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想象另一种简化:子相等,空多的一方为胜,虽然《敦煌棋经》中没有说,《忘忧清乐集》中说了。因此“停道”是“两溢”的一种简化:空相等,子多的一方为胜。“棋有停道及两溢者,子多为胜。”后面的半句是好理解的,解读这一句的关键是“溢”。《忘忧清乐集》、《玄玄棋经》中都提到并解释了“溢”,《玄玄棋经》中说:“溢,盈满也”,《忘忧清乐集》中说“满而不溢”。可见“溢”是一个古代的围棋用语,它的意思是把棋子下到棋盘上下满,再下就要溢出来为止。两溢就是黑白双方都达到“满而不溢”,因此全句的意思就是:“棋下到双方都把子全部下满,再无处可下为止,这时以棋子多的一方为胜”。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数子规则,这种规则在中国实际上一直到上世纪初还在使用,它和计地规则的差别仅仅是它每一块活棋要扣除2个眼位不计。如果把基本眼位也全填了那棋子就死了,用“溢”而不是“满”是强调两个眼位不能下子。但是显然棋实际

编者按:在中国围棋规则演进史上,陈祖源老师必然是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陈祖源老师曾发表了《围棋规则新论》、《围棋规则演变史》等大量对中国围棋规则演进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术文章。弈客也发表了陈老师的AlphaGo学习人类围棋思维成功是围棋对人工智能的一大贡献、规则逻辑与电脑逻辑等等卓有见识的规则讨论文。现继续呈现陈祖源老师在第四届杭州棋文化峰会上大会上关于世界围棋规则统一的论文报告的精华部分~

附件二:围棋的两种规则的历史由来

当今围棋规则最根本性的分歧是胜负计算:是计空(日本式的)还是计地(中国式的)?虽然现在大家都明白,计空规则有逻辑缺陷,但由于它的简单和实用 计空规则仍然为大部分人所偏好。于是人们就试图去完善它,但完善的现实后果是使得计空规则最终走向了计地规则,如美国围棋规则。这自然是计空规则偏好者所不愿意的,他们更希望计空规则能独立于计地规则之外而实现完善,希望计空规则能平行于而不是依赖于计地规则而存在。虽然至今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人们仍然期望着,当然尤其是日本棋院。

但由于《敦煌棋经》的年代距今近1500年,古文非常艰涩难懂,很难直接使用。考古学家成恩元对其作了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由于对古文和古代围棋术语理解上的原因,其中关于规则的信息很遗憾的被忽视了。《敦煌棋经》中下面一句费解的话(实物见下图)中包含了丰富的规则意义,这需要对照《忘忧清乐集》和《玄玄棋经》才能解开:

“棋有停道及两溢者,子多为胜。”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1)

后面的半句是好理解的,解读这一句的关键是“溢”。《忘忧清乐集》、《玄玄棋经》中都提到并解释了“溢”,《玄玄棋经》中说:“溢,盈满也”,《忘忧清乐集》中说“满而不溢”。可见“溢”是一个古代的围棋用语,它的意思是把棋子下到棋盘上下满,再下就要溢出来为止。两溢就是黑白双方都达到“满而不溢”,因此全句的意思就是:“棋下到双方都把子全部下满,再无处可下为止,这时以棋子多的一方为胜”。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数子规则,这种规则在中国实际上一直到上世纪初还在使用,它和计地规则的差别仅仅是它每一块活棋要扣除2个眼位不计。如果把基本眼位也全填了那棋子就死了,用“溢”而不是“满”是强调两个眼位不能下子。

但是显然棋实际上是不会全盘下满的,实际上会用简化的方式结束和计算。我们且来看看还剩下来的两个字:“停道”,“道”是中国古代围棋的专用名词,大致上对应于日本围棋中的“目”,或者说棋子围住的空的点。“停”在古文中可表示均分、双方对等的意思,因此“停道”的意思就是黑白双方的空相等。在相等的空里双方可以下相等的子,既然相等就可以双方都不计,于是棋盘上的子多为胜。

因此“停道”是“两溢”的一种简化:空相等,子多的一方为胜。

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想象另一种简化:子相等,空多的一方为胜,虽然《敦煌棋经》中没有说,《忘忧清乐集》中说了。

《忘忧清乐集》是保存到现在的最古老的围棋专著,它刊印于宋朝(1100),原本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它是围棋史上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它收集有多篇著名的围棋理论文章,如棋经十三篇,还记录了十余局当时围棋国手的对局谱;它还收集了从三国到晋唐的古谱;而其主要篇幅则是大量的定式、死活等图谱;它全面地记录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围棋的全貌,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忘忧清乐集》,我们才得以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中国古代围棋的发展脉络。《忘忧清乐集》是集到宋朝为止的围棋千年之大成的一部古代围棋的百科全书。

当然我们更关心的是他所传达的规则信息。《忘忧清乐集》在“满而不溢”之后说:“白黑两棋非满局,路各有多者为赢”。 这里没有明说等子,但这个前提当然应该是存在的,只不过因为它太理所当然,省略了,这是中国古文的特点,也是缺点。好在《忘忧清乐集》不仅仅只有文字,还有棋谱,有计算的实例。《忘忧清乐集》收集有4局完整的棋谱,并有详细的结果计算。它们是:

1, 成都府四仙子图(宋1094)

2, 烂柯图(晋400)

3, 金花碗图(唐 850)

4, 贾玄图(南唐 960)

下面取金花碗图为例,它也是唐朝的,距围棋传入日本约一百年。下面是原件照片: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2)

右边的文字:

“金花碗图,待诏阎景实与顾师言争著金花碗一只,阎景实白先顾师言黑胜一路。”

左边文字:

“各一百二十二着

黑杀白六子 白杀黑六子

黑有四十路 白有三十九路”

终局时棋谱如下: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3)

看了这个棋谱和它上面所表述的胜负计算后,人们会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那几乎就是日本规则。首先它没有下单官,这是日本计空规则的鲜明特点,因为单官与空无关。然后是:“黑杀白六子,白杀黑六子”,这是计空规则需要的,在另一谱(成都府四仙子图)的文字中明确的说这些死子要“填”的。最后结果是“黑胜一路”,如果我们按日本规则点数结果也是黑胜1目。也就是说它与现在的日本规则非常相似,而与现在的中国规则很不一样。从这个棋谱中我们看到了日本规则的源头。

但是它和现在的日本规则还是有不同的,我们来具体的点数一下:提去死子后,黑方的空为52,白方的空为51,各6个死子回填,结果应该是黑方的空为46,白方的空为45。但它的说明文字是:黑方40路,白方39路,每方都要少6路。这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原来这里黑白双方各有三块棋,按照“两溢”的原理,每一块棋要扣除2个眼位不计,因此要各扣6路。本谱双方都是三块棋,双方都扣6路,扣不扣一样,也照扣,这说明它严格遵守“两溢”的本质。其他三局棋谱也一样是扣眼位的,不列举了。因此唐朝的比路法虽然计的是空,但本质上只是两溢数子规则的一种点数方法:等子比空。但等子的条件在哪里呢?请注意左上的一句话:“各一百二十二着”,这是说这局棋的着数的,按照现在的通常习惯应该用“共二百四十四着”。再看烂柯图是“各一百四十五着”,贾玄图是“各一百十九着”,一概是“各”而不是“共”。这一字之差意义巨大,因为“各”表示双方的着子数必须相等,也就是必须“等子”。

遗憾的是现今我们能见到的《忘忧清乐集》都是现代整理后出版的,在这些现代出版的书中,着数被整理者改动了,“金花碗图”被改成了“共243着”,因为原谱中没有“第244着”。还有,成都府四仙子图原书上确是“共二百四十二着”,既然如此,把它们,包括另外两局棋谱,都一致的改成“共”,就如我们现在是习惯的那样,看起来也是很正常的了。

这里显然是有疑问的,做研究需要原件,下面是我从国家图书馆复制的图: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4)

最左边一行即“共二百四十二着”。但经仔细辨认,那是用毛笔写上去的,即那是后人加的,并非原书的,原书空缺着数。那为什么它不和其他三局那样表述为:“各一百二十一着”呢?

这个答案在《玄玄棋经》里找到了,《玄玄棋经》里没有这局棋谱,但有一篇这一对局的观看者的记述文章,它在最后说:“各一百二十五着,白胜一路”。原来是《忘忧清乐集》的编者收集到的这局棋谱缺后面几着,不完整,因此只能空缺着数。而从《玄玄棋经》里 我们看到了那依然是“各”。这说明总着数必须用“各”表述,即便收集到的棋谱最后几着有缺失。校订者的更改不经意的丢掉了中国古代规则的极其重要的信息。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5)

附带说一下,原题“成都府四仙子图”中的“成都府”是围棋的别称,和四川成都的地名没有关系,不要望文生义。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几局棋都没有下单官,如果下完单官,最后是先下者收后怎么实现等子?(中国古代没有严格规定黑先,这四局棋两盘黑先两盘白先。)这4 局中正好有这样的一局:贾玄图,下面是原图: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6)

原谱文字说明:贾玄黑先,希粲输八路 各一百十九着

白杀黑二十一子 黑杀白九子

白有四十三路 黑有五十一路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7)

上面是终局棋谱,先点数,死子提出后,黑有76个空点,白有58个空点。黑方21个死子回填,还有55个空点;白方9个死子回填,还有49个空点。再看活棋块数,黑方2块,每块扣除2个眼位,共扣4个眼位,黑有51路;白方是3块,扣除6个眼位,白有43路,白输8路。这结果与棋谱上文字完全吻合。

但是还有单官,单官一共有13着(图中×),将是黑下最后一着,黑白不相等怎么办?很自然的想法是白棋还要再下一着,即减1路,美国规则即是如此的,那结果应该是白输9路。但实际没有减,结果还是8路,而且单官没有下,和现在的日本规则一样。这怎么理解?一个合理的设想是:如果黑下最后一着,为了实现“各”,要黑把这最后一子撤下来。采用计空的方法以后单官很自然的就不下了,人们总是习惯的趋向简化,这大概也可以解释“金花碗图”为什么会缺失第244着。虽然它可能会带来最后一个单官的偏差,也就被忽略了,由于古代围棋没有贴先,忽略先行方这额外的1路也很自然。

下面再把“烂柯图”的照片也附上,以作参考,请注意其左上角的“各”字。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8)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 唐朝时中国围棋使用的规则是计空的和现在的日本规则非常相似,现在的日本规则无疑就源于唐朝的规则。

2, 但在计空规则下扣眼位是没有理由的,因此唐朝规则不是计空规则,而是数子规则的一种方法:计空法。请看下图: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9)

按照数子规则的原理双活棋中的空是不计的,图中黑棋2个×是不计的。我们知道日本规则现在还有这样的规定,虽然不符合计空规则原理,它是现在日本计空规则中一个很不和谐的内容。但是在唐朝的规则下它是必然的,当初传到日本的计空规则是有这个内容的。它就是保存在日本规则里的唐朝规则的活化石,也证明了日本的计空规则原本是数子规则的一个简化方法。

3, 从“各”可以看出,这个计空规则是要求等子的。但由于不下单官,不计较谁下最后一子,这个“各”字平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很容易的被忽略了。下图就是所谓的“不提三目”:

围棋的日本规则(详解围棋中日规则差异的历史由来)(10)

如白先下,A位吃黑4子,最后结果白方2目,如黑先下A位提白一子,最后是白方3目。黑方当然不会去下,那到局终白方不得不下,结果是白方2目。但是日本围棋传统上称此为“不提三目”,也就是说这里结果是白方3目,这明显不合现在的日本规则。但如果有“各”,局终即使是白棋先下,在等子的条件下白方也是3目。这说明日本规则原本也是有“各”的,“不提三目”就是其遗存。

我们知道,日本规则在局终时就会有很多麻烦,如果找回“各”这些麻烦就不存在了。日本规则原本是有“各”的,现在没有了,是流传过程中的丢失。因此解决这些麻烦的最自然的方法就是重新找回“各”。当黑下最后一着时,实现“各”即等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美国规则的,由白棋来补足,另一种是唐朝的,由黑来退出。两种都可以,我提出的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规则就是后一种,当时我向国际围棋联盟解释就是回归唐朝(仅指最后一着问题)。

下面再简述一下围棋规则在中国的演变。和日本规则相似的比空规则在中国一直沿用至少超过800年。到明朝(约1500),发生了变化。数路法虽然简单但有缺点,首先是要保存死子,而这常常有可能出现差错,甚至作弊;二是不下单官,紧气可能产生的变化被掩盖了,正规的比赛会倾向于要求下完单官。因此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归本单方计数法。棋盘的总点数是361,只要数一方的子和空之和与中数180又1/2比较就可以了。当然还要扣除眼位,或者说比较双方棋块数的差,用其作修正。这仍然是两溢数子规则的一种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方法是不互相排斥的,原来的数路法依然存在,中国的棋手依然以路来计算官子的价值,判断形势,只不过最后确定胜负时以数子为准。

这个规则使用了约400年,到清末发生了变化。既然是把棋盘的总点数361作为围棋的目标了,那就是地而不是子了。概念已经非常完整,再附加一个比较棋块的修正,既增加麻烦,又破坏了361的完整性,把它略去也是很自然的事。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中国规则:计地规则。同样在日本,既然是计空了,那个扣眼位既增加了麻烦,又破坏了计空的纯粹性,被废除也是很自然的。当然这个废除在日本要早得多,中国应该是向日本学的。

一部围棋规则的演变史,其实是方法和本质之间的关系史。在子多为胜的本质下产生了不同的具体实施方法,方法本来是用来表达本质的,但当方法比本质更为大家所熟习时,方法有可能渐渐的掩盖了本质,再后来就凌越了本质,于是本质也就变了,就成了另一种规则。

等子比空数路法本来是用比空来代表比子,但比空是表面直接的,等子条件是隐蔽的。表面强于隐蔽,渐渐的也是自然的,单官不收了,眼位也不扣了,等子条件从隐蔽到丢失了,于是就成了只比空的现在日本规则了;

为了实现单方计数,归本补足到361,眼位也要算了,于是表面上就已经成了子空皆地了,这样就产生了现代的中国规则。

子多为胜的古代围棋规则产生了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演变出了当今的两种规则:中国规则和日本规则,这就是围棋规则的演变史。

如果把演变的结果与子多为胜的原来规则进行本质比较,日本规则简化掉了两点:“两溢”(扣眼位)和“等子”;中国规则只简化掉了“两溢”。事实表明简化掉“两溢”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而简化掉了“等子”要带来逻辑悖理,从而带来种种缺陷。明白了这个历史就会知道,不要期望避开“等子”来解决日本规则的缺陷,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缺陷本来就是因为“等子”缺失而产生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