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人才都去哪了(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蜀汉后期人才都去哪了(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季汉的诞生——不是自昭烈帝授帝印,而是来自“桃园三结义”(正史是黄巾起义时期遇到关张开始)桃园三结义,梦想的起始点季汉君臣而“他们”就是来自三国时期以昭烈帝刘备为首的季汉(蜀汉)团体。这是一个有梦想有坚守有底线的团体。
灵魂拷问:你们的心中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如果有,就应该努力去实现。
实现梦想,必将历经艰难险阻,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却在毕业后为工作打拼,在这期间,受尽冷眼,受尽现实打击,尝尽冷眼和嘲笑,一事无成。直到丧失信心而绝望,我们的内心疲惫了,感觉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很多人就会产生消极的想法:放弃吧,再奋斗,再努力也是无用。
但其实,对照着他们的经历,其实我们的失败和挫折,真的微不足道。
季汉君臣
而“他们”就是来自三国时期以昭烈帝刘备为首的季汉(蜀汉)团体。
这是一个有梦想有坚守有底线的团体。
桃园三结义,梦想的起始点
季汉的诞生——不是自昭烈帝授帝印,而是来自“桃园三结义”(正史是黄巾起义时期遇到关张开始)
季汉的灭亡——不是自刘禅出首成都纳降,而是大将军姜维在成都宫殿上倒下的身影......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季汉的历史都具有传奇性。
他的创始人,昭烈帝刘备家道中落,父亲早逝,母子相依为命,以织席贩履为生,他虽然生活贫困艰苦,全凭叔叔接济,但他一直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要力争天下,为国效力。少年跟随大儒卢植学习,长大四处奔波,东征西讨,直到黄巾起义时期遇到关张时才开始了刘备的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
昭烈帝刘备
一开始的刘备就不是很顺利,屡次被几方军阀势力算计,痛失唯一的栖身之地徐州,连妻子都被吕布所掳。万般无奈的刘备为了有一块栖身之地,和妻儿的性命,只好向吕布低头求和,直到吕布将妻儿送回刘备身边。
兵微将寡,硬是杀败袁术。“衣带诏”事发,被曹操追杀,途中惨遭大败,部将夏侯博被擒,就连关羽都为了委曲求全暂降曹操;最后刘备不得不依附袁绍。
多年以来,辗转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各诸侯太守之间寄人篱下、受尽白眼;甚至朝不保夕。
40多岁,在刘表面前悲叹髀肉复生,人已步入中年却没有成就,不能建功立业。
再后来蔡瑁与亲族蔡氏勾结,卖主求荣;在曹操大军南下之际将荆州拱手让给曹操;随后引来曹操追杀。刘备军长坂坡亡命、还有带着执意要跟随的百姓,结果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纯所掳。差点全军覆没。
大费周折,几十年没有什么成就还弄得一身狼狈......
可,刘玄德却从来没有放弃、退缩!一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刘关张三顾茅庐
终于,“三顾茅庐”请到卧龙诸葛孔明,在诸葛亮相助下,慢慢有了转机。
赤壁之战后,“凤雏”庞统欣然归附刘备;宏图大业又有了新气象,为了宏图伟业,他毅然与宗亲刘璋刀兵相见,经历几年终获得益州,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骂名。
这个时期,刘备他们顺风顺水,在汉中一带,黄忠老当益壮加上谋主法正的完美配合下,攻取定军山,杀死夏侯渊;刘备和曹操对峙,刘备将强大的曹操打败,汉中尽归刘备之手。这一切都为成就季汉基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关羽绝北道、威震华夏,一时雄杰;可这终究是昙花一现,关羽大意失荆州,季汉基业严重受到打击,而刘备身心也受到严重打击,称帝同时颁布诏令,伐吴报仇!结果大败......
白帝城托孤,将季汉的希望和延续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为了先主的意愿,接过季汉的希望火种,执掌季汉军政十二年,之后毅然走上北伐自保求发展的艰险道路,纵使街亭惨败,一次又一次北伐收效甚微,但面对比自己国力强大好几倍的曹魏,诸葛武侯毫不退怯,硬是带领将士们退郭淮、射杀张郃、打的司马懿关起门来龟缩;还不得不搞出“千里请战”的闹剧。
诸葛亮北伐的开始
身患重病也要随军出征,凡事亲力亲为,就是为了要完成汉室复兴的梦想,告慰先主及其他的忠臣志士的在天之灵,长期严重恶劣的战争环境加上事必躬亲,严重损害了诸葛丞相的健康;就连司马懿都感慨道:“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最后病逝五丈原,未尝不令世人泪流满襟……
姜维北伐
诸葛丞相匆匆离世,又一次留下动荡的局面:外有司马虎视眈眈,恨不得将五丈原的驻军一口吞掉;内面临群龙无首、军心不稳;大将魏延更是不听号令,在这样的不利局面,姜维力缆狂澜,与长史杨仪、虎步监孟琰整顿军队退却;而为了掩护大军撤退,姜维杨仪等人调转战旗方向,擂响战鼓,摆出进攻魏军的架势(小说更是拿出诸葛雕像),在这样的场景下,司马懿匆匆撤退,留下“死诸葛吓走活司马”的千年丑闻。
经过一系列的波折,季汉总算恢复了往常。
随后,文臣如蒋琬、费祎等,武将如姜维、王平、廖化等更是谨遵先主、诸葛丞相的遗愿各司其职,尤其是姜维,从26岁到62岁;36年的岁月都奉献给了季汉,蒋琬病逝费祎遇刺后,作为降将的姜维,没有背景、也不结党营私;硬是靠着军功和一定的政治能力一路高升,直到大将军,位极人臣。
这个过程可想而知,多么艰难!甚至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
在国内,姜维面临诸葛瞻、董厥等人的诘责和反对,宦竖黄皓的“捅刀子”,胡济段谷“放鸽子”、军中还有杨戏多次酒后讽刺还有张翼廖化的质疑;在外,更是要面对陈泰、郭淮、王经、邓艾等一干魏国精英统领的对峙,还有运粮困难。
到了后期,更是面临着“蜀中无大将”人才短缺的窘迫,除了张翼廖化,几乎没有能用的人才,从献计决策到坐镇指挥甚至是冲锋陷阵,几乎都是姜维一个人的活计,再这样的不利局面下,硬是在十一次北伐只打出两次失败,甚至打出了大捷(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从而在费祎死后,足足维持了十年的稳定局面。
无论是年过半百、还是花甲之年,这段时间甚至面对比先主、丞相的姜维更加险峻,但姜维从未放弃北伐,只为了实现先帝之志丞相的遗愿。
姜维劝谏后主诛杀黄皓
再后来,黄皓乱政,姜维不愿让黄皓继续祸害朝政,不惜直言进谏,竭尽忠心;希望皇帝能诛杀黄皓,整顿朝政;可刘禅置若罔闻……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不得已效仿武侯,前往沓中屯田避祸顺便为军队提供粮草。
这样做,不是因为害怕宦官,只是为了打消刘禅的疑心,表明自己的忠心,保国安身;有命继续为季汉效劳,实现武侯遗志——克复中原、兴复汉室!
季汉兴复汉室、平定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伟大理想在昭烈帝刘备——诸葛武侯——大将军姜维这一脉,百折不挠淋漓尽致有始有终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阳平关失守
果然,姜维刚松口气,魏国就迫不及待就派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人前来攻打季汉,为了对付入侵的敌人,不得已姜维多绕了弯绕,在此期间,良将赵广为了掩护姜维战死沓中,蒋舒献关导致傅佥战死,阳平关落入敌人之手,但姜维硬是在敌人之前赶到剑阁关,依靠剑阁天险硬是打得钟会节节败退,差点让钟会退兵。
不久邓艾趁虚而入,偷渡阴平,险招阴招频频使出,成功后占领江油,江油守将投降;诸葛瞻不听黄权之子黄崇之言非要逞强出绵竹;结果,黄崇、张遵、李球还有诸葛瞻诸葛尚父子等战死绵竹,成都告急!
刘禅听信腐儒谯周蛊惑,不顾忠臣劝阻,一心要当降臣;刘禅投降投得是有滋有味,但许多有忠义有良知的臣子将士们都愤怒了!
绵竹失守,诸葛父子以死殉国
五皇子北地王刘谌劝阻父皇无果,绝望不甘下杀妻子,全家在昭烈帝庙前自杀殉国!
征战前线的将士们“拔刀砍石”,就在大家绝望地认为季汉已亡,甚至有些人要以死对抗曹魏,而有这样的一个人却做了与众不同的决定——
他就是姜维,他的抉择是——假降钟会,以图复国良机。
为此,他向钟会低头,寄人篱下,忍辱负重;总算是获得了钟会的赏识和重用。在这期间,他敏锐地察觉钟会的野心,邓艾的狂妄,发现了钟邓不睦已久,再加上司马昭生性多疑、阴狠毒辣;必视这二人为眼中刺。
于是姜维巧妙利用人心来蛊惑,成功诱使钟会将邓艾逮捕,押解洛阳。除掉了邓艾,而钟会更是得意忘形,野心继续膨胀;甚至发出“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的狂妄之语。
不知心怀故国的姜维听到这样话会不会刺心?连小小钟会都敢不自量力,和先主相比了......
可姜维内心也不乏喜悦之情,一切皆在掌握中。他怀着希望和憧憬向后主写信: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欲伪服事锺会,因杀之以复蜀土。”
可不久,钟会行事不端,导致消息泄露,引来魏军围攻,钟会死在乱军中,已到花甲之年的姜维凭气力杀死五六敌人,可谓老当益壮,可毕竟寡不敌众,被魏军残忍杀死,甚至在《三国演义》中,更是愤怒喊出“我计不成乃天命也”!随后被魏军剖尸,他那颗如斗一般大的胆被魏人残忍挖出;终年63岁。
姜维墓
陪着他一起牺牲的还有曾经质疑过他的同袍属下张翼、还有蒋琬之子蒋斌......
姜维死则汉亡!!!
成都之乱,妻儿也被魏军报复杀害,终究身死族灭,下场凄凉。后来司马建立晋朝,旧臣陈寿斥责他“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史学家”孙盛等更是极尽辱骂......
但姜维尽力了,全尽了一个忠臣的守土职责;或许他的内心从来没有后悔,报恩诸葛丞相、兴复汉室是他最光荣的选择。
而上天也没有亏待他,和他共事过的知名学者郤正极尽辞藻,赞颂这位伟大忠臣,还有蜀地义士甘冒杀头株连之罪,将姜维遗骸和遗物偷出,在多个地区做了姜维的衣冠冢,修缮庙宇,而蜀地百姓也以表哀思、祭拜。
自然不只是姜维,昭烈帝、诸葛武侯、关张还有为季汉做出重大贡献的二十八位文臣武将同入武侯祠,昭烈和武侯更是君臣合祀,华夏仅此一座!直至今日都有全国各地的人民不顾远近来祭奠这些为国为民、忠肝义胆的大英雄!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武侯祠
千年之前的刘备、诸葛亮、还有所有季汉忠臣良将,竭尽气力,力缆狂澜为梦想而奋斗,不畏艰难险阻更能敢于直面鲜血,完全能配得上“猛士”这两个字。
还有千百年来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和平环境做出牺牲的其他英雄们都是我们这些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看到他们的境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勇往直前,所以我们要放平心态,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生,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有意义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