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真正的狠人(为什么三国演义专黑安徽人)
三国演义真正的狠人(为什么三国演义专黑安徽人)《三国演义》最大的反派,毫无疑问是曹操,奸诈狡猾、残忍好杀,这和历史上的曹操大相径庭。而曹操,是安徽亳州人。那就是在《三国演义》里,安徽人普遍形象不佳,而且有被刻意黑化、丑化的痕迹。合肥古教弩台,曹操练弩兵处又比如《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故事,也发生在安徽。“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这开头的一句既点名了故事发生在汉末乱世,也说明了故事的地点就在当时的庐江郡。不过,在梳理三国时代的安徽人时,我有一个奇怪的发现:
刚过去的端午节小长假,我带着新书《列族的纷争》在合肥做了三场线下分享活动,感受了瑶海图书城、徽州书局、保罗的口袋(曙光路店)三个风格各异书店的文化氛围,与许多读者面对面交流,收获颇多。
既然来到安徽,就不能不提安徽与三国的渊源。三国时期,众多历史大事发生在安徽,众多安徽人涌现在历史洪流之中。
张睿制图
比如合肥城,就是百年三国魏吴两国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塞,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详述了“一座合肥城,半部三国战争史”。
合肥古教弩台,曹操练弩兵处
又比如《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故事,也发生在安徽。“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这开头的一句既点名了故事发生在汉末乱世,也说明了故事的地点就在当时的庐江郡。
不过,在梳理三国时代的安徽人时,我有一个奇怪的发现:
那就是在《三国演义》里,安徽人普遍形象不佳,而且有被刻意黑化、丑化的痕迹。
《三国演义》最大的反派,毫无疑问是曹操,奸诈狡猾、残忍好杀,这和历史上的曹操大相径庭。而曹操,是安徽亳州人。
东吴的三任“都督”,在《三国演义》里无一不是形象猥琐。周瑜小肚鸡肠,被诸葛亮“三气”而死;鲁肃呆头呆脑,被诸葛亮骗得团团转,被关羽像拎小鸡一样戏弄;吕蒙好歹干掉了一位正面人物关羽,但得胜归来即被关羽鬼魂附体,气绝身亡,不得好死。
鲁肃
然而实际上,看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周瑜“性情恢廓,大率为得人”,程普评价与周瑜交往“饮醇自醉”,完全是坦荡君子;鲁肃富有远见,比诸葛亮还早地预见了鼎足而立的天下格局,而且所谓的“单刀会”是鲁肃占据上风;吕蒙在攻关羽之前就已染病,他的去世只是时间上巧合,跟关羽没有半毛钱关系。
然而,周瑜、鲁肃、吕蒙,都是安徽人。
周瑜,安徽庐江人
鲁肃,安徽定远人
吕蒙,安徽阜南人
这还没完,曹操阵营的安徽僚属,罗贯中也没有放过。
扬州刺史刘馥,史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南怀绪等,皆安集之,贡献相继。”将合肥这座原本无人驻防的空城打造成能够抵御孙权五次攻伐的铁壁魔城。就是这样一位对曹魏扬州防线有大功劳、被《三国志》排在贤明刺史列传首位的刘馥,在《三国演义》里却被赤壁战前酒后吟诗的曹操一枪刺死。而实际上,刘馥只是在当年自然死亡,这时间上的偶然又被罗贯中过度发挥了。
而刘馥,是安徽濉溪人。
罗贯中为啥这么不待见安徽人?甘当地图炮呢?
我认为,原因有二。
其一,安徽在三国时期处于魏吴交界,其人士不是效力于魏,就是效力于吴,没有一个安徽人效力于蜀。而恰恰《三国演义》秉承着“尊刘抑曹”的价值观,蜀汉人物自带主角光芒,曹魏和孙吴的人物多为陪衬,以自己的丑陋和愚蠢来反衬蜀汉人物的伟光正。
如前文所说的周瑜、鲁肃的矮化,是为了反衬诸葛亮。而制造吕蒙的惨死,则是小说家在替关羽报仇,既然历史不可扭转,只好拿元凶来撒气。
其二,则是更深层次的。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叙事学,老师引用了一个西方叙事学家的名言,我印象很深。大意是:研究一个作品,重要的不是作品叙述的时代,而是叙述作品的时代。
比如《红楼梦》,看似写的是一个架空时代的家族往事,但当你了解了曹雪芹的身世和所处背景时,谁又能说这本书里不是处处在折射清朝的政治生态呢?
比如《白鹿原》,写的是清末民国年间白鹿原上的家族往事,但当你知道陈忠实经历过的特殊时代,谁又能说里面讲到的“翻鏊子”和建国以后的某些事件没有关联呢?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再罗列。
那我们来看《三国演义》,虽然写的是三国,但作者是什么时候的人呢?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红巾军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
罗贯中
张士诚为人仁厚、讲义气,富有领导能力,魅力极强。罗贯中在参与编写《水浒传》和独立撰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张士诚就成为刘备和宋江的原型。
张士诚
像这样带有生活原型的人物形象,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不胜枚举,你若感兴趣,回头我可以单独拉一个单子,甚至写一本书出来。
疯狂歌颂自己的旧主,自然要极力地黑旧主的敌人。以笔做刀的罗贯中同志将矛头对准了谁呢?
不错,朱元璋,朱重八,朱麻子。
是朱元璋灭了张士诚,所以活该你被我老罗编排进小说里。
朱元璋是哪里人呢?安徽凤阳人。不仅朱元璋了,他的哼哈二将、大小喽啰,虾兵蟹将,多半都是安徽人。
好啦,老罗使大招了,《三国演义》里的安徽人活该被黑掉!都是朱元璋的锅。
不光安徽人,连姓朱的也被牵连进去了。东吴有一位大将叫朱然,是浙江安吉人,处在浙皖交界,但葬在安徽马鞍山,算是半个安徽人吧,又姓朱,不黑你黑谁呢?
《三国志》里,朱然官拜左大司马、右军师,地位与陆逊比肩,深受孙权信任,而且为东吴屡建战功。活到六十八岁,自然死亡。
但在《三国演义》里,作者把朱然之死提前到夷陵之战,而且要在乘胜追击的时候,被败军之将赵云一枪刺死——只因为他姓朱,半个安徽人。
没办法,谁让人家手中有笔,笔中有仇恨呢?你朱元璋打得下江山,但管不住每一个人的街谈巷议,更不会想到,一本仇敌写的小说,会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88个三国家族的生死博弈,
上演一出鼎足三分的“权力的游戏”!
系统梳理三国豪门世家谱系,
解开家族权力密码。
马伯庸、余世存、师永刚联合推荐
成长新书:
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京东、当当、天猫及各大书店有售。
▼ 长按识别二维码,在京东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