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废除弘皙(乾隆皇帝为何将弘晳改名)
乾隆为什么废除弘皙(乾隆皇帝为何将弘晳改名)正如乾隆皇帝所言,弘晳“以旧日东宫之嫡子自居,居心甚不可问”,如果不是胤礽被废黜,那么弘晳恐怕就会取代乾隆皇帝的位置,成为大清君主。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施行高压统治,而且还对弘晳恩宠非常,让弘晳不能也不敢为自己的命运鸣不平。可进入乾隆朝以后,为缓和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乾隆皇帝开始施行“仁政”,又让弘晳看到了机会。可就这样一位被雍正皇帝捧在手心的侄子,却在乾隆皇帝登基的第四年,密谋政变,试图推翻乾隆皇权,这就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弘晳逆案”。1、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雍正皇帝下令晋封弘晳为“多罗理郡王”,乃系雍正皇帝最早获封王爵的子侄;雍正八年,弘晳的爵位再升一等,晋升为“和硕理亲王”,成为同辈中王爵最高等级。注意,这个时候的弘历和弘昼连个“贝子”还都不是,普通皇子而已。2、根据《清实录·世宗实录》的记载,弘晳在奏折中称呼雍正皇帝为“君父”或者“皇父”,而雍正皇帝也同样坦然面对,由此足见弘晳在雍正皇
弘晳,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第二子,侧福晋李佳氏所出,因胤礽没有嫡子而且长子早夭,弘晳便一直被康熙皇帝视为嫡长孙,恩宠非常。和乾隆皇帝的“自吹自擂”不同,康熙皇帝对于弘晳的疼爱有着充足的证据证明。比如康熙皇帝亲自下令将其“养育宫中、亲自调教”;比如胤礽被彻底废除以后,朝鲜使臣依然认为“弘晳颇贤,难以废立胤礽”、“弘晳甚贤,故不忍立他子”。根据《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康熙皇帝临终仍未能原谅犯下大错的皇长子胤禔和废太子胤礽,但却对弘晳做出了安排:
废太子胤礽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
雍正皇帝继位后,为了塑造正面形象,更为了争取皇室宗亲的支持,对圈禁于咸安宫的废太子胤礽极为关爱,对以弘晳为代表的胤礽家人更是恩宠非常。
我们以几个具体事例来证明一下雍正皇帝对弘晳的特殊照顾:
1、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雍正皇帝下令晋封弘晳为“多罗理郡王”,乃系雍正皇帝最早获封王爵的子侄;雍正八年,弘晳的爵位再升一等,晋升为“和硕理亲王”,成为同辈中王爵最高等级。注意,这个时候的弘历和弘昼连个“贝子”还都不是,普通皇子而已。
2、根据《清实录·世宗实录》的记载,弘晳在奏折中称呼雍正皇帝为“君父”或者“皇父”,而雍正皇帝也同样坦然面对,由此足见弘晳在雍正皇帝心中的特殊地位和格外恩宠。
3、除了为弘晳全家安置妥当、格外照顾外,雍正皇帝还将诸如主持大行皇后丧仪这等重要事宜交由弘晳负责,而此时的弘历、弘昼也只能悻悻地跟在队伍后面哭。
可就这样一位被雍正皇帝捧在手心的侄子,却在乾隆皇帝登基的第四年,密谋政变,试图推翻乾隆皇权,这就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弘晳逆案”。
正如乾隆皇帝所言,弘晳“以旧日东宫之嫡子自居,居心甚不可问”,如果不是胤礽被废黜,那么弘晳恐怕就会取代乾隆皇帝的位置,成为大清君主。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施行高压统治,而且还对弘晳恩宠非常,让弘晳不能也不敢为自己的命运鸣不平。可进入乾隆朝以后,为缓和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乾隆皇帝开始施行“仁政”,又让弘晳看到了机会。
也就是说,身为前朝太子的嫡长子,身为康熙皇帝最疼爱的嫡长孙,弘晳会密谋政变,试图篡夺皇权一点也不奇怪。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那些暗中支持弘晳,秘密参与政变的宗室成员:
除了被雍正皇帝视为臂膀,委以顾命重托的庄亲王允禄;除了远离纷争、不问政事的恒亲王允祺的长子弘昇;竟然还有怡亲王胤祥的两个儿子。
怡亲王胤祥是谁?
雍正皇帝最坚定的支持者,雍正朝实际上的“常务副皇帝”,唯一一位能让雍正皇帝绝对信任和倚重的皇室成员,被雍正皇帝特旨加封为“铁帽子王”的铁杆兄弟。
只是,胤祥对雍正皇帝如此忠诚,他的长子——弘昌、第四子——弘晈为何就参与到了推翻乾隆皇权的政变中呢?
弘昌,胤祥第一子,于雍正元年四月被晋封为“贝子”爵位,这已属罕见恩荣。可弘昌仗着胤祥的朝中地位,仗着雍正皇帝的特殊恩宠,行事狂悖、无法无天,几乎将其父胤祥的英明毁于一旦。于是,胤祥便向雍正皇帝奏请,将其“圈禁在家,严加管教”。雍正八年,胤祥病逝,雍正皇帝虽然下令将弘昌释放并加封为“贝勒”爵位,但胤祥的“怡亲王”爵位和雍正皇帝另赐的一个“郡王”爵位却没有弘昌的份儿了。
弘昌虽非嫡子,但却占据着长子身份,即使不能承袭胤祥的“铁帽子亲王”,继承另一个“郡王”爵位还是有机会的。可命运偏偏没有如此安排,弘昌心中的怨恨和不平,可想而知。
弘晈,胤祥第四子、嫡出第三子。胤祥病逝的雍正八年,前两位嫡子皆已去世,也就是说,此时的弘晈应为胤祥事实上的嫡长子,是最资格承袭“怡亲王”爵位的子嗣。可弘晈偏偏还有一个工于诗书、精于骑射的弟弟——弘晓,同样的嫡出身份,同样的备受恩宠。
于是,弘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弟弟弘晓戴上了那顶“亲王”帽子、世袭罔替;自己却只能接过雍正皇帝另赐的“郡王”帽子、逐代递减。同样,弘晈心中也有着愤恨和不甘。
雍正皇帝在位,弘昌和弘晈再心有不甘也只能无奈接受现实;同样,乾隆皇帝继位以后,他们便迅速聚拢在“居心甚不可问”的弘晳身边,准备为自己不公的命运进行最后一搏。
只是,这群欲求不满的皇室宗亲到底低估了乾隆皇帝的帝王手段,“弘晳逆案”甚至还未进行到实际的操作阶段,乾隆皇帝便将弘晳等人连根拔起,并以雷霆手段迅速处置。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乾隆皇帝对于主谋弘晳的惩治:
除了将其废除爵位、革去宗室外,乾隆皇帝依据雍正皇帝为胤禩改名“阿其那”、为胤禟改名“塞思黑”的先例,为弘晳改名“四十六”。
乾隆皇帝为何将弘晳改名“四十六”呢?
出生于康熙三十三年的弘晳,乾隆四年,刚好46岁。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参考文献:《清实录》、《清史稿》、《朝鲜李朝实录》、《啸亭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