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简介溥仪墓在哪(走进末代皇帝溥仪旧居静园)
末代皇帝溥仪简介溥仪墓在哪(走进末代皇帝溥仪旧居静园)溥仪照片溥仪3岁即位,6岁被迫退位,曾是中国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10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的华龙皇家陵园。 2007年7月20日,整理修复后的静园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对外开放,先后获得“中国旅游品牌魅力景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静园入门后映入眼帘的溥仪婉容玩偶塑像,好似欢迎游客进入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曜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是苏完瓜尔佳·幼兰。1908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静园初名乾园,为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陆宗舆宅邸,1929年7月—1931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于此居住,更名“静园”,寓意“静以养吾浩然之气”。
静园大门
静园,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原日本租界区宫岛路)。始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约3016平米,建筑面积约1900平米。
正门需要买票进入
2007年7月20日,整理修复后的静园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对外开放,先后获得“中国旅游品牌魅力景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静园入门后映入眼帘的溥仪婉容玩偶塑像,好似欢迎游客进入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曜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是苏完瓜尔佳·幼兰。1908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溥仪3岁即位,6岁被迫退位,曾是中国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10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的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照片
院内的喷泉
静园主楼
静园主体建筑属于折衷主义风格,带有日本木构建筑特点和西班牙建筑的样式。门的结构和材料选用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朴素自然而简约,然而它的缓坡屋顶、筒瓦的利用以及室内细部装饰则有明显的西班牙中世纪建筑的风格。
议事厅门口的对联
议事厅
1925年溥仪被冯玉祥撵出北京后,来到天津张园,2年后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来到同街乾园居住。溥仪随后把乾园改名为静园,取“静以养吾浩然之气”之意。溥仪在静园“静观变化、静待时机”,继续他荒唐的皇帝生涯,蛰伏待机,图谋复辟满清帝国。
会议厅
九一八事变爆发,溥仪更幻想借助日本势力,妄图实现复辟清王朝的宿愿。时任日本天津驻军特务头目的土肥原贤二大校,于10月3日,夜访静园进行密谈。会说一口流利中国话的土肥原,要求溥仪“无论如何在16日以前到达满洲”。翌日,中国报纸上登出了溥仪和土肥原会谈的新闻。并且,为了掩护溥仪出走的行动,日本军制造了“天津事件”。 1925年2月,溥仪由日本便衣警察护送到天津日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前往东北,次年3月,当上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又改称伪“满洲帝国”皇帝,改元“康德”。
大餐厅曾经是溥仪宴请宾客地方,也是溥仪和婉容的舞厅
小餐厅为西餐厅,屋顶的盘龙纹依旧彰显皇家气派
小餐厅为西餐厅因溥仪婉容喜欢西餐
小餐厅
一层文绣卧室
文绣(全名:额尔德特·文绣,别名:傅玉芳,1909年12月20日-1953年9月17日),自号爱莲,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锡珍府邸,为满族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清代末代皇帝溥仪的淑妃,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担任过教职的皇妃。
1931年8月23日,文绣正式向溥仪要求离婚,于1931年10月22日达成离婚协议,被称为“刀妃革命”。离婚后文绣当过教师、糊过纸盒、卖过香烟、做过报纸校对员,并办了一所小学。1953年9月17日晚,文绣因心肌梗塞逝世,年44岁。
文绣照片
二楼正对楼梯为祠堂,溥仪在这里纪念列祖列宗
1928年,在他日夜想要复辟满清同时,最让溥仪痛苦的事情发生了,他的祖陵东陵被盗,国民革命军孙殿英先后炸开乾隆陵和慈禧陵,将陪葬品一洗而空。1928年8月5日,路透社刊发一条惊人消息。第二天,这条消息被中国各大报纸转载,一时间,全国哗然,国民政府为之震惊,民众议论纷纷。
当年在天津日租界的溥仪听到这个消息,痛哭失声。他向着空中发誓,“不报此仇,便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
二楼婉容书房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
1924年11月5日因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其随之前往天津,最后死于吉林省延吉的监狱里。2006年10月23日,与溥仪合葬于河北清西陵外的华龙皇家陵园,谥号“孝恪愍皇后”。
二楼婉容书房
婉容出身满州旗人,知书识礼,也写得一手不错的诗词。她跟溥仪的书信有很多都是用英文写的,署名“伊丽莎白”。溥仪在她初进宫时十分宠爱她,为她聘请过英文老师。婉容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态不凡、内刚外柔并富有善心,她是一位兼收中西方文化优势于一身的贵妇。但由于溥仪身体原因,两人婚后一直无子。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婉容也随之离宫。随溥仪前往天津居住后,婉容对鸦片成瘾。出宫后的婉容精神焕发,她一改宫中的装束,换上了时装旗袍和高跟皮鞋,还烫了头发,成为租界中的“摩登女性”。对她吸引力最大的则莫过于到各大百货公司购物,反正有溥仪付钱,她可以无所顾忌地大肆挥霍,有用的没用的看中了就必须买回来,导致后来发展成婉容和文绣之间争宠的手段。
二楼婉容卧室,床上放的大烟枪预示着末代皇后的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性格上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了,而他生理上的缺陷最终更是导致了文绣提出离婚。可是溥仪却把这场给他带来奇耻大辱的“刀妃革命”的所有过失都推到了婉容的身上。
溥仪婉容的合影
溥仪的书房
溥仪在天津的生活颇为时尚,经常去起士林大饭店购买正宗的德式点心和糖果,中原公司则是溥仪和婉容经常购物的场所,他还曾开着时髦汽车去马场道俱乐部打球。这些奢侈的消费多出自溥仪从宫里带出的字画文物等。
溥仪的卧室
溥仪在天津学会了开车,曾开着别克六缸宝石蓝色小轿车去马场道俱乐部打球,频繁进出万国赛马场等豪华游乐场所。而《我的前半生》中则描述得更为细致:每逢这样的场合,溥仪都:“穿着最讲究的英国料子西服,领带上插着钻石别针,袖上是钻石袖扣,手上是钻石戒指,手提文明棍,戴着德国蔡司眼镜,浑身发着密丝佛陀、古龙香水和樟脑精的混合气味,身边还跟着两条德国猎犬和一妻一妾。”溥仪还曾学着打台球、高尔夫球、网球,其球衣和球具都是最讲究的。
一层玄关内的艺术门窗
在天津生活让溥仪开了眼界,但与此同时,他更希望复辟清王朝,一个可怕的执念让他出走天津,从此当上了傀儡皇帝。自溥仪离开后,静园真的变得安静了起来。