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为什么能挽回唐朝(徘徊在出仕与归隐之间)
李泌为什么能挽回唐朝(徘徊在出仕与归隐之间)悲天悯人 不忘国忧 制定平叛方略 当时的唐王朝经过一百多年的盛世繁华,已进入“瓶颈期”,在统治阶级内部相互侵轧、争权夺利的沉屙积攒已久,积重难返,早没了太宗时期的锐意进取之风,而昔日意气风发、英明神武的唐明皇日渐昏聩,只知道宠爱杨贵妃,对身边的威胁和边关的隐患茫然不知。这时候的李泌大概与剧中表现的年纪相仿,虽然是一个“小鲜肉”,但“早慧”的李泌对局势可是洞若观火,早看到了朝廷的颓废和内忧外患,但他面对局势的阴暗也无可奈何,以一己之力如何能纠偏整个官僚集团,他有一种莫名的无力感,他只能选择远遁深山,以修仙得道的名义远离是非之地,慰藉自己受伤脆弱的小心灵。 李泌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出身辽东李氏,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太师李弼之六世孙、唐朝吴房县令李承休之子。李泌七岁能文,幼时就已粗通黄老、列庄学说,有神童的美誉。开元十六年(728年),李泌因机遇巧合,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他入宫时,玄宗让
前段时间,一步历史悬疑大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播出可谓是引爆了全网。该剧制作精良,完美的还原了盛唐时期的长安城,其中有很多值得细究的历史细节,引起了网络上不少历史大神的探讨,其中,孤傲的李必就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剧中的李泌并非虚构,而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也是那样的特立独行,历史上的李泌远比电视剧中的精彩,是一位才能和操守不输诸葛亮的一代奇才。其历史贡献完全可以和房玄龄,王安石,张居正等历史名相相媲美。
李泌的一生,始终徘徊的出仕与隐匿之间,但要据此就认为他是一个淡泊名利,逍遥世外,对国家对苍生毫无责任感的狂士,那就冤枉他了,李泌可以说是同时代的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结合体,既充满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主义特立独行的个性,也饱含杜甫那悲天悯人、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情怀。只不过,李泌的这些思想比起二位先哲显得更加含蓄、内敛,更体现到家顺乎自然的法则。李泌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抱负。
一代神童 年少成名
李泌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出身辽东李氏,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太师李弼之六世孙、唐朝吴房县令李承休之子。李泌七岁能文,幼时就已粗通黄老、列庄学说,有神童的美誉。开元十六年(728年),李泌因机遇巧合,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他入宫时,玄宗让正与自己下棋的燕国公张说试试李泌的能力。张说请李泌以“方圆动静”为题作赋,李泌思考片刻,问:“希望知道其中的大略。”张悦便说:“方就像棋局,圆就像棋子,动就像活棋,静就像死棋。”李泌立即回答:“方就像行义,圆就像用智,动就像施展才能,静就像感到满意。”张说听后,大感惊异,祝贺玄宗得到了一位神童。玄宗也非常高兴,赐李泌束帛,命李家对他善加抚养。
宰相张九龄特别喜爱李泌,常常把他请到卧室内交谈。张九龄与大臣严挺之、萧诚交好,严挺之厌恶萧诚的谄媚,劝张九龄谢绝与萧诚的来往。张九龄忽然自己念叨说:“严挺之太刻板刚直,而萧诚软美可喜。”正要命令左右的人唤来萧诚,在他身旁的李泌马上说道:“您以布衣入仕,又因正直位至宰相,却喜欢软美的人吗?”张九龄听后,非常惊讶,急忙改容认错,并称他为“小友” ,在朝中。李泌成年后,非常博学,擅长研究《易经》。他经常游历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仰慕神仙不死之术。天宝十载(751年),隐居嵩山的李泌向玄宗献上《复明堂九鼎议》,玄宗想起李泌的“早惠”,于是召他入朝讲授《老子》因其讲解“有法”,玄宗命他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太子李亨待李泌极为优厚。 李泌曾经写诗讥诮宠臣杨国忠、安禄山等,杨国忠于是诬称他曾写《感遇诗》讽刺朝政,想把李泌送往蕲春郡(今湖北蕲春)安置,结果李泌主动请辞,脱离了官府,“乃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自己进山修仙去了。
当时的唐王朝经过一百多年的盛世繁华,已进入“瓶颈期”,在统治阶级内部相互侵轧、争权夺利的沉屙积攒已久,积重难返,早没了太宗时期的锐意进取之风,而昔日意气风发、英明神武的唐明皇日渐昏聩,只知道宠爱杨贵妃,对身边的威胁和边关的隐患茫然不知。这时候的李泌大概与剧中表现的年纪相仿,虽然是一个“小鲜肉”,但“早慧”的李泌对局势可是洞若观火,早看到了朝廷的颓废和内忧外患,但他面对局势的阴暗也无可奈何,以一己之力如何能纠偏整个官僚集团,他有一种莫名的无力感,他只能选择远遁深山,以修仙得道的名义远离是非之地,慰藉自己受伤脆弱的小心灵。
悲天悯人 不忘国忧 制定平叛方略
安史叛军进军路线图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仓皇出走,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肃宗即位后,派人四处寻找李泌,而这时的李泌也到了灵武,他念念不忘拯救受叛军涂炭的天下苍生,主动来找当权者。肃宗立刻和他商讨当前的局面,他便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的关键所在。肃宗很高兴,要给他授任官职,但李泌自称山人,坚决推辞,希望以宾客的身份随从。 肃宗也只好授李泌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称其为先生而不称名。
李泌在这里对国家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并向肃宗提出一项可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平叛方略,李泌指出:
第一,叛军猖獗不会持久。其原因有二,一是参与叛乱的多是异族人,而华人(主要指汉族)寥寥,这说明安史叛乱没有得到中原汉人的支持,没有群众基础;二是叛军把掠夺到的财物全部送回自己的偏居一隅的老巢范阳,可见叛军根本没有攻城略地,一统天下的雄心,还是胡族的那一套劫掠为生。
第二,李泌为肃宗制定了平叛的方略:“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愈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剪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李泌的这个方略是非常正确的,这个方略的宗旨主要是采用疲敌拖敌的办法,相机而动,以歼灭叛军的有生力量为主。因为当时安史叛军的战斗力强悍,硬拼唐军是不行的。我们可以看看安史叛军进军路线图,安禄山这一路进军并不是稳扎稳打,巩固占领区,而是顺着河北大平原一路南下,直捣河南的洛阳并向西占领长安,其进军路线的周围广大地区还在唐军之手,相当于放大版的“一字长蛇阵”,打蛇的最好办法当然是掐头去尾,以李光弼、建宁王出兵牵制安史老巢史思明部,以郭子仪部出河东直接威胁关中地区,两地相距数千里之遥,叛军要就长安则令李光弼击其尾,要回援范阳则郭子仪打其头,往返数千里,再厉害的劲旅也会被拖垮,最后再一鼓作气,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歼灭叛军。他反复告诫肃宗“无欲速”,要着眼于长久,目的是要把叛军赶出老巢,彻底歼灭其有生力量,不留后患。只是后来肃宗急功近利,坚持先收复长安,结果把叛军赶回河北,并没有消灭叛军主力,从而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为后世遗患无穷。
而 肃宗为了尽快收复都城长安,等到郭子仪筹借到西北军大集合的时候,便对李泌说:“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李泌就说:“如果动用大军,一定会速得两京,那么叛军会退回河北,但贼势一定会重新强盛,我们日后会再受到困扰,因为我们有恃无恐的强大兵力,全靠碛西突骑、西北诸戎等借来的兵。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师,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是关东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等情况,春天来得较早,气候容易闷热,西北骑兵的战马也容易生病,战士们思春,也会想早点回家,便不愿再来辗转作战了。那么,沦陷中的敌人,又可休养士卒,整军经武以后,必复再度南来,这是很危险的办法。但肃宗却坚决地不听李泌的战略意见,急于收复两京,由此便出现了郭子仪借回纥兵,随广平王李豫等收复两京的一幕,最后又得而复失,致使平叛持续八年之久。
李泌还写了一篇《议复府兵制》,希望能够恢复原有的府兵制,以便从根本上遏止藩镇割据。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数十年后,杜牧在《原十六卫》中又一次提出这一问题。明人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价:“邺侯因戍卒成屯田,因屯田复府兵,其言凿凿可任,不知何以不行。”
三起三落 虽处江湖之远而不忘忧国忧民
自从肃宗在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他当时虽然没有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正是这种与肃宗极为亲密的关系,招来了权臣李辅国的猜忌。两京收复后,平叛大局已定,李泌便主动要求离开权力的中心,遁避进衡山修道,肃宗下诏赐李泌三品俸禄及隐士服,还为他建造居室。
李泌隐居数年后,玄宗去世,肃宗随即也驾崩,新继位的皇帝便是李泌当年特别加以保护的广平王李豫(即唐代宗)。代宗即位,马上就召李泌回来,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代宗先让他住在宫中的蓬莱殿书阁,跟着就在长安光福里赐他府第,又强迫他吃肉,还为他娶朔方已故留后李暐的外甥女为妻。 但是宰相元载认为李泌不肯依附自己,留在朝廷对自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刚好江西观察使魏少游请朝廷为他派去一些僚佐,元载就盛称李泌有才,可担此任。李泌就以检校秘书少监、江南西道判官之职再次以离开朝廷。旋即改为检校郎中,仍任判官。 临行前,代宗暗地对他说:"先生将就一点,外出走走也好。"
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犯罪伏诛,代宗立即召他还京,准备重用。但又为宰相常衮所忌,常衮再三设法外放他出任楚州刺史,李泌推辞不去,代宗也留他在朝中。适逢澧州有职务空缺,常衮极力陈述南方穷困之状,请求放李泌前往治理,代宗无奈,只得授李泌为澧(今湖南澧县)、郎、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团练使,后迁任杭州刺史。李泌虽被贬任地方行政长官,但在所到之处都有很好的政绩,尤以在杭州任上的治绩著名。 北宋苏辙称"杭本江海之地,水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故井邑日富。" 而对于军国大事,李泌仍然不远千里地向代宗提出建议,代宗也必定采用照办。
李泌是玄、肃、代、德四朝元老,可严峻的政治现实环境使他一生不得不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所以在肃、代两朝数度坚辞宰相之位,并且最终远离朝堂,长年隐居于衡山,虽地处江湖之远,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国家时局,关注着天下苍生,关注着统治阶级的每一项施政政策,始终不忘自己的历史使命感。
心怀天下 胸襟广阔 具有伟大政治家的德才和心胸
李泌执政的时间虽短,但他在任内却做了许多意义重大的事,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贞元年间帝国总体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李泌对内政的处理,外交的策略,军事的部署,财经的筹划,都做到了安和的绩效。 他勤修内政,充裕军政费用。保全功臣李晟、马燧,以调和将相。外结回纥、大食,达成"贞元之盟",从而遏制吐蕃以安定边陲。他的政治才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细入微 善于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
肃宗即位后,打算任英武多才的建宁王李倓为天下兵马元帅,而李泌力争,认为应该由其兄太子李豫(即唐代宗)担任此职。太子是虚名,元帅有实权,二者的分离势必会造成政权的分裂。肃宗听取了李泌的建议。李倓遭谗被杀后,李泌又劝代宗追封他为帝 。这些做法,既协调了兄弟之间的关系,又保证了政权的统一。在克复二京后,李泌再一次协调了玄宗与肃宗的父子关系。当时,肃宗上奏避难蜀地的玄宗,表示自己愿意再回东宫为太子,李泌断言玄宗不会回来了,当肃宗问起该怎么办时,“(李)泌乃为群臣通奏,具言天子思恋晨昏,请促还以就孝养”。唐明皇接到第一次奏章后,果然说:“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东矣。” 直到接到第二本奏章,这才安心回去当了“太上皇”。因为玄宗知道,即便是儿子真心让位,那些功臣也不会愿意,权力交接的结果很可能会引起另一场动乱,更何况自己已经年迈。李泌可以说是洞察了各种政治关系和政治人物的心理,从而作出相应的恰当安排。
(2)具有广大的政治家胸怀
肃宗当太子时,权相李林甫多次陷害太子,使太子位几乎不保。肃宗即位后,便想复仇,但李泌认为,如果这样做,必将伤害到此时仍在蜀地的太上皇玄宗,使肃宗背负“不孝”之名。肃宗听后“感悟”,才不再追究。李泌想尽办法,就是希望肃宗能够以一位心胸开阔的皇帝形象出现在臣民面前,可惜的是唐肃宗还是不改刚愎自用的个性,对一些好的但满足不了他虚荣心的建议却选择性失明。他对别人这样要求,对自己也是如此。当李泌被任命为宰相时,他对德宗表态:“臣素奉道,不与人为仇……臣无可报也。” [50] 充分表现出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气度。
(3)作风果敢 对外毫不妥协 维护国家尊严建
783年,泾原兵变爆发,随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也拥兵叛乱,再加上当时出现了严重的旱灾、蝗灾,德宗可以说是内外交困。有大臣提出与李怀光妥协,这时,李泌打破一个铜叶,以铜叶不可复合的道理让德宗认清了“君臣之分不可复合”的实情,坚定了德宗平叛的意志。李怀光叛乱最终被平息。
对国内的悍将态度如此,对国外强敌的态度也如此。朱泚叛乱时,吐蕃请出兵助唐,德宗答应平叛成功之后把安西、北庭给吐蕃。但是后来,唐军是凭着自己的力量击败叛军、收复长安,而吐蕃不仅不积极进兵,甚至连追击溃退叛军时也不卖力,而且还趁机劫掠了武功地区。平叛后,吐蕃派使者来要土地,德宗想同意,而李泌坚决反对,说:“安西、北庭,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皆悍兵处,以分吐蕃势,使不得并兵东侵。今与其地,则关中危矣。且吐蕃向持两端不战,又掠我武功,乃贼也,奈何与之?”李泌的意见合情合理,德宗最终拒绝割地的要求,李泌这一次保住了河套西域地区不失,是个伟大的历史贡献。李泌对藩镇、吐蕃的果敢坚毅,不仅捍卫了朝廷的尊严,而且还捍卫了民族的尊严,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4)西结回纥 南和南召 稳定了唐朝的外部环境
唐德宗李适还在作为皇子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时,曾出访回纥,但被回纥可汗要求给他跳段舞,堂堂一国储君给番邦酋长跳舞,对大唐是莫大的羞辱,所以,德宗自始至终没有行此礼,随后,回纥可汗便把随行的大唐使臣打成伤重。德宗受此奇耻大辱,终身难忘。二十多年后,回纥合骨咄禄可汗多次请求和亲,德宗不允, 李泌向德宗提出“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以对抗吐蕃的外交方略,简直就是诸葛亮“隆中对”的翻版,德宗大体同意此战略,只对回纥,多次坚拒。德宗认为韦少华等人受自己牵连而死,但李泌指出,当年害死韦少华的牟羽可汗已经被合骨咄禄可汗杀死。这样一来,合骨咄禄可汗反倒是有功于德宗。他又拿出唐将张光晟杀回纥可汗叔父突董等九百多人与合骨咄禄可汗不敢杀唐朝使者进行对比,认为合骨咄禄可汗确实无罪。随后,李泌更进一步指出,当年韦少华等人不该轻率让德宗前往回纥大营,更不该在没有事先确定会见礼仪就让德宗会见牟羽可汗,所以是韦少华等对不起德宗。李泌还指出,当年德宗没有向牟羽可汗行礼,不曾屈服;而牟羽可汗的母亲又有亲自向德宗赔罪的行为,实际上并不存在德宗“屈于”牟羽可汗的情况。德宗听完这段话后颇为信服,这才允许在回纥可汗称臣于唐朝皇帝、并且认唐朝皇帝为父的前提下才与回纥和亲。 自此后,回纥可汗上表时称臣、称儿于唐朝,回纥再次开始称臣于唐朝,和唐朝共同对抗吐蕃的威胁。
白衣山人 谦退处世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李泌入山隐居图
为在统治阶级矛盾极为尖锐的朝廷斗争中求得自保,李泌在为国出力的同时,又竭力与权力中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为肃宗献计时,坚决要以白衣山人的宾客身份为国效力,以此向皇帝身边的当权者表明自己没有政治野心,以避免卷进争权夺利的斗争之中。
在进入权力中心之后,李泌则时刻以世外神仙自居,甚至不惜以荒诞的形式宣示于众。《唐国史补》卷上记载:“李相泌以虚诞自任。尝对客曰:‘令家人速洒扫,今夜洪崖先生来宿。’有人遗美酒一植,会有客至,乃曰:‘麻姑送酒来,与君同倾。’倾之未毕,阍者云:‘某侍郎取榼子。’泌命倒还之,略无怍色。”有如此政治才能的李泌竟然荒诞到了这种地步,特别是当谎言揭穿后,李泌竟然能够泰然处之,毫无愧色,令人不可思议。李泌的这一系列“好谈神仙诡诞”的怪诞之举正是他“有谋略”的一个表现,《新唐书》编修者就看到了这一点:“德宗晚好神鬼事,乃获用,盖以怪自置而为之助也。”说李泌是假借神怪以自助,这当然有道理,而这只是原因之一。李泌处处表现出神仙家的本色,让同僚们清楚,自己的根本兴趣不在于人间,而在于仙界,这也是他踌躇在权力中心和山水江湖之间的无奈之举。
中唐以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斗争激烈,丝毫没有贞观时期的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之风,而且除唐代宗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唐肃宗和他孙子唐德宗,都是刚愎自用,急功近利,猜忌心很重的人,虽谈不上昏庸,但也不是什么有为明君。和李泌同时代的,平灭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郭子仪的际遇就说明一切,数次无辜解除兵权,又数次重新启用,郭子仪隐忍顺受的态度堪称千古一绝。而李泌或许忍受不了郭老令公这种大隐隐于朝的风格,士大夫有士大夫的傲骨,与其每日在朝堂如坐针毡,还不如去纵情山水。假如李泌有幸就仕于贞观朝,他也肯定不会寄情思与山水,活的那么小心翼翼。以谦退的态度处世,是道家和儒家所共同提倡的,李泌深知这一点。《新唐书·李泌传》记载:德宗要授予他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的头衔,而李泌坚决要求去掉“大”字,只要“学士”头衔。后来被授予“大学士”头衔的人也多引李泌为例,不敢称“大”。在金钱方面,李泌更是如此。动乱时期,朝廷赏赐百官的物品“皆三损二”,后来稍稍安定,“帝使还旧封。于是李晟、马燧、浑碱各食实封,悉让送泌,泌不纳”。 李泌能够在名利面前保持着一种谦让态度,这是他处世精明的又一表现。
李泌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虽经常远离朝堂,长年隐居于衡山,但他时刻心忧国家,关注时局,以自己独特的处事方式实现自己为国为民的政治抱负。做到了范仲淹心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这样的奇才为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岌岌无名,这是为什么呢?这应该和李泌一生中独立孤傲的人格和其尊奉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自然无为”的黄老思想有关,李泌一生侍奉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却长以“白衣山人”的隐士身份出现,先后三次归隐衡山修道,还做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不娶妻的修仙姿态,这样的行为,当然不是后世统治者所希望看到的,他们渴求人才,但希望人才同时也是奴才,不能有太过于独立、孤傲的人格。而且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也与儒家积极入仕做官的主张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在以儒家修正主义为主的史学家笔下,在无法抹黑李泌的前提下,只能进行淡化处理,让他这位影响深远的大人物,变得有些默默无闻了。。
最后,我们看看柏杨先生对李泌的评价吧,十分中肯:李泌是皇帝李亨的师友,所受的尊崇和信任,举世无匹。而且,李亨就要以战胜者和收复京师的盖世奇功,重返长安。正在这个时候,李泌坚决辞职回山,这种情节,传奇小说里才有;现实政治上,可以说从来没有听见过,肯自动拒绝逼面而来荣华富贵的人,实在寥若晨星,李泌却彻底做到。只有耐得寂寞,才能保护自己高贵的情操,甚至自己的性命,李泌不但是一位奇士,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最高智慧、最高尊严的知识份子,可与西汉王朝的张良媲美。自三世纪二O年代诸葛亮当蜀汉帝国宰相算起,迄八世纪八O年代,六百年间,杰出的宰相不过王猛、房玄龄、杜如晦、姚崇等五六人而已……而在这寥寥的几个人中……只有李泌,不仅是王猛之后第一人,在中国宰相群中,也居高位……李泌绝对异于传统的知识份子和孔家班系统,他做事既切实际而又有前瞻,粮食俸禄,以及疆场作战,都能深入掌握,而外交政策的成功,更料事如神。他当宰相的时间不过一年十个月,对国家贡献之大,已无与伦比。李泌的品格,自诸葛亮以来,更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