无赖,狠毒而不讲仁义,他经常骑着高头大马,游荡于作坊商店,恫吓店主,抢骗取各种税金,动不动就强迫商户借给他数百贯钱。时间不长,他就从商户们手里强行借来上万贯钱,说是借,可是从来不还。商人们都很惧怕他,各商行组织更是对他又恨又怕,官府也拿他没办法。

有一年,刚正不阿的任正理当了汴州刺史,上任十几天,便派手下的小吏把李宏捉来,问明案情后直接判杖刑六十,李宏直接被杖毙,工商界的人士们个个拍手称快,饮酒欢庆,都称颂任刺史是百姓的青天父母官。

《风俗通》志怪故事:西门亭

后汉时,汝南汝阳的西门亭馆舍经常闹鬼,住在馆舍的很多人要么暴毙,要么头发突然被剃光,或者精神失常。当时有一个当郡侍奉掾的宜禄人郑奇到西门亭去,离亭六七里远时天色已晚,遇见一个美丽的女子要求搭他的马车,郑奇起初不同意,后来经不住女子苦苦乞求,就让她上了车。

古代书生奇葩故事(古代趣闻志怪故事)(2)

到了西门亭,郑奇和女人一块到了馆舍楼下,他想送女子上楼,吏卒说楼上常闹鬼,劝郑奇别上楼。郑奇说:"我不怕。"当时天已经黑了,郑奇和那女子一起上了楼,并和她同宿共寝。

第二天,天还没亮郑奇就走了,亭卒上楼打扫,看见那女子早已死去,大吃一惊,赶快去报告亭长,并敲鼓召集周围村庄的管事的来看那个女子,众人认出女子是亭西北八里的吴家女儿,最近刚刚世还没埋,昨天晚上,女子灵床前的长明灯突然灭了,等再点上灯才发现女子尸身不见了。

后来,女子家人把她的尸身领了回去。郑奇上路后,走了几里地突然肚子痛,走到南顿的利阳亭,肚子痛得更厉害了,没多久就病死了。后来那楼就再也没人敢上去了。

《国史补》文史:宰相

古代书生奇葩故事(古代趣闻志怪故事)(3)

宰相上任,举行拜相礼那天,百官要停止上朝,京兆府县百姓要用黄沙填平道路,从宰相的私宅一直铺到子城东街,并洒上水,名曰沙堤。这一天,除了家中有丧事需要服假的,或者父母有病需要去问候的,其余文武百官都要去参加。

文武百官到场后,由主管拜相礼的官员给安排次序以及安排帐蓬的位置。举行拜相礼多半是在正月初一或冬至(吉日)。皇帝的仪仗威严浩荡,京城大官都要准备伞盖(伞盖:有玉饰的大伞),众官点着五、六百根大蜡烛,称为火城。宰相的火城到来后,众官都要熄灭蜡烛以示尊重。

宰相办公地点(衙署)叫都堂,处理有关主管各署事务用堂帖。皇帝用黄绢写的有关命令、训谕臣下的诏书叫黄敕,宰相下达的文书叫黄贴。都堂内的官员称宰相为堂老。原先百官早朝,必须牵马在建福望仙门外等候,宰相则于光宅车坊内等候,以避风雨。到唐宪宗李纯元和初年才设置待漏院。(待漏院:上早朝诸臣晨集之所)

《纪闻》故事:名侦探苏无名

苏无名在武则天年间曾任湖州别驾,颇有才干,侦探能力出众,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破获过多宗盗窃案。

武则天当政时,曾赐给太平公主两大盒金器宝物,价值数万两黄金,公主收藏起来,一年后去取,发现宝物全部被盗贼偷走了。公主告诉了武则天,则天皇帝大怒,召来洛州长史说:“三天之内,抓不住盗贼,就将你治罪!”长史大惧,对所管辖那两个县主管刑案侦破的县尉说:"限你们两天之内抓住盗贼,不然就死罪!"县尉也害怕,对手下侦察吏卒们说:"限你们一天之内抓住盗贼,不然就死罪。"

吏卒们既害怕获罪,又无计可施,只好满大街瞎转悠,正好碰到湖州别驾苏无名,他们都听说过苏无名善于捉贼,大喜,赶紧把他请到县府。

古代书生奇葩故事(古代趣闻志怪故事)(4)

吏卒对县尉开玩笑说:捉到盗贼了。县尉很吃惊,苏无名笑着说:跟你开玩笑呢,我是湖州别驾苏无名,特意来帮你们捉贼的。县尉大喜,赶紧向他请教破案的方法。苏无名说:你带我去府衙见长史,我自有办法。

县尉将他带至长史府,说明了情况,长史大喜,走下台阶握住无名的手激动地说:“今天遇到您,就等于赏赐给我一条性命,请您讲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办?”苏无名说:“办法有一个,但是需要请大人和我一起去求见天后,向她提一个要求。”

于是长使请示以后,他们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武则天问无名:苏爱卿,你抓到盗贼了?

无名说:"还没有,陛下若委臣捉贼,请不要限制日期,并且放宽对府县的催促,叫他们暂时不要追查。并且要把两个县的擒盗吏卒全部交给臣指挥,最多一个多月,臣一定为陛下捉到贼寇。"武则天答应了。

回到县衙,苏无名让刑侦吏卒放松追查。直到一个月以后,到了寒食节这一天,苏无名把全部的擒盗吏卒召集起来,命令他们说:你们每十人或者五人为一队,分别守在东门和北门,如果看见有十几个胡人穿着丧服去北邙扫墓,就派人跟踪并报告我。

古代书生奇葩故事(古代趣闻志怪故事)(5)

吏卒等了半天,果然看到一群身穿丧服的胡人,急忙派人跟踪并报告无名。苏无名赶去以后问跟踪的人:"这些胡人都干了些什么?吏卒说:我跟踪胡人来到一座新墓冢前,看到他们边祭奠边哭,他们都在假哭,样子一点都不悲哀。祭奠完,他们还绕着墓观看一圈,相视而笑。无名听了笑着说:"贼已经找到了,可以动手了。"随后就派吏卒捉住这些胡人,挖开那座墓冢,开棺一看,所有的宝物都在里面。

案子告破后,无名回奏天后,武则天很高兴,赞扬道:爱卿果然才智过人,你是怎么找到这伙盗贼的?无名说:臣并不是使了什么高明的计策,只是善于观察和判断贼人的言行举止。臣到神都那天,正好碰上这伙胡人抬着棺材假装出葬,我仔细观察后认定他们是盗贼,只是不知道他们把赃物葬在什么地方了,但是我知道寒食节他们一定趁着扫墓时出城分赃,所以派人跟着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他们藏东西的地方。当时吏卒看到他们设奠而哭却一点都不哀伤,这也说明里面葬的并不是人。祭奠完,他们绕着墓冢观察一圈,相视而笑,是因为他们发现墓冢完好无损,知道里面的东西没有被人盗挖,所以才高兴,如果当初陛下催促州府和县衙破案,这些盗贼一着急害怕,必然会取出珍宝逃走。而我们故意假装不再追查,他们就放松了警惕,所以没有逃走。"

武则天听了赞赏道:"爱卿说得很正确!"随后就奖励给无名很多金帛和布匹,并且增加两级俸禄。

苏无名是一个出色的侦探,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注意到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令人佩服!

故事摘自古代书籍传说,与诸君分享,博君一乐,切不可与封建迷信挂钩!欢迎关注订阅点赞评论转发收藏,感谢支持,作者会再接再厉,分享更多有趣的民间故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