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清朝中期徐扬《牡丹山鹧图》轴赏析他于乾隆二十四年画出了《盛世滋生图》卷。而后又画出了著名巨作《乾隆南巡图》(共十二卷)等历史画卷。他的绘画继承了《清明上河图》等艺术形式,以散点透视法来描绘山水城池,把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其意义更大。传世作品有《牡丹山鹧图》、《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南巡纪道图》、《玉带桥诗意图》、《端阳故事八帧》、《山庄清话图》、《京师生春诗意图》、《郊劳将士》、《万事如意立轴》等。“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我们一起分享清朝中期盛世画徐杨精品绘画作品,绝对不会失望的。徐扬(生卒年不详)江苏苏州人,清代画家。字云亭。家住阊门内专诸巷。

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我们一起分享清朝中期盛世画徐杨精品绘画作品,绝对不会失望的。

徐扬(生卒年不详)江苏苏州人,清代画家。字云亭。家住阊门内专诸巷。工绘事,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画梅既苍劲又秀雅。

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至苏州,进画,得以供奉内廷。受艾启蒙、贺清泰影响,写实功力益深。

他于乾隆二十四年画出了《盛世滋生图》卷。而后又画出了著名巨作《乾隆南巡图》(共十二卷)等历史画卷。他的绘画继承了《清明上河图》等艺术形式,以散点透视法来描绘山水城池,把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其意义更大。传世作品有《牡丹山鹧图》、《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南巡纪道图》、《玉带桥诗意图》、《端阳故事八帧》、《山庄清话图》、《京师生春诗意图》、《郊劳将士》、《万事如意立轴》等。

清朝中期徐扬《牡丹山鹧图》轴赏析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

清 徐扬 牡丹山鹧图轴绢本 设色96.8cmx47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设色画松,梅,茶花,花瓶,如意等,寓意平安如意,乾隆用以进献其母,表示吉祥和祝福。以淡墨干笔勾勒花瓶,设色淡雅,颇具文人雅趣。

此图为雍正乙卯(1735)新春上元节供花写生之作,画面展现春暖花开,岁首迎新之喜气。画中盆景将数种花株移于瓷盆之中,并依高低比例与花色特性交错植栽,为插花与盆栽艺术之完美结合。石表寿,加水仙、天竺,为「天仙拱寿」;旁搭百合、柿子、灵芝、苹果,另有「百事如意」、「平安如意」等寓意。

清朝中期徐扬《姑苏繁华图》卷赏析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

清 徐扬 姑苏繁华图卷 (原名《盛世滋生图》)纸本设色,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4)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5)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6)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7)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8)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9)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0)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1)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2)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3)

以苏州当时繁华景象为背景。从苏州城西灵岩山起,由山下的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等等,再入姑苏城。再自葑盘、胥门、出阊门外,转入山塘街,至虎丘而止。整个画面包括太湖至虎丘近百里的风光山色、地理民俗、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建筑园林等极为丰富的内容,重点描绘了一村、一镇、一城、一街的景况。妙笔丹青,画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水上人家、水运漕行、田园村舍、商贾云集等繁盛图景。全图构思巧妙,疏密有致,重点突出,笔墨精道,气势宏大。虽不免有粉饰之处,但与历史文献相印,不失其实,故不愧为一件写实的杰作,是研究230年前“乾隆盛世”的形象资料,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是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此是一幅集山水、人物、建筑界画技法于大成的长卷风俗画。画上人物共约四千八百余人,房屋建筑二千一百余栋,桥梁四十余架,舟船三百余艘。商肆各行各业牌匾五十余类、三百多块。从史料上看是乾隆时期苏州的“图志”。将清乾隆时期繁荣的苏州活生生地描绘记录流传于后世,是作者呕心沥血之巨制。

清朝中期徐扬《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赏析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4)

清徐扬《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纸本 48.9×1342.6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5)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6)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7)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8)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19)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0)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1)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2)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3)

“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出自清朝西画大师郎世宁弟子徐扬之手。整幅画高48.9公分,长1342.6公分。主要描绘乾隆26年繁荣情景;同时记载清代的科学技术,颇具有历史价值。它比“清明上河图”还要长2米,虽然布局类似清明图,但却画出清代的科学突破。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它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而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描绘乾隆二十六年农历正月初一,乾隆盛世皇都市井繁华的富庶景象。

清代中期画家徐扬《南巡纪道图》赏析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4)

《南巡纪道图》卷为纸本水墨淡设色画,纵28.4厘米、横1930厘米。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徐扬奉皇帝之命,开始绘制《乾隆南巡图》,由于卷帙浩繁,一直到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方告完成。这十二巨卷的作品,均为绢本设色画,画风工整细致,但目前已然不复完整了,残存的数卷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法国尼斯市魁黑博物馆等处。到了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皇帝再次命令徐扬绘制另外一套《乾隆南巡图》,历时四年告竣。两套图内容、构图相仿佛,所不同的是第二套图是纸本设色画,这后十二卷《乾隆南巡图》现在完整地收藏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内。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5)

《南巡纪道图》上有楷书题签:“南巡纪道图,臣徐扬恭绘”,表明了作品名及作者。长卷自西向东,由京城入江南,以“乾隆南巡”经历的村镇城池为表现重点,描绘了千里江山的繁华景色。整个画卷气势恢宏,构图精妙严谨,笔触细致,胜似宋代宫廷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6)

在《南巡纪道图》中标注的地名,也是乾隆游历时经过的地方,画家徐扬将熟悉的山川景色和“乾隆南巡”途径的地点融入画卷之中,以视觉图像的方式,记录下南巡这一历史行程经历的地点。徐扬选取“南巡”作为表现点,致力于表现京城至苏州的繁荣盛况,实则是歌颂乾隆时期的太平盛世。该卷前后共有9方清代鉴藏印章。最早是乾隆帝钤盖的“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3方印章; 继其后,嘉庆帝、清末帝宣统又各自钤盖了各朝的收藏印。此外,长卷还著录于《石渠宝笈》,卷上有“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两方印章。这些收藏印章是作品从乾隆一直流传到宣统时期的印证。

清朝中期徐扬《玉带桥诗意图》赏析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7)

清徐扬《玉带桥诗意图》纸本 设色横124厘米 纵 15.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

《玉带桥诗意图》卷,清乾隆,徐扬绘,纸本,设色,纵15.4厘米,横1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8)

卷首以玉带桥为开端,长堤卧波,水光潋滟,碧树依依,舟楫往来,游客怡然。堤岸一端长松落碧,浓荫遮日,其间隐隐露出殿宇一角。远处青峰隐约可辨,云气氤氲,幽雅静谧。引首有乾隆帝御题四字“印合湖堤”,钤“乾隆御笔”白文方印。本幅款署“臣徐扬恭写”,钤“臣”朱文方印,“扬”白文方印。本幅还有当时的大臣汪由敦书写的乾隆帝御制玉带桥诗一首,钤“臣由敦”白文方印,“恭书”白文方印。另钤清代内府鉴藏印八方:本幅与前隔水骑缝处钤“石渠宝笈”朱文方印、“石渠定鉴”朱文方印、“宝笈重编”白文方印,本幅上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乾隆鉴赏”白文圆印,本幅与后隔水骑缝处钤“三希堂精鉴玺”朱文长方印、“宜子孙”白文方印。 画面景物并非对乾隆时期清漪园的如实描绘,而是依据御制玉带桥诗诗意绘制的,诗文云:“垂之则有卧波中,衔绶维鱼幻岂虹。歌咏湖山此生惯,威仪青紫若人工。光通潋滟原规月,势委飘萧不碍风。本是印工留下物,而今还复属苏公。”全图笔法松秀,超然出尘,布局疏密得当,赋色清雅怡人,别具韵致,有元人遗风。尽管描绘的本应是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皇家苑囿,徐扬却用简淡的笔调表现出近乎田园风情的景象,既贴切诗意,又显示了文人画家高雅独到的审美品味,洵为其靡费心力之作。

清朝中期徐扬《端阳故事八帧》赏析

清徐扬《端阳故事八帧》,设色绢本,各纵20.7厘米,横18.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册描绘的是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括射粉团、赐枭羹、采草药、养鸲鹆、悬艾草、系采丝、裹角黍、观竞渡等共八开。每开均以隶书题写画名,并以行书注释出各种习俗的由来。此册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写实功底和乾隆朝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笔墨特点。

在最后一页《观竞渡》上题有自识:“端阳故事八帧,臣徐扬敬写。”钤“臣”、“扬”朱文印二方。图册还上钤有乾隆皇帝诸方玺印,“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

第一开名《射粉团》,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29)

第二开名《赐枭羹》,题:“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0)

第三开名《採药草》,题:“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1)

第四开名《养鸲鹆》,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2)

第五开名《悬艾人》,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3)

第六开名《系采丝》,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4)

第七开名《裹角黍》,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5)

第八开名《观競渡》,题:“观競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6)

此图册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写实功底和乾隆朝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笔墨特点。

图册上钤有乾隆皇帝诸方玺印:“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

清朝中期徐杨《山庄清话图》赏析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7)

《山庄清话图》轴,清,徐扬绘,绢本,设色,纵189.3厘米,横7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崇山叠岩、云雾蒸腾、苍松郁树、溪涧柴门、板桥通幽、高士清谈的山林幽谷之景。高远式构图,画面充盈,移步换景,意境清幽。全幅为青绿山水画,以石青、石绿等色晕染,突出了山石的体积感及向背之分,细腻地刻画出溪水的流势和动感。此图画面既有装饰性又具有再现自然的生动性,具有清代宫廷青绿山水画的特点。

款署 “臣徐扬恭绘”。钤“敬慎”朱文印等。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

清朝中期徐杨《京师生春诗意图》赏析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8)

《京师生春诗意图》轴,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徐扬绘,绢本,设色,纵256厘米,横233.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乾隆三十二年冬,御制生春诗二十首,命小臣徐扬汇绘全图,庄诵之下,仰见我皇上敬天顺时,尊亲赐福,孕含万有,纲举百端,自朝廷以及闾閤上下,神情体察,咸周兴会所至,拈毫立就,无非太和洋溢,盛德充周,抒性灵而彰至治诚,与乾坤合撰万物同春矣。臣资质愚钝,未能图写万一,幸蒙指示详明,敬谨揣摹,四阅月而始成。礼明乐备,昭盛世之文章,雪霁云蒸,羡阳春之祥瑞。祗缘葵小困之笃于向日几忘,管见之限于窥天谨攄愚忱,上呈睿鉴。臣徐扬拜于稽首敬跋。”钤“臣徐扬”、“笔沾春雨”印二方。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39)

  徐扬是清代宫廷中受西洋绘画影响的画家之一,但中国宫廷画家们对西洋画法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与机械的翻版,而是以中国传统楼阁画为根基。一方面,他们的作品受到传统审美观的限制,西洋绘画中的一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淡化,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焦点透视技法虽然更适合表现建筑的个体,但在表现建筑群落与大山大水相结合的全景上很难起到中国审美观所能接受的艺术效果,因此,中国画家在运用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法描绘建筑时显得比较灵活。

  此幅采用鸟瞰式构图,将中国传统散点透视画法与欧洲焦点透视画法相结合,描绘了京师的全貌。画家从正阳门大街画起,紫禁城、景山、西苑、琼岛,乃至天坛祈年殿,莫不一一收入画幅之中,数百年前的北京城如现眼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宫廷画家在借鉴西法过程中的艺术再创造。可以说,中国宫廷画家们对西洋画法的学习是主动而灵活的,并有所取舍。他们笔下的“海西”画法是一种意化了的中国式的“海西”画法,是西方焦点透视与东方散点透视的有机结合。

清朝中期徐杨《平定金川图册》之《郊劳将士》赏析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40)

《平定金川图册》之《郊劳将士》,清乾隆,徐扬绘,纸本,设色,长55.5厘米,宽91.1厘米。

画幅上部乾隆皇帝御题诗,款识:“于郊台迎劳将军阿桂凯旋将士等成凯歌十首。”钤“乾”朱文圆印、“隆”朱文方印。引首钤“太上皇帝”朱文方印。

此图描绘的是平定金川的将士们凯旋返京的庆祝活动。郊劳,是封建帝王远迎和慰劳征战的将士而举行的盛典。乾隆皇帝深知郊劳藉以庆贺、犒赏和鼓舞征战将士的作用。因此,其郊劳礼之隆重、典制之完善,皆前所未有,并作为定制载入《大清会典》,为清王朝一大盛典。图绘66岁的乾隆皇帝精神饱满地骑马而至,还没洗去征尘,脱下盔甲的将士们紧随其后,郊劳大典即将在凯乐声中隆重举行的场景。全图为工笔重彩画,人物写实生动,乾隆皇帝具有肖像画特征。树木刻画细腻,其生机勃勃的繁茂枝叶与庆典的热烈气氛,相得益彰。

金川位于四川省的金沙江流域,是以藏族为主的聚居地。清政府在此实施土司制度,由四川总督及下设官员对他们进行管辖。各土司间为争夺人口、土地、财富等,经常战争纷起,乾隆皇帝不得不二次出兵讨伐挑起战乱的大小金川,以维护和平的局面。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1773-1776年)间,清军在定西将军阿桂、副将军丰升额、明亮的率领下,第二次平定了大小金川叛乱。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将士们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及弘扬武功,谕令宫廷画师徐扬彩绘了一套计16幅画面的《平定金川战图》册,同时还下旨刻制一套铜版画以作纪念。图册描绘的内容基本符合历史事实,因而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

清代中期徐杨《万事如意立轴》赏析

清代画家作品欣赏(清朝中期盛世大画家徐杨十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41)

此幅立轴《万事如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古松苍郁,冬梅绽放,梅韵清幽。朝官送来百事如意贺福,众人皆欢,敲锣击鼓庆祝,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敬长,贤和礼让,深明道义的传统美德与优雅气质,故能万事如意。羊年象征着吉祥、尊贵、美丽、大方、正义,具有至善至美的优秀品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