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因皇位继承而发生的内乱(日本历史上因皇位继承而发生的内乱)
日本历史上因皇位继承而发生的内乱(日本历史上因皇位继承而发生的内乱)天武天皇将当时日本的最高统治的称呼由"大王"改为"天皇"5、日本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死后,长子大友皇子与叔父大海人皇子争夺皇位,发生壬申之乱。7月在大友皇子在濑田川之战中失败,自缢而死。大友皇子后被追谥为第39代弘文天皇。大海人皇子登基成为第40代天武天皇。3、日本第25代天皇武烈天皇无后,且其死后皇族中没有合适的继位人选。皇族近亲之间为了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为延续皇统,朝廷权臣大伴金村拥立应神天皇的五世孙男大迹王登基成为第26代继体天皇。4、日本第34代天皇舒明天皇生前并没有在皇子之间选定继承人,待其驾崩后,日本皇室又陷入长时间的争位危机。直到翌年1月15日,各方终于达成妥协,宝皇女即位成为第35代皇极天皇。数年后,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皇极天皇让位于弟第36代孝德天皇。 皇极天皇是宝皇女第一次在位期间的称号(642年1月15日至645年6月14日)。第二次在位期间(655年1月3日至66
1、日本第20代天皇安康天皇——为了继位,杀死长兄木梨轻皇太子,即位后又立即杀掉叔叔大草香皇子,并将他的妻子抢来做自己的皇后。三年后死于眉轮王的手中。
安康天皇(AnkōTennō,约出生于401年,456年8月9日被刺杀)是日本的第20代天皇。本名:穴穗
2、日本第22代天皇清宁天皇——在雄略天皇死后,清宁天皇和他出身葛城氏的生母韩姬一方战胜了星川皇子和他出身吉备氏的生母稚媛,夺得帝位。
清宁天皇是雄略天皇之子,据说他一生下来就满头白发,故称"白发皇子"。雄略天皇死后,在其妻妾和诸子之间发生了权位之争
3、日本第25代天皇武烈天皇无后,且其死后皇族中没有合适的继位人选。皇族近亲之间为了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为延续皇统,朝廷权臣大伴金村拥立应神天皇的五世孙男大迹王登基成为第26代继体天皇。
4、日本第34代天皇舒明天皇生前并没有在皇子之间选定继承人,待其驾崩后,日本皇室又陷入长时间的争位危机。直到翌年1月15日,各方终于达成妥协,宝皇女即位成为第35代皇极天皇。数年后,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皇极天皇让位于弟第36代孝德天皇。
皇极天皇是宝皇女第一次在位期间的称号(642年1月15日至645年6月14日)。第二次在位期间(655年1月3日至661年7月24日)称齐明天皇,645年中大兄皇子等人发动宫廷政变,刺杀了权臣苏我入鹿后,皇极天皇让位于孝德天皇。孝德天皇死后,皇极天皇重新即位,称齐明天皇
5、日本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死后,长子大友皇子与叔父大海人皇子争夺皇位,发生壬申之乱。7月在大友皇子在濑田川之战中失败,自缢而死。大友皇子后被追谥为第39代弘文天皇。大海人皇子登基成为第40代天武天皇。
天武天皇将当时日本的最高统治的称呼由"大王"改为"天皇"
6、第40代天武天皇时代,大津皇子涉嫌谋反,于天武天皇死后第二天案发自杀。
7、第45代圣武天皇时代,爆发过长屋王之乱,长屋王因涉嫌咒杀皇子而被迫自杀。
8、第47代淳仁天皇时代,爆发藤原仲麻吕(淳仁天皇的后台,第46代孝谦天皇的对手)之乱,孝谦上皇的军队包围了淳仁天皇居住的中宫院,以“与藤原仲麻吕关系紧密”为理由宣告废除淳仁天皇,以亲王的待遇放逐到淡路国。第二年的10月,淳仁天皇企图逃跑,被捕后于第二日在院中去世。正式公布的死因是病故,但实际上逃跑时被加害的可能性很大。
9、第48代称德天皇的异母妹不破内亲王和冰上志计志麻吕诅咒称德天皇,改名后被流放。
10、第49代光仁天皇皇后井上内亲王因涉嫌诅咒、图谋大逆之罪被废除皇后,皇太子他户亲王也被废。最终,俩人死于非命。天武天皇皇统由此断绝。后册立山部亲王为皇太子,即日后的第50代桓武天皇。这次事件的被认为是拥立山部亲王的藤原百川等人的阴谋。
11、第51代平城天皇让位于弟弟第52代嵯峨天皇,后又与之争权,爆发药子之变,战败后出家。
平城上皇、平城上皇的岳母兼情人 藤原药子、药子之兄藤原仲成试图废黜嵯峨天皇,恢复平城上皇的统治,但没有成功。平城上皇退出政治舞台,其子孙失去皇位继承权。而嵯峨天皇的子孙世代君临日本,直至今日。
12、第52代嵯峨天皇让位于第53代淳和天皇,淳和天皇再让位于第54代仁明天皇,前两位天皇死后,为了争夺皇太子之位,又爆发了承和之变,藤原家成功拥立道康亲王成为皇太子,后登基成为第55代文德天皇。
嘉祥三年〔850年〕三月,仁明天皇去世,道康亲王继位,是为 文德天皇 ,立惟仁亲王为东宫。这位惟仁亲王,其实体内有四分之三的藤原氏血统,他的母亲明子就是藤原良房之女。与皇室的亲上加亲,使良房于857年被任命为从一位 太政大臣 ,总揽朝纲。藤原良房通过承和之变确立了自己的权威,从此步步高升,直至人臣之极--太政大臣,为藤原氏今后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天皇长期处于藤原氏掌控之中,谁来继位都由藤原氏说了算,因此基本没有为继位爆发内乱。直到第72代白河天皇在成为上皇后,依靠北院武士设院厅,开院政,导致武士地位提高,藤原氏实力下降,才结束了皇室依靠藤原氏这一外力维持的团结。他又与孙子第74代鸟羽天皇不和,为鸟羽天皇与第75代崇德天皇的不和乃至后来的保元之乱埋下了祸根。
保元之乱是一场1156年7月发生于日本的内战,对阵双方为后白河天皇和其支持者平清盛、源义朝等,以及崇德上皇和其支持者平忠正 、源为义 。
由此可见,在日本天皇握有实权的时代,为皇位还是爆发过不少场斗争的。直到藤原氏鼎盛、把握了朝廷大权、天皇成为傀儡后,才总算消停了两百多年。可一旦天皇(包含法皇)再次握有实权,皇位斗争就又来了。等到武士们统治日本时,皇室又消停了。
日本在近几百年里围绕皇位继承爆发的内乱不多,主要原因在于天皇长期没有实权,基本都是傀儡君王,皇室成员主观上夺位的欲望不强,客观上也缺乏制造变乱的实力,事实上在江户幕府时代,如果没有幕府的财力支持,天皇连一场登基大典都不一定办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